榆次地名万花筒 9 ——留恋故土的地名

留恋故土的地名

——直隶庄、北田与小祁

清代末期,榆次城东北,猫儿岭西南是一片荒凉偏僻之地,只有五六户人家,在土塄下掏窑安家,以杨、柴两姓为主,未形成村落。人们根据姓氏和地形特点命名为“杨家峪”,根据窑洞的特点也叫“窑子上”,但县志中还没有记载。

直隶庄原村民窑洞

民国初年,河北省献县人刘三昆、定县(今定州)人李冬富、深县人王普斋和完县人石老生四户农民迁来此处,修建了土房居住,以开垦荒地或靠租种土地或卖煤、烧土为生。民国十三年(1924年),河北省隆平县(今隆尧县)人郭继明又带领全家迁居该处。后来,迁入的还有河北省井陉(迁入110人)、获鹿、清丰(现划入河南,有99人迁入)大名等县的几十余户农民。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该处农户已达30余户。

直隶庄原村委会

当年,城内东街街长王老贤将该处住户代表郭继明叫到城隍庙街公所说:“你们那里的住户已有30多户,够得上一条街啦!今天咱们就起个街名吧!”当郭继明问王老贤“起什么街名?”时,王街长说:“最好你们住户自己起。”经过和李云奎等人商量思索后,郭继明对王街长说:“我们那里居住的全是直隶(它是明代对直接隶属于京师地区的称呼。清代开始称为直隶省。1928年,直隶省改名河北省)人,不妨就叫'直隶庄’吧!这能表达我们不忘故土的情怀!”王街长等人觉得这个能纪念原籍,以铭子孙的街名很好,表示完全同意。从此该处有了正式的名称——直隶庄,成为榆次留有移民痕迹的村名之一。

北田古槐与村委会

古时候的北田镇北田(方言:北滇 )村北有一处叫“后沟儿”的地方,只住着郝在田和宁、陈等姓的几户人家,南面是一块空地,尚未形成大的村落,仅仅是一个小庄而己。

北田村古门洞永安门

明朝洪武元年(1368),黄河水发生大泛滥,黄河岸边的河南省清化县木鸾俊村(后改河南省葵城县又改博爱县清化镇木鸾俊村)被大水淹没。以田可道为主的田氏6人和王可道为主的王氏3人逃难北行,经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行至现在的榆次“后沟儿”,发现这里山明水秀,土地平坦、肥沃而人口稀少,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田可道生了两子,叫田玘、田璈,并在后沟儿南面的空地上建房,全家人移居该处。长子田玘又生了五子,田家人丁逐渐兴旺,成为村里望族后便思命村名,他们胸怀故土,难忘乡情,左思右想,把自己亲手创建的家园命名为“北田”村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按地理方位讲,村庄位于田氏原籍河南省的北方。定了北田村名后,还在他们所居院落后面栽了株小槐树,并嘱咐后人精心管理以兹纪念,成为他们心中的“洪洞大槐树”,此树毁于20世纪60年代。后来,按方位才有了同族居住的“南田”。

小祁村第三代皂荚树

古时候,康姓兄弟三人吃了官司,决定各自逃往他乡,具体到什么地方,各自决定而无需告知他人,以免日后被官府抓获时招出同胞下落。其中一支康姓携妻子儿女迁到现在的东阳镇北社。康姓人丁兴旺,性格倔强,勤劳节俭。不久,成为东阳村北的富户并形成一个小村落。

民谚云:“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东阳村有“小太谷”美誉,而康姓的居住地就自称为“小祁县”。后来简称“小祁”。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圪塔河河水泛滥,顷刻间康姓人成了无家可归之人。无奈之下,他们迁往它处求生。其中一支携妻儿老小逆圪塔河而上寻求安身之处。曾在太谷县郝村龙王庙内暂住一段时间。后迁至离太谷郝村、田乔距离基本相等处掏窑安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并逐渐形成村落。因他们怀原籍、恋故土,在建村时仍以原地名“小祁”作为新的村名。
(0)

相关推荐

  • 外地人的榆次城

    谁能想到,榆次往事的第一篇文章,竟然是写外地人的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汾河平川东部,西北与太原市区相邻接. 榆次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有五个声调,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 这段话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然而榆次 ...

  • 晋中市行政区划史,长时间四分五裂,建国后拼凑而成

    全文约2100字,配地图12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晋中市行政区划范围. 春秋时期,今晋中市地区多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初分属三国,后大部分地区归 ...

  • 读胡晓光的文章笔划把我拉回故乡的话题

    胡说胡又说<闲扯咱的"太谷家>文中 "家乡写家乡,不是蘸着墨水写的,是和着泥土的笔划拉的,这叫所谓的情感."这段话让我难过了几天,还是用笔划拉出来吧,让过年的 ...

  • 榆次地名万花筒8——体现直来直去智慧的地名

    <榆次乡村简志(套装上下卷)>是一部客观.全面.真实记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各乡(镇)村历史的地方志书. 本志框架结构由综述.乡(镇)志.村志三个层阶组成.以序开头,应用述.志.记.图.照. ...

  • 榆次地名万花筒 10—— 以”园”命名的路巷

    以"园"命名的路巷 --花园路.玉湖路.体育西路.红火路与花园巷. 岭园巷.果园巷.桃园巷 花园路 南起思凤街(最初至榆太路),北至顺城街(原西顺城街). 花园路原是榆次老城西城墙 ...

  • 榆次地名万花筒7——由县太爷亲自命名的村名

    由县太爷亲自命名的村名--沛霖与近城 乌金山镇沛霖村,古名,赤坑(方言:赤千).村中真武庙石碑记载:"赤坑者以其土脉微红,象色之赤也",因村庄处在低洼的有红土(俗名烧土)的地方而得 ...

  • 榆次地名万花筒6—— 散发着浓浓食物香气的地名

    散发着浓浓食物香气的地名--豆腐庄.红薯园与牛奶巷 北田镇豆腐庄村,原名"南庄立",是因该村位于历史悠久的西墕村西南,也是榆次城南的村庄而得名. 豆腐,它的晶莹犹如白玉一样细腻温柔 ...

  • 榆次地名万花筒 5——以车辆命名的街巷

    平车巷位于原窑上村,南起南尧西街,是与北尧东街不通的与西面南尧西街一.二巷.北尧巷平行的一条巷. 平车主要用于运送体积或重量较大的货物,也可借助集装箱运送其他货物.装有活动墙板的平车也可用来装运矿石. ...

  • 榆次地名万花筒 4—— 以榆次旧称命名的街路

    榆次的涂水大街.思凤街.凤栖大街.凤翔街.魏榆路.中都路等街路,都是以榆次古代旧称命名的,这些名称有助于现代人了解榆次历史,用情感的纽带将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能够增强榆次人对榆次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 榆次地名万花筒(3)以汉字形态命名的地名——人字街、工字巷与八缚岭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活生命.它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汉字之美,美在形体.人们根据汉字形态创造了一些地名. 原人字街由&qu ...

  • 榆次地名万花筒12——“牛”地名

    自古以来,牛在我国文化中,不仅是先民崇拜之神物,而且是勤劳和力量的象征.牛给人的最深印象是负重笃行.憨厚老实.耕田耘地.默默无闻.正因为牛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视为 ...

  • 榆次地名万花筒(2)以家具部件命名的街巷—抽头巷

    此巷位于榆次老城区,南起小井巷,北至新集街,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巷. 抽屉,榆次方言称"抽头",是桌子.柜子等家具中可以抽拉的盛放东西的部件.原抽头巷,是由小井巷与新集街之间南北走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