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作者 | 胡清涛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民国初年,店街西南门外十来里有一过路店,年近半百的光棍王老五在这里开了一家杂货铺。便利的交通加上王老五的经营有方,这小生意越做越大,手头也越来越宽绰,不到两年的功夫,王老五便娶了一位从上头过来的排排场场的女人。里里外外实在忙不过来的王老五两口子经过路的一位生意人介绍,一位西南乡桐河的小伙子来到王老五的杂货铺里,给他帮忙,成了杂货店的伙计。这位伙计眉清目秀,能说会道,勤快还有眼色,很快博得王老五两口子的信任。尤其是王老五年轻的女人和这伙计年龄相仿,也能说得来,一来二去便粉条炒豆芽-勾上了。那年后秋,小店生意格外好,王老五每天五更鼓期听见树上的老鸹叫就得起床去店街进货,天天如此。有天是阴天,夜里没睡几眼的王老五就听见树上的老鸹叫。王老五想还是自己年纪大了,白天太累,没有睡过来劲也不中也得往店街去进货。在路上王老五一直纳闷,今早路上人咋真少?也没咋听见鸡子叫?再往前走到西南门了,看看寨墙的早市上连个人毛也没有。王老五仰头往西一看,忽地一想感觉不对,赶紧返程回家。到家后王老五悄悄靠近房子窗户边,听见屋里自己的年轻女人正和自己的年轻伙计在对话:女的又说:你身上柔软光滑,像面剂儿!那老五身上像老干姜!想想年轻貌美的女人,又想想年近半百的自己,再说总不能自己给自己戴顶绿帽吧!王老五压制着心中的怒火回头上店街进货去了!话说很快到了中秋之夜,伙计也没有回桐河老家,王老五拾掇几个菜,拿出一壶老缸撇,杂货铺里的三个人在院里边赏月,边喝着小酒。酒过三巡,王老五提意每人说一首打油诗,并且自己先说。经过一致同意后,王老五说:最后目光都落到了年轻伙计这里,这年轻伙计看这都说明了,也不甘示弱地说:于是这年种罢麦,在桐河街东头新开业了一家杂货店,一对如胶似漆的年轻男女把这家杂货店经营的红红火火、井井有条!作者简介:胡清涛,社旗县大冯营乡张庄人,乡土赊旗公众号特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