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原大地震,我在写作过程中整理到一些信息

  ▌石舒清

  《地动》 石舒清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重要信息

  关于海原大地震,我在写作过程中整理到一些信息,有必要在这里重述一下:

  一、海原大地震发生于1920年,那年公历闰年,全年三百六十六天;农历无闰月,全年三百五十四天。该年度是有史以来春节最晚的一年,春节在2月20日。从时令上显现出它的特殊性。

  二、自1638年至1920年,凡282年间,海原外围地震不断,其中七级以上地震就达四次;六级三次;五级三次。而海原竟如安全孤岛,静默无声。没想到在这可怕的沉寂中孕育着极大风暴。可见太过长久的太平安静就需要引为警惕,未雨绸缪。

  三、据统计,我国发生八级以上地震共二十一次,其中两次就发生在宁夏,宁夏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千分之六,八级以上大震的比例却占全国近十分之一,这其中的信息和启示无疑是很直白很强烈的。

  四、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具备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受灾县78个,毁城4座;受灾范围达251万平方公里;余震三年,闹腾不休;在当时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死难竟达28.82万人,我的老家海原县,当时不足10万人,有7万余人毁亡于这次浩劫,举家丧亡整村被难者也是所在多有。

  五、救援不力。举两例为证:震后4天,甘肃督军张广建才向当时的北洋政府发出一份号称“十万火急”的求助电文,不见动静,再发出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文时,时间又过去了近10天;自1921年1月1日始,至1921年12月31日,整整一年时间,甘肃赈灾救济会共收到全国各地捐款3.1万大洋,捐款者中包括黎元洪、曹锟等大人物,而等待死里逃生嗷嗷待哺的灾民有九百万人之巨,著名地质教育家王烈先生在其《调查甘肃地震之报告》中说:“闻前番急赈,每人所得或数百文,或数十文,数日即已用尽。”用尽之后,又当如何?是没有下文的。甘肃当时旅京人员及学生,在《中国民报》等大声呼号,泣血以告:“甘肃为国家征出租税之地方,甘肃人民即为国家负担义务之分子,今遭此亘古未有之浩劫,竟不能邀并顾兼筹之余惠,既拂于情,亦非人道”“责任当局,漠不关心。莽莽七十余州县,统一地图无颜色,蚩蚩九百万人民,为孤孽饮痛而无泪可挥”——非常时期的非常言语,可见境况之恶情势之急。读着这样的文字,感到人在剧痛中不能忍受,禁不住吼喊出来那样。

  罗列这样一些信息,有助于大家简略地了解一下海原大地震。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震中海原县当时隶属甘肃管辖,1958年才划归宁夏,文中的表述有疑问处可以从此得到解释。

  大震余响

  作为海原大地震的后来人,不可能天天都沉浸在这个往日浩劫里。倒是有些相反,更多的日子,我们只是日复一日过着我们的平常岁月,直到特别的节点了,才回到这个必须回顾和纪念的往事中,言说凭吊一番。

  总有许多年,海原大地震给我的印象和感觉,就好像少小时候听得的一个民间故事,虽然沟沟坎坎,触目所及,尽是大震遗迹,但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觉得世间原本就是这样的。大人们偶尔说及大地震,也是说民间故事的样子,好像和我们并没有甚大关系。说不清这究竟是人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记得清楚的是,在我的小学中学教育里,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关于海原大地震方面的训教言语。老师带着我们参观过许多领域,去过不少地方,比如就带我们去过印刷厂看成书过程,但从来没有一次带我们去看看举步可到张目即见的地震遗迹。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一次学校包场看电影,突然就地震了,跑出电影院的我们看到结实的影院裂开了口子,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们也没有得到机会说说地震,了解一下关于地震。于今思来,简直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但是有几个很深牢的儿时记忆,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用一把铁锹从里面顶在门上,为什么是铁锹而不是别的,后来看了专家解释才知道,那实际是人们从大地震中得到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准备好铁锹,一旦地震被打在里面,铁锹可以用来挖土自救。另外大人们总是变声变色地告诫我们,尤其正午时分,不要一个人睡着在荒山里,睡着了会有什么打紧?看大人们的样子,那是要必须遵从不可以明言的禁忌。其实也是和大地震有关。还有一个印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的一个堂姑在县招待所当服务员,后来调去一个很是阔气的小楼当服务员了,原来那个小楼就是专为中外专家盖的,八十年代初期,中外专家组成专家组,在海原调查当年的大地震,县上特别盖了这座小楼供专家居住。专家们不可能常住不走的,所以这栋小楼后来也对外营业。我那时给堂姑做伴,也有幸在这小楼里住过,记得被子干净得舍不得盖,轻若鸿毛,而且好似有着阳光的味道,这是因为被子天天都要晒一晒的缘故。一天晚上,大家都聚在小楼里看《铁臂阿童木》,忽然谁喊了一声,就都跑出来,原来是地震了,看见核桃树黑魆魆地立在当院,小楼上空,密集璀璨的星空显得不受打扰,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院子里说了一会儿闲话,又都返回去接着看电视。

  好像大家都觉得,关于海原大地震,只不过是中外专家们的事,是只供他们研究研究的事,与我们这些身在其中的人倒是没有多大关系。我作为一个极震区的后来人,三十岁之前关于这场人间浩劫的了解感知,也只是这些而已。

  写作历程

  《地动》是我写的关于海原大地震的小说名字。我们这里的人把地震就叫地动。

  细加搜罗,会发现关于海原大地震,学术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是不少的,甚至有极具文献价值的史料和极高成就极大影响力的学术专著,但文艺方面的相关作品,却罕见稀有。近百年来,如此灾难深重的一次浩劫,有关的文艺作品竟只是有数的几个传说民谣等,就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而言所必须的三亲资料,几乎付之阙如,形同没有。民国九年海原大地震,再过九年,民国十八年,天大灾,人相食,同样是不忍谈起的一年,同样没有留下什么有感情有温度有人的遭际和命运的资料,于我这种以写作为主业的人来说,真是觉得至可痛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时任宁夏宣传部副部长张怀武先生的张罗下,我家乡的报纸曾设过一个栏目,专事收集关于海原大地震的种种资料,开设年余,收获甚微。张怀武先生是较早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文化官员,他对我就讲过几次,认为我是西海固土著,对这样的题材无可用心置之不顾,实在不可理喻。我其实一直是有兴趣的,在自己的小说里也零星写过,但让我正面强攻,用自己的力量搬起这块大石头来,我是望而生畏的。我的个人喜好与身体条件,都决定了我最好把精力集中在短篇小说这一块为是,在我,超过三万字的小说都没有几篇,而且我也习惯于从小的点上做深的开拓,像海原大地震这样的庞然巨物,虽也神往,总不免悻悻然而已。一事待一人,总有合适的写作者吧。所以从张怀武先生开始动员,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他心目中的人选。

  就在这几年,也许是临到大震百年的缘故,说海原大地震的人渐多起来,写海原大地震的人也多起来。写海原大地震的人建了个群,总有百余人,把我也拉了进去。来自西海固的知名作家而写海原大地震的,就有季栋梁、王漫西等,听说马金莲也在打听这方面的资料。

  凡事也许都需要一个契机,2019年年初,在北京有一个宁夏方面的文学会议,正好《十月》发了我一篇小说,我借机忍不住说了一个狂话,说我要写海原大地震,本不过说说而已,诗人杨梓正在身边,即鼓励我说了就要写,我说写三万字,他说写八万字,当时觉得是在说天方夜谭。三万字都不知一个个在哪里,遑论八万。昨天接到样书,翻到版权页一看,我自己都吓了一跳,版权页赫然显现着一个数字:197千字。这个数字使我说不出话来。接着前面的话说,回到宁夏,我即着手准备写海原大地震的资料,也是我的运气到了,我县地震局工作的田玉珍听说我在写海原大地震,即把她手头的资料分多次尽数给了我,玉珍自己就是诗人,知道哪些资料于文学有用。我对田玉珍的感念之情不言而喻。同时我在网络上买到大量资料。我有一个嗜好,历数十年而兴味愈浓,就是收旧书,于是发现这许多年,关于地震这块,也是收了一些好东西的。总有几个月,我体会到做一个学者的辛苦和幸福。有些素材的得来近乎偶然,一天我正在写东西,忽然手机响了,而我的小说就是写在手机上的,号码陌生,接是不接?一般是不接陌生号码的,竟就接了,是一个极少给我打电话的老乡,在银川科协当副主席,张口就说海原大地震,说我给你提供一个资料,有一个叫金乐婷的女传教士你知道吗?好,其中一篇叫《金乐婷》的,就是这么来的。还有一篇《养蜂人》,来得简直有些鬼使神差,一天黄昏,和老婆在公园走路,一边说着闲话,老婆说,她小的时候,记得奶奶讲过一个事,说是某某某出门在外养蜂,地震了,回家一看,一大家人都埋在土里。拼了命刨,刨出来的情景把他吓了一跳,他发现他年轻的媳妇和他的父亲睡在一起,已被打在一起不成样子了。这偶然的一说给了我相当的震撼,觉得是把人间的众生相又悄悄为我打开了一小扇窗户。

  我第一次感觉到写大东西的好处,好像许多生活积累和生活感受都可以搁在其中,好像篮子足够大,什么菜都可以往里面装;似乎你成了一个强力的磁铁,虽然你不知道哪里有铁屑,但只要你所到之处,铁屑都会自动附着到你这个磁铁上来。

  资料备好了,写起来倒是比较快,我以一天一节为原则,上午写,下午休息,除非兴致特别好,一天写两节,不然绝不破例。写长东西,身体是第一需要重视的。我经常告诫别人说,写出来不要忙于投稿,搁上几个月再看再说,轮到自己却不是这话了,写完后第二天,我就没忍住投给了《十月》的谷禾,谷禾兄是我鲁院同学,诗人,也写小说,他大概收到我小说就看了,很快谈了他的看法,给了我及时鼓励。运气好得很,年初发了小说,年终出了书。出书之际,宁夏方面关于海原大地震的百年纪念活动正搞得如火如荼。于此必须感谢,感谢谷禾兄,扶上马,送一程,情谊可感;感谢陈东捷先生,宗永平先生;感谢韩敬群先生,还有总是认真细致而又好脾气的青年诗人江汀先生,深谢!

  (22、23版除书封面图外照片都出自《地动》)

(0)

相关推荐

  •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 2016年全国地震宏观趋势研究【陕甘宁晋篇】

    [欢迎在文章后面赞赏支持我方的地震研究和预测,文章后面有广告推广请谅解,这是赚取经费的方法.] 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位于青藏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台和华北克拉通和扬子淮地台交界处,历史上有过多次地震活动:结合最 ...

  • 关于征集甘肃海原大地震故事的公告

    关于征集甘肃海原大地震故事的公告 2020年12月16日亦即甘肃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缅怀逝者,居安思危,珍惜当下,天南地北会宁人微信公众平台现发起关于征集甘肃海原大地震故事的征文活 ...

  • 中国最大的地震有哪些历史记录排名(发生时间+震级)

    中国最大的地震有哪些?2008年汶川大地震,距如今没有多久,幸存者眼中地震现场还历历在目.在中国史料记录中,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8级大地震,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达到了8.5级,现代最大的地震为山东莒 ...

  • 海原地震:每有大震来临都会通知人类,只是人类不注意听讲而已

    老羊铲史 老羊铲史 昨天 2020年12月16日,承德市双桥区半壁山上有石块落下,有热心市民把视频发给承德新闻网,提醒过往人员和车辆注意安全,同时也通报有关部门,引起他们的注意.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 ...

  • 宁夏地区未来地震风险

    [各位看完后记得在文章结尾赞赏,感谢支持,赞赏所得将用于我方地震研究和预测运行.] 宁夏位于南北断裂带北段,其境内有多条断裂带和断层,最主要的断裂带有4条分别是贺兰山断裂带,海原-古浪断裂带,六盘山断 ...

  • 重回当年地震现场

    2020年一月七号晚上十点左右,甘肃张掖发生4.1级地震,朋友圈也随即震动了,而后看到关于地震的一点文字,也看到百年前发生在这个地震带的那场地震. 而关于地处陕甘宁的这个地震带,100年前那场能量相当 ...

  • 关于宁夏固原最近2周接连发生8次地震回答网友疑问

    据宁夏地震局测定6月13日21时07分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发生2.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据宁夏地震局测定6月14日04时15分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发生1.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8千米. 据宁夏地震 ...

  • 海原大地震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余震三年,震千次

    当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地震,国内应该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而国外则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作为伴随人类历史前行道路上的巨大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一直都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最主要元凶之一.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 ...

  • 李子旸:那时穷,那时弱 ——百年前的海原大地震

    说到地震,大家可能立刻会想到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这两场伤亡惨重的地震,已经成为国民的整体记忆.其实,在20世纪,还有一次大地震, ...

  • 王兰民:1920 年海原大地震震害特征与启示

    本文刊登于<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6期: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专刊,作者:王兰民等. 作者简介 王兰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 ...

  • ​【征文】爷爷奶奶民国九年海原大地震见闻​ || 作者 霍宗岱

    爷爷奶奶民国九年海原大地震见闻 作者    |    霍宗岱 爷爷说,晚饭刚过,曾祖父母坐在炕上闲聊,他倒躺着,突然一声巨响,感觉从东方来,随后房子剧烈颠簸抖动,好像簸箕簸粮食似的跳跃,才明白地震了, ...

  • 百岁老人回忆海原大地震

    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有位老人名叫田百选,与地震同岁,也是这个村里最高寿的老人.进入他家,田百选穿戴干净,靠窗坐在炕上.见有人来,他很高兴.老人的耳朵不太好,但说话思路清晰,对过去的事,记得依然很清楚. ...

  • ​【征文】老人口述的海原大地震 || 作者 辛俊烈

    老人口述的海原大地震 作者    |    辛俊烈 作者辛俊烈,中学一级教师,现退休居平川区.喜欢写作,有作品在<白银文学>和<陇上风情><平川在线><天南地 ...

  • ​【征文】祖父口中的“海原大地震” || 作者 张潮

    祖父口中的"海原大地震" 作者    |    张潮 作者相关文字链接: <市级文明村"张城堡"><父亲的革命领路人--万通轩>< ...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近30万人遇难,一月后甘肃督军才报北洋政府

    百年前, 甘肃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惨? 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时光虽然过去了一百年,但留给人们的惨痛记忆,却至今未能磨灭.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