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小柴胡汤系列3-小柴胡汤的功效及应用
名方小柴胡汤系列3-小柴胡汤的功效及应用
小柴胡汤的功效及应用
一、小柴胡汤的功效
小柴胡汤的功能本来是治疗寒热往来、胸胁苦闷、默默不语、不欲饮食、频涉作呕、口苦、咽干、目眩。这是由于小柴胡汤可以和解少阳经半表半里,使邪从外而解,又使内部脏腑协调,三焦通利,上下协调,内外相和。但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和解少阳,调整机枢。
由于小柴胡汤的这一功效,从而使人体内外表里、气血经络、脏器腑府整齐划一,协调运转,阴阳寒热相互平衡,最终恢复其复杂有序的生理功能,各施其职,各尽其能,更好地发挥人体的整个功能,使生命回到正常的运转情况下,达到机体的再次统一与协作。
二、小柴胡汤的应用
可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小柴胡汤的应用并不停留于仅此一些少阳症状上。它可以与桂枝汤合用治疗少阳症兼太阳表虚症;它可以与大承气汤合用以治疗少阳经半表半里并兼有阳明经脏症;它还可以经过加减变化来治疗痞症,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分别治疗因痰饮过盛、气短气虚、干呕或哕的病症;小柴胡汤还可以经过加减变化来治疗呃逆之症;如此等等。这些还是小柴胡汤经过稍微的加减变化而所衍生的方剂。
关于小柴胡汤的应用,后人在《删补名医方论》时曾引用程应施话说:“方以小柴胡名者,配乎少阳取义,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则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尽之矣。何则?少阳脉循胁肋,在腹背阴阳两歧间,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往而热来,表里相拒,而留于歧分;故胸胁苦满,神识以拒而昏困,故默默;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泄,逼炎心分,故心烦;清气郁而为浊,则成痰滞,故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此则少阳定有之证。其余或之云者,以少阳在人身为游部,凡表里经络之处,皆能随其虚而见之,不定之邪也。据证皆是太阳经中所有者,特以五六日上见,故属之少阳。半表半里兼而有之,方是小柴胡证。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全以融木;甘草和之以补中焦生化之气;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至若迫而不呕者,火成燥实而逼胸,故土人参、半夏,加栝蒌实。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加栝蒌根。腹中痛,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以安土,加芍药以伐木。胁下痞硬者,邪既留则木气实,故去大枣之甘而缓,加牡蛎之咸而软之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土被侵则木气逆,故去黄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渗也。不渴身有微热者,半表之寒尚滞于肌,故去人参加枝枝以解之。咳者半表之寒凑于肺,故去参枣加五味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虽肺寒不减黄芩,恐木寡畏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散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名医方论》)”
明代的张景岳先生对小柴胡汤进行了大胆加减变化的使用,他的使用有如下几种:
小柴胡汤加常山二钱,治疟疾如神;冬末春初因寒而作大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寒热往来而热多者可用小柴胡汤加知母治之;面赤瘙痒,或眉毛脱落者,可先用小柴胡汤加栀子、丹皮、钩藤治疗,后用加法逍遥散;妇人热入血室而血热多滞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当归、红花、丹皮治疗;乳母暴怒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喘者,可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加五味子治疗;疳蚀疮赤红者,用小柴胡汤加生地治疗;耳疮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可用小柴胡汤加栀子、川芎;肿痛寒热者,肝经湿热也,可用小柴胡汤加龙胆、黄连治疗;日晡热甚者,阴血虚而有火也,可用小柴胡汤加参、芎、归、术治疗;悬痈肿痛者,可用小柴胡汤加黄柏、芎、当归治疗;治风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加防风、连翘治疗;一女子赤晕如,作痒发热,用小柴胡汤加味并加生地、连翘、丹皮治疗;治脉弦,寒热,腹中痛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即小柴胡汤去黄芩, 加芍药,君姜, 枣, 水煎服;治妊娠寒热头疼, 嘿嘿不食,胁痛呕痰,及产后经后外感风寒,热入胞宫,寒热如疟等证,按:此黄龙汤,即小柴胡汤之去半夏也,加柴胡二钱,黄芩炒,人参、甘草各一钱;治肝胆经风热,瘰疠结核,或肿痛色赤,或寒热往来, 或日晡发热,或潮热身热,默默不欲饮食,或怒火口苦,耳聋欬嗽,皆用此小柴胡汤药;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者,小柴胡汤主之;阴证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