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温柔的慈悲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你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温柔的
慈悲
文|冻凤秋
一
他温和地看着我们,嘴角带着一抹微笑。
其实看不清他的眼神,他总是带着墨镜,但那轻轻柔柔的善意,竟然穿透了镜片,将我们笼罩。
我们?我和S兄。说到底,我们只是对彼此的文字比较熟悉,以此互相鼓励,支持,欣赏。见了面,也没有陌生感。S兄的幽默、风趣更是不经意间消弭了年龄、距离等差别。
仅此而已。
但那一刻,忽然有什么异样。
在返程的高铁站,我的箱子照例塞得满满的,打开后要合上比较困难。但偏偏那时是打开的,因为什么打开,记不清了,很可能是要把土特产之类放进去。
我蹲着,使劲儿压箱子,神情有点尴尬。S兄过来帮忙,随手整理了一下,终于把箱子拉链拉上,一系列动作利落又周全。
他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不说话,只是看着我们,带着明了一切的神情。
我也冲他笑,什么也不说。
数天的相伴,欢声笑语不断。一起早餐,晚餐,任何一点微小的细节,比如菜品的变化,比如谁吃得多一点,少一点,都能让他哈哈大笑起来。
那么快乐,像是刚刚来到人世间,而分明早已历尽沧桑。
每天马不停蹄的采访行程和辛苦的材料整理、写作,在他的谈笑间,更似轻舟已过万重山。
艰难的生活,心酸的遭遇,难以启齿的情状,都被他铺天盖地的热情融化。大地上的事情,劳动者的命运,他随手一挥,就在纸上耸立起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手艺娴熟,出神入化,所以四两拨千斤,快刀斩乱麻。
对于习惯慢慢地,将感受抽丝剥茧的我来说,只有膜拜,叹服。
但那一刻,这个年近古稀的行走者也慢了下来,安安静静地,只是看着我们,沉默着,微笑着,带着无尽的宽容和善意。
那时,我们都认为来日方长,约好了以后相聚。我等着再次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我已经习惯他微信上发来的一篇又一篇的佳作,发来大把大把的玫瑰花、一张又一张笑脸和一摞摞的礼物。
他也渐渐明白我和S兄,我们各自的生活之路,并非如他当时所想。
似乎听见他在心里“哦”了一声,不是叹息,只是明了。然后对我们在微信上推出的文章,仍是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回应。
庚子年,我们都熬过了忐忑不安的隔离期,在明朗的夏日里,却等来一个悲伤的消息。
他永远地离开了,留下了书写的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空中飘荡着怀念的声音。
想起他,我却总记着那嘴角的笑意,带着宽容的、明了一切的神情。
二
他终于等不及了,在微信上说,你这两天有空来我家吧,文章我改好了,给你的画也准备好了。
她顿时有些愧疚,为毫无行动力的自己。
她在磨蹭什么?感觉这一辈子都要被自己的慢性子给磨蹭过去了。
总是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就无法开始另一件事情;总是陷在一种困境里,迟迟走不出来,哪怕有人推着,递过来一把扶梯,她也懒得动一下。
他是这样久负盛名的画家,她一直想要拜访他,却仅限于工作上的联络和微信上的问候。
现在,他即将成为她作品中的关键人物,就像他曾经成为另一个年轻画家生命中的关键人物。
她立刻回复:我今天下午就去。
一个普通的城市,一个普通的小区。
一个不普通的家。80多的老者和保姆。陈设简单,最美妙的是墙上悬挂的一张张花鸟画,清新俊雅,简约淡逸。保姆也在客厅支了一张小桌子,涂涂抹抹,跟着学画。
他们坐下来,很自然地就回忆起了往事。
他和年轻画家L从最初的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惜。他把处于困境中、柔弱但倔强的L当孩子一样,帮助他,培养他,扶持他,甚至谈婚论嫁的对象也是他在帮着操心,直到L顺利成家,他又把他调入省城出版社,在他身边工作。他的绘画水平日臻娴熟,在画坛崭露头角。
剧情至此,堪称完美。
后来为什么分道扬镳了呢?她没有追问,她以为他不会愿意说,或者给出的只会是外交辞令般的解释。
然后,他竟然慢慢地说起了那段往事,不由自主般。
是那天下午恰好有倾诉的心情吧,也许是觉得她这个倾诉对象看起来还比较值得信赖。
他说起了L柔弱外表下的狠劲儿,绝情,决绝。
那时,他想调另一个画家到出版社,L坚决反对,理由是那个画家人品不行。L执拗着,坚持着,想尽了各种办法。最终,那个画家还是被调来了。
裂缝由此开始。
L于是想调走,到画院去。果然也去了。
不曾想,后来,上面安排他到画院当领导。也许是不想再面对恩师,L又转身返回出版社。
那么情同父子的深厚感情,竟然就因为看起来小小的争执而断裂。
或许,那点执拗和坚持,是L内心深处的底线。是尊严的底线,情感的边界,一旦碰触,越过,就是无,一切都将归于零。
他一生举贤能,爱人才,宽容,善良,平和,所以耄耋之年,仍面色红润,精神劲健。
只是,提到那段往事,这么多年后,泪水仍溢出了他的眼角。
爱之深,痛之切。
L中年离世,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攀登艺术的高峰,生命在触及辉煌的顶点之际戛然而止。
世人都念L的好,其人品和艺术都成为后人仰望的对象。
他也为L骄傲,只是那疼痛挥之不去。他如此悲悯,宽宥所有,但那刻骨的痛再无补救的机会。
或许也不用补救,这是他们此生的缘和劫。
三
“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那时,食粮殆尽,筋疲力竭,他们迷失在草原上。纯真勇敢的她寸步不离,守护他,鼓励他,把仅余的食物留给他。
跋山涉水,九死一生,他们终于走了出来。她却病倒了。
那个初见时矫健敏捷,衣袂飘飞的女子,那个靓装明眸,风致楚楚的新嫁娘,在陪伴了他一千多个日夜后,留下遗言:“我万里跟随夫君,告诉自己一生一世和你白头偕老,只是我半途而退,不能陪夫君,只愿夫君归途珍重。”
后来,这位曾称霸一方的男子陈渠珍,追忆当年,完成《艽野尘梦》一书。写罢,肝肠寸断,自此辍笔。
她忽然想起,她曾把这本书送给他。
为什么是这本书?她有些恍惚。她总觉得,他们之间隔山隔水,有着遥远的距离。
同在一个这么大的公司里,很多人恐怕几十年也是只远远地知道名字,见过几回面,点过几次头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消失一个,飘散一个,都很正常吧,有谁会在意呢?
偏偏就遇上了在意,很在意,至少看起来如此。
心里暖暖的,她被一再感动,却也不知如何表达这感动。
一时回想起来,这些年的交集,也就是与文字和书有关。她的讲稿,他的新书,她的点评,他的主持等等。
每一次,似乎要靠近一点了,很快又被时空隔断。明明就在同一个大楼里,却似天各一方。
但奇怪的,每一次见面都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像是无比熟悉亲近的朋友,一个眼神,一丝细微的表情,一帧背影,一种欲言又止的姿势,瞬间就都明白了。
哪里来的默契呢?
她想,只能归之于命运。
像她这样的个性,总是很容易逃避一切,毫不留恋地转身而去,决绝,果敢,即使前方一团迷雾,也毫无畏惧。怕什么失去呢?到最后还不是都一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留给世界的只是一个孤独的背影而已。
这一次,却千回百转,丝丝缕缕的痛感渗入心底。
秋意渐浓,凉凉的风里,她终于伸出手,接纳所有传递过来的温柔的慈悲。然后在心里将之温热,湿润,揉进记忆和感动,再传递出去,到那感觉冷寂的人的心里去。
嘉
宾
有
言
12
邱梅
高级律师、河南律泰律师事务所主任;郑州市仲裁委仲裁员;第十四届郑州市政协委员;业余作者,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笔名邱皖郑。曾在各类法学专业杂志发表法学专业文章多篇;在各类文学杂志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作品《梅》曾获河南省宣传部征文二等奖。
做为一名非文学专业出身的业余作者,最喜欢凤秋文章的结构,在我的眼里,她每篇文章的结构堪称完美,我一度把她文章的结构布局当成教科书的模板学习。
这篇《温柔的慈悲》亦是如此,三个看似没有交集的故事或许不能称之为故事,称之为场景更妥帖些,被一种叫“懂得”的情绪贯穿起来,让三个故事(场景)实现了无缝对接,共同呈现了一种遥遥相望而又心有灵犀的温暖,亦有灵犀消遁后的不解、痛和决绝。
凤秋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是空灵而飘逸的,文章的每个字虽实实在在的在那里,但透过每个字,让读者仿佛看到字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飘渺灵动的世界,读者仿佛看见了那个世界,但却又看不真切,以致文章读完了,被文章后面所隐藏的飘渺灵动的世界吸引,想看清那飘渺的世界,而文章所呈现状态注定无法看清那飘渺的世界,文章结束,故事或场景的序幕仿佛刚刚开启,于是,读者开始自己的想象,幻想帮助作者继续未完的故事,用“意犹未尽”描述我读凤秋这篇文章的感受再贴切不过了。
冻 凤秋
编辑,记者,写作者
曾用笔名晴雪、风儿
曾用笔名晴雪、风儿。作品以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中短篇小说为主,出版有随笔集《风吹书香》《心田种字》等。
当我行走
触到灵魂的颤动
当我回首
听见花落的声音
当我写作
看到命运的恩赐
—冻凤秋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有约
华静|《想起家乡就会想起你》
初晓玲|嘉宾有言
2020·10·2(星期五)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河南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华静文丛(三卷)
华静 著
中国标准出版社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每本书都像一个窗口,将一种力量和感动传送进来,也传送出去。乐观的人生态度,浓厚的情感表达,美妙的景色描写,独特情怀的分享,无不让人沉醉。三本书,弥漫着情感的温馨、思辩的光芒和人文哲思的碰撞。
(京东、当当、亚马逊有售)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北京日报·名家夜话》公众平台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