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 塑造基础教育新生态
本报讯(记者 解成君) 面对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新时代基础教育如何转变思维,获得教育“新能源”?如何构建全新生态,以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日,由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主办的“2020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面向未来,塑造基础教育新生态”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6万多名教育工作者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参与本届论坛。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在讲话中表示,围绕立德树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受教育观、人才观、评价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仍存在着功利化、碎片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最为重要的是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统筹,整体优化育人过程,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此外,学校要下大力气提高整个教师队伍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新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原则,深入开展课程、课堂、教材等方面的改革;倡导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尊重和激励青少年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塑造基础教育新生态,既是一个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在报告中表示,这不仅需要在国家政策层面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各地各校在实践层面坚持不懈探索。一要加强“五育”统筹。尤其要从评价制度入手,扭转片面强调智育的倾向。二要加强学段统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有机衔接、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三要加强课程统筹。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更加重视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在实践中育人。
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育人,复旦大学教育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冬青教授表示,所谓高质量育人是以学业质量为基础,以育人模式建构为核心,以专业活动有效性为保证,以师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办学价值追求。他在报告中分享了高质量育人路径解决思路。
塑造未来基础教育新生态,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变革与实践探索。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提出:“组织关系决定学校创造力。通过学校的组织再造,可以让学生不拘泥于眼前的竞争与比较,看到成长的多种可能;可以解放教育力,让教师从相邻的‘洞穴’走出来;可以让学校的决策系统前置,快速响应师生的教与学。”她还在报告中分享了自己眼中未来学校理想的样子,“学校是一个可以出错、不怕犯错的地方。不被掩饰的错误,才能带来师生真实的成长;减少人的压迫感,才能提升师生的安全感;迭代式的问题解决,才能让创新成为可能”。
从儿童立场出发,用知识对接真实的生活,解决真实的问题,实现从课堂走向生活。PDC教育联盟发起人、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介绍说:“PDC教育强调的是一种育人观念的转变,学校以‘项目群’作为这一理念实施的有效载体,突破了课堂学科及学科整合的限制,重点凸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生命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体验和社会理解的培养与唤醒。”2017年,在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倡导下,朝阳区11所学校共同发起PDC教育联盟。他们开展合作交流、分享创新经验、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推进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新探索、一股新力量。
为期两天的论坛还发布了一系列教育科研项目的成果,引发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2020好习惯之星展示活动在论坛上举行了表彰仪式,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向获奖学生、教师、家长、学校代表颁发证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2月30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