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胡晓斌||我家曾住攀桂街

我家曾住攀桂街
文/胡晓斌

攀桂街是条南北走向的老街,高低起伏光滑的青石铺就路面。不过二三里长、五六米宽,街的一头是我家,一头通向外婆家。

攀桂街是小城重要商业街。小学、酱坊、百货大楼、照相馆……分布在街的两侧。这些建筑既有老旧的说不清年代的木结构,也有五六十年代钢筋水泥的楼房。一条攀桂街,记录着小城曾经沧桑的岁月。

虽然百货大楼里商品琳琅满目,我更喜欢钻进攀桂街边的小店。    我会在一家收废品的店里兴致盎然地看着伙计拾掇着收来的破铜烂铁(现在想来,真不知道那有什么看头),会蹲在做秤的老师傅脚边看着他仔细地用细砂纸一遍遍地打磨着细长的秤杆(是檀木的香气)……

整个童年里,除去上学,我每天都要在这条街上消磨去大部分的时间。

县志上说,攀桂街的得名源自清代。据说那时街上的住户家家都种桂花树。果真如此,秋高气爽时节,那肯定会香透一条街了。不过我的记忆里,攀桂街是没有这样多的桂花树的。

我最喜欢的是一家伞厂。

这家伞厂就在外婆家的正对面。伞厂做的是那种木杆布伞。如今恐怕只能到博物馆里找,市面上早已看不到实物了。伞面是橘色的——原来的伞布是厚厚的白坯布,经过桐油多次油过后成了这样鲜亮的颜色——伞柄是粗直的硬木。这种伞笨重得结实,没有相当的手劲,撑伞、收伞都是完成不了的。小时候我们出门都是大人撑好伞,到学校后,找个手劲大的同学收伞。用伞是如此麻烦,除非下瓢泼大雨,我宁愿顶着书包往学校跑。

我常常一人溜进作坊,看戴老花镜的大师傅在伞柄上钻孔,看小伙计心不在焉地将清亮的桐油往伞布上刷,有时小伙计也格外开恩,允许我也来刷刷。刷好桐油的伞,撑开,整齐的摆在院子里晾晒着。

一朵一朵的,院子里开满了伞花。

酱坊也是我心仪的地方。

酱坊里最好吃的酱菜是筒子瓜——一种类似黄瓜的菜瓜,整条的腌制,咸中略甜。这样的酱菜家里是没有的。晚上吃稀饭时,家里自己腌的咸菜还没回好味,母亲唤一声:“哪个去酱坊?”每次我都会第一个窜出来,接过五毛钱,一溜烟的跑到酱坊。

“五毛钱筒子瓜,粗点的。”

我尽量装出很成人的口气,然后踮起脚尖看着老板从柜台里面的菜坛中掏出一根来。切好的筒子瓜推倒在横放的刀上,顺手扯过一张干荷叶,码上,称好。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托着荷叶包,一边小心翼翼地不时地抽出一片。好在路不远,到家后还看不出少了分量来。有这样的美味,当晚煮稀饭时要多抓一把米。

现在的攀桂街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水泥柏油马路替代了青石板,两边商店也是统一的水泥建筑——格式化的建筑已经无法区分地域了。

我并不是去评判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只是觉得千篇一律的建筑让乡愁无法落地。

酱园、伞厂……都已经不见踪迹。

随着外婆和外公的相继离世,攀桂街的一头已经淡去,而我家也拆迁到新的居民小区,攀桂街这头也在记忆里开始模糊。

为了提醒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子女,舅舅和姨娘们建了家人的微信群,名字就叫——攀桂街五十号。

作者简介:胡晓斌,记者,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业余写作,散文、小说散见于《羊城晚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全国各报刊。多篇作品入选作品集。
(0)

相关推荐

  • 老北京修伞的,过去都是纸伞刷桐油,伞股都...

    老北京修伞的,过去都是纸伞刷桐油,伞股都是竹子的,那时生活都不富裕东西坏了都修一修不像现在坏了买新的[呲牙][呲牙]

  • 【文学纵横】许文舟:乡愁里的剑川(4—6章)

    许文舟简介:男.1964年10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沧市作协理事,出版散文集<在城里遥望故乡>.<高原之上>.散文诗集<云南大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现 ...

  • 古蔺的上街和下街,才有我的乡愁

    窄窄小街,一地乡愁 文/军玲 聊到古蔺这座小县域,曾有人理直气壮地对我说:"别给我说东区西区,我只知道上街下街!",现如今的你是不是顿觉无语,无法把天聊下去了呢? 上街下街,是曾经 ...

  • (深度情感)常德河街——油纸伞点燃的乡愁

    昨夜,我行摄在湖南常德的河街,这此油纸伞点燃了我的乡愁. 我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边远的农村,南方雨水特别多,儿时,家里用来遮雨的工具只有一把油纸伞,虽然那把伞已用了多年,但一直是我们家的宝贝.当时,母亲 ...

  • 原创|乡愁·父亲

    原创|乡愁·父亲 文/欢爸 时间/2015-09-14 09:18 [引言]你看到过这张照片么?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一位父亲为孩子打着伞,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淋透了.这一幕被网友拍到,随后照片在国 ...

  • 王德君丨雨中漫步(散文)

    连续几天的工作,累得筋疲力尽,星期天的早晨只想睡到自然醒. 简单的吃完早点,收拾一下便去菜市场买菜.把垃圾送到小区门口旁的垃圾池,这时雨点越来越大.本想骑着"电驴"去菜市场,看时间 ...

  • 老北京风景:修雨伞

    北京一入暑伏,就进入了雨季,出门在外,雨伞也就成了必携用具.现在的雨伞五花八门:轻巧的,能折叠几折放口袋里:功能多的,说不仅挡雨还能防紫外线辐射?真是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是我小时候,老北京的伞大多都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打麦场里藏着我的乡愁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打麦场里藏着我的乡愁   天津 任志民  我在天津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家的关系不错.我们经常约在周末聚餐,聊聊心 ...

  • 双丝伞的搭配知识和保养方法

    双丝伞的搭配知识 1.双丝伞是民间工艺品的一种.双丝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以云华.古永等地出产的毛竹和当地的木料为伞柄.伞骨,伞面用界头买来的构皮纸蒙上.涂上坝子油或桐油,称为"绿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罗强||洄溜光影录

    洄溜光影录 文/罗强 一 碧空如洗,澄澈透明,一绺绺发髻似的云彩经过镂空的手艺,才能呈现这样纯洁的底色. 天空真正又是哪种颜色的呢-- 像我们抬眼望去天穹,便容易想到那儿似有似无的一个叫嫦娥的女子.我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薛明章||洄溜集的铁匠铺 ​

    洄溜集的铁匠铺 文/薛明章 我小姨奶家住洄溜集,其实洄溜集原来叫洄流集,因地处沙颍河,河水形成漩涡倒流,人称洄溜涡.洄溜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代乾隆年间,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史称"小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质朴父母不舍情

    质朴父母不舍情 文/崔红旗   父母离开我们不觉已经十七八年了.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老去,回过头来慢慢沉淀.咀嚼.回味,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和顿悟,对父母的怀念也就少了些肤浅,多了几分不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严宁​||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 文/严宁  乡音难改,乡味难舍.太和虽然不是我的老家,但是我在那里成长生活工作经历了几十年,早已把她的一切谙熟于心,习以如常,那里的音韵食味也浸润着我的五脏六腑,有很多食物一直让我时时想起,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王有职||何处无故乡

    何处无故乡  文/王有职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明代袁枚这句话道出了我对故乡的情愫.对于现代人,故乡似乎遥远了,似乎不真切了.故乡的情愫都在高铁碾压中渐淡吗?故乡的面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张钧杰||赵振华的乡愁

    赵振华的乡愁  文/张钧杰   在我熟悉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像我的同学赵振华一样,对乡愁有着浓厚的眷恋,对乡愁有着执着的爱意.这眷恋.这乡愁透过他的言行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于是,一向自诩没有乡愁感的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卢金鑫||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的味道  文/卢金鑫 今天,伴着小雨,我步行在管仲老街.在很多风格迥异的店铺中,我被一家店的名字吸引了,"小时候"这个名字好别致呀!里面会卖什么东西呢?难道是儿童玩具店?透过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赵友坤||洄溜两岸是吾乡

    洄溜两岸是吾乡  文/赵友坤 颍河从远古走来,像一条长龙,穿过阜阳城,一路蜿蜒东进,在洄溜村猛转回头,亲一下大地,旋即向东溜走,留下千年古镇洄溜集. 洄溜对岸是家乡 洄溜集有三个渡口,渡船像一条扁担,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素心||星河入梦

    星河入梦                                                   文/素心 初见你后,曾与世俗间竖起的一扇屏障鬼魅地消失在满天星河里. 彼时,山坳里扑簌于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