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早有个“水上区”

始建于1954年的水上区是上海市一个特别的行政区域,前后运作时间不到三年。数以万计的人散居“水上”,谋生于都市港汊之间。
清末的上海某处水道,乘坐小船出行的修女
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畅游其中的不仅有小帆船,更有远道而来的洋火轮,伴随上海的崛起,各地逃荒避乱的人们蜂拥而入,其中有些人长期散居在内河航线,久而久之,渐成规模。
20年代上海船民
水上居民,摄于1949-1950年
到上海解放时,水上区域常住人口仍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1954年前后,苏北地区发生大规模洪水灾害,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逃亡来沪,有船即可住宿的“水上”,成为这些灾民在上海可能的谋生之所。

1953年,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平息“毛人水怪”谣言的指示

为了更好地管理散居在水上的船民,1954年4月,上海成立水上区,范达夫任区长,区域范围主要包括黄浦江、苏州河两大干流及其68条支流,水域面积24.5平方公里,截至1953年11月,全区共有船民74437人,船只16655条。
文汇报 1954-05第2832期
画面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水上区兑换所”标牌的字样清晰可见。本文照片摄于1955年3月1日,正是新版人民币发行的首日。画面上正在流动兑换车前排队的市民,当是吃水上饭的船民。他们当天以新旧币1:10000的比例换得的第二套人民币中。《解放日报》独家老照片
1955年,上海提出“紧缩人口与加强战备”,大批水上居民以“回乡生产”、“移民垦荒”等方式被疏散至全国各地。位于外省的多处上海“飞地”就是在这个时候建起来的,而后知青上山下乡又进一步发展。

1955年11月7日由上海水上区船民组成的45名垦荒队员到达江西省德安县大板乡。

上海大丰农场辖区面积300平方公里,由上海农场、海丰农场和川东农场组成,供应着上海地区消费的12%的优质大米、8%的瘦肉型生猪、3%的淡水产品,并提供超过50%的优质蔬菜。其中上海农场是上海在大丰最早的农场,建立于新中国之初,主要用于安置无业游民和犯人,后来劳教停止以后,就成了安置人员就业和生产农产品的农场。海丰农场是1973年从上海农场划出安置知识青年的,1993年,海丰农场成为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川东农场是1983年从上海农场划出来的,带有劳教性质,2009年,农场农业生产的部分分离出来,划归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上海海丰农场,上世纪70年代集中安置了5万知青
1949年12月,上海“鸿生轮”惨案匪徒被枪决。

“收容改造”也是水上区人口疏散的措施之一。上海解放前,水上盗窃案件很多,有名的“水老鼠”(即盗窃犯)就有100多人,50年代中期,经过几次集中打击,彻底清除了上海水上最大的盗匪集团“水河帮”(产生于清光绪年间)。与“回乡生产”和“移民垦荒”相比,“收容改造”牵涉的问题复杂繁琐、安置的成本较大,在实际执行中相对谨慎,到1955年底,水上区共报送收容98人(包括家属)。

上海市白茅岭监狱,又称上海市白茅岭农场,1956年3月作为上海市内游民、残老、流浪儿童和孤儿的教养外移基地,建于皖南宣城市郎溪、广德两县交界的丘陵地带,占地40.5平方公里。
从1955年初到1956年6月,经过历时一年半的“紧缩”,“水上”船只缩减了50%,人口疏散了40%。由于散居水上船民大都已在陆上定居,1956年6月,水上区撤销,水上地区工作划归黄浦区暂时负责,1957年4月,水上地区分别划入邻近的黄浦、虹口、闸北、普陀、蓬莱、卢湾、杨浦、东昌、东郊、西郊、北郊11个陆上区管辖。至此,上海水上区画上句号。
视频选自俄罗斯纪录片《中国的重生:苏联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第三集《老上海》,导演阿列克谢·杰尼索夫,拍摄于1949-1950年
其实,在成立水上区人民政府的同时,上海市内河航运管理局(1956年更名为上海市交通运输局)也在筹建,两部门合署办公。水上区撤消以后,上海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将包括内河交通安全监督在内的航政管理职能移交上海市内河航运管理局。

本文参考:曲蕊《“水上”的故事:1950 年代的上海市水上区》,阮清华《上海移民江西垦荒问题研究(1955—1956)》,刘金城 《"水河帮"的末日》,《上海通志》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