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起点并不公平时,为什么不要做虎爸虎妈?
看点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年来人们乐于信奉的教育准则,但竞争逐渐让人忘记了教育本来的目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陷在这样的怪圈之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副教授赵志伟教授认为,在这背后“推波助澜”的,正是孩子教育起点的不公平和对于他人成功的例子不加分辨的借鉴。正确对待教育,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宝山闲话 (ID: baoshan_z)
文丨宝山闲话 编丨Zemira
孩子的起点往往是不公平的
“双减”以来,许多家长有焦虑感,甚至,还有因为老师留在学校帮助班级里的学生讲解题目而被举报的怪事,说什么“这对于没有在学校留下了的学生不公平”。对于这类蠢事,我连一句话都不想评论。我就想到,这几十年来的一句最愚蠢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在害了不少孩子和家长。
教育的“异化”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无怪现在不少年轻人,公司里上演“宫斗剧”,学校里变成“竞技场”(我认为是角斗场),人与人之间、特别同事乃至同学都成了对手,缺少推心置腹的朋友,只有利益一致的“同道”。
这是崇尚“社会达尔文主义”,奉行“森林法则”是结果。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谐人才,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找到个人的位置,能够谋生。教育不是体育比赛,更不是“我要压倒别人成为胜利者”。但是,这种现象已经蔓延到中、小学生身上。像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到大学到单位同事,一路走来有很多朋友的现象,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是不公平的:孩子的智力遗传不同、出身背景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谓“教育公平”只是理论上的,不承认这一点是可笑的。
你出身平民之家和当官家的有公平吗?你的孩子身高170厘米和姚明比篮球有“公平”吗?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够在书房里读唐诗宋词,和一个来自山区的学生,到初中才刚刚知道李白杜甫,他们一起参加古诗词大奖赛,有公平吗?
例如前几年有位叫武亦舒的女孩,古诗词比赛得奖了,学校的初中、高中老师认为是学校教育的功劳。
其实,按我看,主要孩子是天才(她不仅仅是古诗词学得好),家庭条件好,跟学校关系不大。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却不明白,有的人故意让你不明白。
以大家非常推崇的“傅雷教子”来说,五十年代初,傅雷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的家庭、他的学养、包括他家的书房钢琴,都不是我们普通家庭所能够拥有的。你以为有了钱,买了一架Steinway钢琴,每周逼孩子弹几小时钢琴,就能够培养出一个傅聪来?
我读过一本美国哈里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作者集中研究了从1901年到1972年在美国研究获奖的九十二位的生平历史,得出的结论:
一,所有获奖者不是”富二代“,就是”学二代“,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平民子弟;
二,所有获奖者都是为了兴趣而去研究的,没有一人是奔获奖而去的;
三,每个人都是在一种稳定安全的富足的环境中工作研究的。
“苦难是一笔财富”,这句话对学习科学和艺术来说,就是一句混账话。苦难就是苦难,没有人喜欢苦难,战争和动乱,只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灾难,它可以摧毁一切,而老百姓是首当其冲者,根本无助于铲除不公平,如文革就是历史教训。
所以我极端痛恨战争与动乱,不管以什么名义,有了这两样东西,遭劫难的就是老百姓。
“傅雷教子”是用来励志的
不是让你照搬的
上面我说到傅雷教子的故事,说明孩子们的起点是不同的,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其实,不但傅雷如此,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杨振宁、李政道等人,你去查查他们的家世。还有二十世纪以来的海内外无数各种学科里的“大师”,他们中究竟有几位是出身于贫寒之家的。
所以,我们不要把书中的有些东西当成现实。例如,我从小就被要求“立志学习科学文化,当科学家,报效祖国。”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到初中毕业去农村“修地球”时,才豁然开朗,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
当我经历几年磨难,像一只快要淹死的老鼠爬上岸时,我想到的只是抓紧时间补课,把我失去的青春尽可能补一点回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谋生,成家。同时发誓不再被别人骗了。
这时候,我早已没有伟大梦想了。
中国人历来受的教育是:“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扬”,那是旧时代读书人的梦想,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认为,“吃得苦中苦”是可以提倡的,“方为人上人”是错误的;此外,旧时代能够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是极少数人,对大多数平民来说,这是一种不能实现的梦。
我对中国古代科举史是比较熟悉的。让我简单说一下吧: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从参加“童试”考“秀才”(正式的名称是生员、庠生)开始;然后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举人;来年则进京参加“会试”“殿试”,考进士。
正常情况下,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问题是名额有限,一般来说,一个县的秀才每年只有20个名额,州学只有三十个,府学只有四十个。那么想一想,一个县有多少人?全国有多少人?
过去,一户人家考中一个秀才,已经很了不起了,黎锦熙、夏丏尊、徐特立几位老辈就是秀才出身。
农村有些大家族,同姓的为了使自己的家族出人头地,有时候,合族专门供养一个孩子去参加科举,如果能够“进士及第”,则整个家族可以荣耀。
但是,出一个进士,谈何容易!一些悲喜交集的故事都是写到书里的。
现实是,不知有多少孩子,成为陪读的人,甚至成为殉葬品。清代缪艮屡试不第,有诗云:“骨肉望他龙虎日,功名于我马牛风”;民间俗语有“新娘上轿哭是笑,举子落第笑是哭”。这样的悲剧明清两代不知上演多少回。
所以,明清以降,商业发达以后,一些历来科举成功的地方,如江、浙、徽等,出现了许多“弃儒就贾”的商人,也就是不去参加科举,去做生意。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一书对此有分析。
科举时代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我们八十年代大学生,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现在行不行?连博士生都去做街道公务员——初中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时,你还能期望什么?难道中国教育真的发达到博士生过剩了吗?
做个普通人
平凡而不平庸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并不是每个孩子可以上大学的,也不需要每个孩子上大学。最发达国家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上大学的。我们现在许多教育中的问题往往就是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大学,认为努力就能成功,于是就出现了激烈竞争、孩子不堪忍受的负担,酿成了不少悲剧。
一代可以出暴发户,三代才出贵族,曾国藩家族、梁启超家族、黎锦熙家族、宋氏三姐妹、合肥“张家四小姐”,这些人家人才济济,绵延不断。但你能学吗?
暴发户(有些贪官污吏和明星之家)的悲剧是其身不正、教子无方,导致“现世报”;平民的悲剧往往是不自量力,一心向上爬,把孩子逼上绝路。殊不知,人的成功除了天资、努力以外还需要机遇、人脉。
不要期望自己家里可以出傅聪、杨振宁。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出路何在?我觉得,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孩子,尽可能找到适合孩子的发展道路,千万不要跟风攀比,脑子绝对要清醒。除了你自己和一些有良知的老师,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你的孩子。
学一点有用的东西,努力考上一个大学最好,考不上要另谋出路,不要逼孩子走上绝路。只要尽到努力了,即使考不上也没有关系。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