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赏析】 联题秋声
联
题
秋
声
- National Day -
出题人:张新阶
点 评:章 甫
组稿:罗春安 胡孙文
秋色和秋声,分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尤物与天籁,也是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所钟情的艺朮形象。文学作品写秋色,当以色诱人;而写秋声,则应以声夺人。如果达到了声情并茂的高格,那自然是难能可贵了。而这个'情“,必须从时代感出发,突破'悲秋'的传统桎梏,要以'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我言秋日胜春潮'的激情为主旋律。
宋良泽
雨打芭蕉叶;
蝉鸣桂子花。
简评:这是来自自然界的秋声,是秋雨和秋蝉在秋声音乐会上出演的二重唱。这两者虽司空见惯,又不大经意,却是秋声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短联没有秋声的字眼,也没用华丽的词藻,平凡淡雅中显现神韵,令其余音缭绕,韵味悠长。五代李煜《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兩窠';唐虞士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宋联不是受这些古诗词的影响,就是与古人不谋而合。诗与联的意境何其相近!此联对仗工稳、行文流畅、清新可人,不失为一副佳作。
尹登云
黎民齐唱丰收曲;
雅士高吟大有诗。
简评:这是来自人类的秋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抗疫获胜、扶贫成功的丰收景象,万里神州,一片欢腾。老百姓欢歌笑语,诗人们高吟浅唱,汇成了欢庆的乐章。这无疑是秋声音乐会的'美声音'和'好声音'。联作深入浅出,有着昂扬向上的积极意义。不过,联中'丰收'和'大有'两者词意相近,为避合掌之嫌,建议改'丰收'为'小康',是否妥当,提供参考。
马 华
蟋蟀琴声随夜起;
金秋诗意伴潮生。
简评:这是秋声。蟋蟀琴声出自一则寓言。蛩虫有夜鸣的习性,对此,乌鸦先是排斥,后由于自身的需要转而接纳。故事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相克相生的客观规律。联作的文学色彩浓厚。下联则气势不弱,万类秋声汇成秋潮,'便引诗情上碧霄'。然而,蟋蟀是连绵词语,金秋是偏正结构,两者对应有失工稳。《诗经》云'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若将'金秋'换成'蒹葭',则连绵词互对,工则工矣,却少了些气势,好在文学色彩可与上联相匹。
萧文厚
虫嬉皓月弹幽曲;
雁叫长空掠彩云。
简评:这也是来自自然界的秋声。本场秋声音乐会增加了非常著名的角色一一大雁。大雁是空中“绿衣使者',牠的鸣叫就是秋天的音讯,在天地之间传遞情愫。此作最为别致的是上联'嬉'字的使用,以恢谐幽默的情趣,取代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沧凉感,把苦蝉寒蛩的悲叹哀怨,蜕变成清脆动听的流响,表现了积极的思想意义。可谓声情并茂。
王明清
金风习习,碧水潺潺,几股流泉弹古韵;
枫叶沙沙,虫声唧唧,三秋合乐醉佳人。
简评:此联有声有色,声色和融。上联风声、水声,驻足泉声;下联树声、虫声,合为乐声。'三秋',从时令讲有初秋、仲秋、晚秋;从农耕讲有秋收、秋种、秋管。自然界的秋声同人类耕耘的秋声汇合成大合唱和交响乐,其景也盛,其势尤壮。需要商榷的是,下联能否把'佳'字換成'今'字,这样,与上联的古字对应更准,而且外延更宽泛。笔者愚见,仅供参考。
罗春安
疫影渐残,警钟绕耳;
枫红正涨,思曲随风。
简评:此作立意新颖,内涵丰富。作者把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的胜利凯歌写入了秋声。这是不平凡的声音,而且只有近两年才有的。联作立意的制高点,不只是庆幸抗役阶段性的获胜,而是要警钟长鸣,始终对病毒的反扑保持高度的警惕,毫不放松。下联的枫红,是秋天的象征,它孕含着思念和牵挂的深意,可以说是一种心声。联作牵挂的人或是亲友、或是恋人,更是疫情中的人们,包括病人特别是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这一心声伴随着枫红的日益增色而与时俱进。李白思念友人是'寄愁思与明月',而联作的思曲是寄随'金风相传遞。两者似乎异曲而同工。
附优秀作品
胡友法
荷盘落翠潇潇雨;
枫景飘红飒飒风。
陈宝初
芙蓉白露三乡雨;
蟋蟀秋分一曲歌。
王书文
荷舞清风,莲子摇铃贻爽气;
云窥碧水,野凫奋蹼醉涟漪。
刘世益
潇潇风奏乐;
沥沥雨吟诗。
吴丕中
无形爽籁萧萧入耳;
有韵商声飒飒临空。
王金玉
叶落沙沙疑是雨;
蛩鸣唧唧宛如琴。
李德才
雨落潇潇滋沃土;
雁鸣阵阵报丰年。
向 章
世味如诗,枫叶荻花秋瑟瑟;
天工作画,村烟云气水悠悠。
李锦松
商贩呼乡收果实;
农民算账语心声。
王良松
梧桐叶落沙沙响;
大雁南飞嘎嘎鸣。
曹光兰
宋玉悲,欧阳叹,萧萧落木,分明有恨;
稻香溢,橘柚黄,飒飒金风,孰谓无情。
薛维平
冷雨敲窗别样景;
中秋吟月故园情。
罗才干
一行雁字诣南国;
几缕风寒闹北楼。
胡孙文
蝉笛未央,萧瑟金风欢送夏;
蛩琴始奏,晶莹玉露喜迎秋。
周圣忠
玉露生凉,鸿雁翔空声渐唳;
金风去暑,远蝉唱树影随疏。
张新阶
大雁来时,侧耳恭听,穑械欢腾催信鼓;
新冠灭处,扪心醉问,民生静好靠何人。
胡祖仁
秋风秋雨成交响;
玉笛玉箫共久回。
点右下方'写留言'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