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最简单的祛湿方,两味药,湿气没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俩聊一聊张仲景的泽泻汤。
关于这张方子,张仲景是怎么说的?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首先,大家要记住一句话,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然后我们再回到条文中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体内有水湿,水湿上泛到了头部,我们说头为诸阳之汇,人体的清阳之气都会上注到头部,假如体内有水湿停留,清阳就升不上去,就像天空中乌云密布,会把太阳给遮挡的严严实实,是不是就和《黄帝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完全反过来了?
那么,这个时候,人就会感到脑袋发沉,像裹了块湿毛巾似的,叫湿重如裹。还会眩晕,也是湿气在作怪,所以有人就说了,奇怪,好像脑袋里头有水,好像挑了个扁担,走在路上,晃来晃去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水湿为什么要往上跑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些水湿从哪里来的?
答案是从脾胃来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嘛。脾主运化,脾虚了以后,脾不运化了,就长水湿,不长气血。
翻开经络图,我们又会发现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很长的经脉,它起源于脚趾,沿着腿,往上过胸腹,一直到头。水湿呢刚好顺着这条经络往上泛。
这种情况下,白术、泽泻两味药就管用。
泽泻汤:泽泻15克,白术6克,水煎服。
或者把这两味药研成粗末,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这张方子的立意很简单,还是那句话,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既然是有水湿跑到头上去了,那就想办法给它撤下来。
靠谁呢?泽泻。
泽泻一去,就等于是通开了一条沟渠,让这些上泛的水湿顺着沟渠往下走,排出去。
茯苓也是自上往下把水湿利出去,它也是这样的思路,为什么不用茯苓?是这样的,茯苓也管用,治湿也很厉害,但是说到治眩,就是水湿上泛引起的这个眩晕,它不如泽泻有力量。那《日华子本草》就说了,泽泻“主头旋”。而且泽泻泽泻,听名字,大家能想到什么?一泻千里呀。就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就连大诗人李白都忍不住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力量就非常不一样了。
还有一种说法,讲“泽泻,人服食后能行水上。”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它的本意是什么,就是泽泻能让身体里的那些浊水走掉,浊水一走掉,人就会感到很轻松,走起路来,再没有从前那种沉重的感觉了。也从侧面说明,泽泻这味药,效果不俗。
白术是健脾的,脾土如果不虚的话,水湿不可能会泛滥。泽泻把水湿撤下来之后,紧接着白术助脾气上升,把脾胃的清阳之气带到头面上去。白术还能祛湿,主要是通过恢复脾胃功能来达到祛湿的目的。《医学启源》是这么说的:“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
这个泽泻汤除了治疗眩晕,还能治耳鸣。
耳鸣多从肝肾论治,因为肾开窍于耳,肾中精髓透支过度,耳朵就会鸣响报警。这是虚证。还有一种耳鸣,它是实性的,是因为耳窍被痰湿水饮堵住了。
中医讲,九窍要通,通则无病。九窍包括眼耳口鼻以及前后二阴。我们可以把耳窍想象成一个空瓶子,灌了半瓶水进去,人背着它走在路上,瓶子里的水摇摇晃晃,瓶水相撞,是不是就会发出声响?表现出来就是耳鸣。
白术和泽泻联手,先把水湿利出去,再把清阳之气升上去,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代有位医家叫高学山,他是这么总结的:“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总之就是拨云见日,天清地明,当身体回归到升清降浊的状态,什么眩晕啊,耳鸣啊都不见了踪影。
现代也常把此方作为基础方,用来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就是一个人经常头晕,感觉天旋地转的,晕的很厉害的时候,还会恶心、呕吐,甚至连胆汁都吐出来。然后呢耳朵里头又嗡嗡作响。出现这种情况,西医就叫美尼尔氏综合症,在中医看来,它跟水湿上泛是脱不了关系的。
张仲景的泽泻汤就非常好用,随症加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再提一下,如果你只是湿气重,比方说,舌体胖大,舌质淡,舌苔白,舌边有齿痕,舌头上面有裂纹,可以用白术12克、茯苓6克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