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的迷宫

一一读卡夫卡《城堡》

放下卡夫卡的《城堡》,我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啃完了这本难啃的书。也不是没有收获,它让我像看一本侦探小说那样,推理、推理、再推理。抽丝剥茧,看着达到了事物的真相,可新的阻碍又出现在眼前,又进行一个新的循环。就像走入迷宫,看似是出口,却怎么也走不出去。是对耐心和智力的一次次挑战。又像在玩一个智力游戏,那种对结果的探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让你欲罢不能。几番番放下,又几番番拿起。而非像欣赏一部文学作品那样轻松、愉悦。

像读福尔摩斯探案集,一点点剥除,一点点推进,旧的剥除掉,新的又到来。如果不是一个对文学有狂热追求,潜心研究的人,是不可能读进去这一本枯燥乏味的书的。全是大段的对白,用对白推进故事。没有优美的语句,没有博人眼球的比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所有好小说的要素它均没有。你是靠着毅力,靠着探究精神支撑着,去完成这一段枯燥的阅读旅行。你告诉自己说,是的,它很沉闷,就像走在一段隧道里,潮湿而孤寂,但它是你前进之途上的必经之旅,你必须通过,别无选择,这样,方能逼自己看进去。

如果这本书拿给现在的编辑大人们看,我认为恐怕不会让它变成铅字,得以见到天日的。

看到这本书中的人物,你会感到特别压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真想大声去呵斥他们,或上去踹他们两脚,方解心中不奈。你不得不放下书,但是为了心中的卡夫卡,你又不得不拿起书。

圆明园的迷宫,我是走过的,真的迷,根本走不出,让你非常无助。好在走出的人,他会主动提点你。所以,我也去网上查,别人是怎么看待《城堡》的。无一例外地,都说书中的“城堡”是一个隐喻,是人类生存不能达到,无法企及的理想。或者人类生存的困境,永远不可解,这是难以到达的哲学意义上的高度。当然,每个读者有每个读者的解读,我们不能苛责。但我无论如何,不能认同这个观点。我以为它明明就是对现实的描写,书中的情节完全是现实中的情节,只不过有艺术上的夸张成分——这只是属于艺术手法的问题。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夸大,这是每个写作者都认可的。

我不知道那些评论者为什么这么诠释,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深 ?越是弄得玄虚,越是显得自己深刻?为了怕触及现实,引火烧身?是的,若说它是对现实的隐喻,倒还并不算离谱。

其实,它的中心,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书中所描写的世界,权势已如影随形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无孔不入,深达骨髓。人们已不仅仅是对其膜拜和臣服,而是失去了自己的意志,失去了自己的思维;以权势的意志为意志,以权势的思维为思维,完全被权势同化。使自己变成权势中的一部分。哪怕是权势的最底层,做一粒灰尘,也甘为权势踩在脚底。并以为那就是幸福。

这已经不仅仅是愚蠢不愚蠢的问题。当你的力量与一个你根本无法抗衡的势力相博弈,你只能被其吞噬,吞噬得无影无踪。虽然这种权势你根本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次次地,你都被打败。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选择同流合污。甚至更进一步,向内进攻,自我碾压,以求得自我的可怜生存。这有点儿类似于精神疾患抑郁症,当病人抗衡不了外界的压力时,就转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书中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为什么我们却都看不到?还要为其涂抹上一层看似玄虚的,形而上的光环?

卡夫卡也是人,不是神,不是预言家,也不是魔术师,还不至于摆上这么一个大圈,让读者去跳。我们也不必劳神费力去捕捉那虚无缥缈的所谓隐喻。就老老实实听命于他,认清他所描写的现实。让那样的现实,不要再在人们周遭预演,让人活得真的像人,而不是像秋风中的蝉,噤然瑟缩,朝不保夕。说到底,卡夫卡批判的就是人在一种高压的权势面前的人格的扭曲和异化。这才是最可怕和最需要警惕的。当一个人不得不依附于权势而生存的时候,他会随着权势的不断攻入,而一步步丧失自己的领地。到最后竟会为自己的丧失替权势找借口。这正如古代皇帝让一个人死,还美其名曰“赐死”,被赐死的人还得对皇帝“谢恩”。这真是匪夷所思,但它就是在历史的现实中发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