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穆怀书:饮水思源,难忘引滦入津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穆怀书

穆怀书,常笔耕于文字田园,文章散见报端和知青文集。著有下乡回忆录《追梦呼伦贝尔》,《闲草集》散文专辑。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天津知青文学社成员。

饮水思源,难忘引滦入津 

天津  穆怀书

从天津建城开始的六百多年间,天津人的用水都离不开海河的水。有句古话: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地处九河下梢的海河,靠着子牙河,北运河、南运河等九条河流的汇集,使得海河之水源源不断,水运木船桅杆林立,沿着张自忠路、台儿庄路的海河岸边几乎都是堆货的货场,那时各国货轮冒着黑烟进出大沽口,沿海河进入到市中心沿河码头装卸货物、当年的万国桥(解放桥)经常开启让大型货轮通过,可见海河水运的昌盛繁忙景象。夏季上游雨水旺盛汇流海河,也有覆舟的时候,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闹大水淹没半个天津城。1962年大洪水肆虐险些再入天津城,军民日夜抗洪的情景,过来的老一辈天津人记忆犹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上游用水量大增和干旱造成水源不足,海河水位连年下降形成海水倒灌,家家户户喝的是苦咸的海水和海河水。老百姓讲话,用海河咸涩的水做豆浆都成了豆花。加之过度的抽取地下水,已经出现地面下降。当时600万人口的天津市开发新的生活饮用水水源迫在眉睫。

把滦河水引入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于1982年5月11日开工,于1983年9月正式通水。引滦入津工程从河北省迁西县的潘家口水利枢纽滦河干流上的的大黑汀水库分水给天津,经过引水涵洞进入明渠蓟县于桥水库、尔王庄水库等六座水库和沿途泵站进入天津。全长234公里。其中一条12.4公里长的引水隧洞工程十分艰巨。

1983年5月,引滦入津工程全面施工阶段,我所在的劝业场组织职工组成引滦入津工程参观团,前往迁西县和遵化县引滦工程源头参观。

我们乘车来到河北省迁西县潘家口水库。站在水库大坝,真有极目楚天舒的感觉,浩瀚的水面,碧波粼粼,天连水,水连天。根据介绍,潘家口水库为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将滦河水拦腰截流,人工造成南北长50多公里,水面达十万多亩的大型水库。据说,为建水库,库区的自然村居民也做了搬迁,大家对当地乡亲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为之感动。有一段长城淹没水中成为水中长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在水库大坝瞭望水波浩渺的美丽景色。

随后,我们来到引水隧洞。进入隧洞工程区由部队把守。这座长12394米的隧洞的开凿由铁道兵第八师和天津驻军198师共同参战,其中还有几位战士不幸牺牲。我们在工程人员的指引下,在一个通风口,依次只能通过一个人,沿着铁梯子一步一步挪下去。来到洞里比乾隆地宫还要高,洞顶也是拱圆形,开凿好的洞壁需要喷挂水泥,凹凸不平的洞壁用水泥抹平,贴上水泥预制圆拱板。地面湿漉漉的,战士们正在不同的工作面紧张施工。据介绍,这条隧洞涌进滦河水后将世代不停奔流不息。我们有幸进隧洞参观是天津人亲眼看见引水工程的见证人。

我想,就现在的天津人也没有几个在通水之前来到这条隧洞,引滦入津工程工地施工现场亲身体验。顺着原路通风口我们爬回地面,看见洞口不远处耸立着一名战士雕像向着远方十多米高白色的纪念碑。每个人仰望着这座纪念碑,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当年9月引滦入津正式通水,自此天津千家万户喝上甘甜的滦河水。天津电视台新闻采访市民在家中用滦河水沏茶,喜笑颜开的报道,就是在我家拍的。我的岳父岳母及家人在采访现场用滦河水沏茶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打井人,衷心感谢党和政府,解放军部队官兵为天津人民做的千秋万代传为佳话的大好事。

每每路过三岔河口站立的引滦纪念碑,正面的石碑上站着的母子看着远方感慨万千。曾经的母亲河,哺育了天津家乡的父老乡亲。如今引滦入津工程的完成,天津生活用水得到极大的改善。现在,由于上游水系的水质不断提升,海河水源充沛这些年海河水质得到改善,虽然不再饮用海河水,母亲河水的改善,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

我赞美海河,天津的母亲河;我赞美引滦入津工程,造福子孙万代。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吴金程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