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也是债主讨债时 以前老赖的躲债招数

大年三十,除夕夜,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也是各位债主讨债的日子。尽管每年大家都会因年三十吃不吃饺子争论不休,但对于除夕讨债还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似乎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在汉族为数不多的传统中,除夕讨债成为了一种习惯,并延续至今。

中国有句古话叫“债不过年”。就是说如果欠别人钱,怎么都要在除夕前把钱还了,如果不还,那么就等于是背着债过年,来年将会倒霉是不吉利的。因此在古代,大多数人都会按时还钱,毕竟借钱和还钱的几乎都是邻里乡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尽管人之初,性本善,但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在除夕时无法还上借款,只能出门躲避,哪怕来年真的走霉运。

尽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各地都有不同的规定,限制了什么时候就不能再讨债了。不少地方规定了如果欠债之人在贴了门神,春联,放了鞭炮后讨债人就不得上门讨债。因此在古代很多穷困的人家,为了避免被讨债,大年三十一大早便将春联贴上以避免债主上门。还有的地方规定下了饺子后,就不准再讨债了。但这个饺子又不同贴春联,能一早就下,在北方可都是半夜下饺子,因此相对于贴春联时间还是要宽裕很多。

在东南沿海一带还有一种专门的“避债戏”,欠债人可以到寺庙中去看戏躲避,这时候债主是不能入内去进行讨债的。如果有人非要进去就会引发众怒,而引来一顿毒打。

著名学者胡适也曾有过躲债的经历,在他的自述中这样写道:“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家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作好作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这样的国联,我过了六七次。”

胡适这里说的“封门”也是习俗,就是说除夕夜临睡前,放鞭炮封门后任何人都不得随便出入。那些躲债的除夕夜先在外面躲避,家里只留妻儿,等到封门前一刻才回家,在他家讨债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来年再来了。

除夕夜无论是讨债还是躲债的,大多都不愿意走到这一步,毕竟都不愿将债务拖到来年。要是过了夜里12点,进入到大年初一,要是大年初一还在外面讨债或躲债,想想也实在是晦气。因此大多都会如胡适的母亲,多少给债主一点,安抚一下,有点收获也不算是白跑一趟。

除夕一家人要团圆,祭祖,它特殊的符号意义,给讨债人找到债主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旧时人们欠债到多认账,现在的老赖们,估计向讨债可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