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提质增效,看看这些年各地名校所“建过的模”
“双减”背后是“提质”,课堂教学是第一阵地。摆在一线教育管理者面前的,是一个永恒的时代命题:增效减负,有无模式可循?是拿来主义,还是自力更生?
昌乐二中、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一度成为各地中小学学习的对象。“学习共同体”也是近年许多学校都在尝试的探索。比较后发现,这几所学校把握了一个共同方向:激活学生。
首先,注重自主学习。这一点上述模式中都有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所占比例很大。
其次,重视互动学习。互动不仅指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教师的“教”,更多是在课前导学,和教授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之后仍然需要引导或纠正的点。
但是,模式只能作为参考。参照模式中自主学习、互动学习,重视实践能力、思维训练等规律同时,课堂提质增效的探索还是要基于学校自身情况。已经有学校实践证明,学情不同,学校条件不同,只将模式照搬平移很可能“水土不服”。
空间重构,不只增加了教室原本功能。经过改造,它可以变成满足学生好奇心,拓展视野,打破学生学习和教师管理的边界,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师生、生生关系甚至学生和技术关系的学习空间,提供触发师生行为和关系良性互动的新场景。
实现一间教室里的“学习场景革命”所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将人放在一切设计的核心,不断想象、反思、迭代。
科技,是当今教育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优势。它可能是学校管理的智能平台,可能是课程落地的“助推器”,也可能是教学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学校以技术真正支撑符合未来的良好教育生态,让硬科技要软着陆,离不开“人”这个核心。技术,始终要服务于校园里的每个人。
以往,优秀的教师通常拥有丰富的“学生经验”,谁在某类问题上粗心,谁擅长某种题型……未来的教师应当更进一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除了识别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节奏外,并学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顺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与最准确的支持,更有策略地“因材施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