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传:“西泠八家”之黄易

浙派是近代篆刻史上最重要的门派,特别浙派名家荟萃,篆刻家阵容之庞大,篆刻水平之精湛,都非其他小门派可以相比。在介绍蒋仁时,我们说,浙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这是实事求是的,“浙派”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主要是“西泠八家”的名家迭出,各有创建,我们说,丁敬开启了浙派,到蒋仁手里,浙派基本确立,而黄易则是浙派印风的巩固者。今天我们就来介绍黄易。

(黄易与他的“金石癖”)

一、个人简介

黄易(1744-1802)字大易,一定小松,号秋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黄易的父亲与丁敬是世交,两人经常“析碑论古,晨夕过从”,黄易受家学影响,年少即喜金石之学,善诗文,工书画,尤精篆隶,13岁时以隶书书《云松巢志》上石,颇得时人好评,黄易是丁敬的入室弟子,篆刻直接师承丁敬,远溯秦汉,兼及元明诸家。黄易学篆刻的启蒙老师是何琪,何琪是丁敬的学生,后何琪将黄易荐入丁敬门下,入丁敬门下时,黄易年方19岁,而丁敬已60多岁,已近晚年,据《光绪杭州府志拟稿》记载:“钝丁尝见其少作,喜曰,‘他日传龙泓而起者,小松也。’”足见丁敬对于黄易的喜爱以及黄易篆刻水平之高。

(黄易与他的隶书对联)

黄易父亲去世后,因为家贫,黄易不得不习刑名之学(生活原因,学诗文书画不能养家),为人做幕僚多年,后来又在山东兖州、济宁做州府同知,在山东时,黄易常于公务之暇在山东遍访群碑,所到嵩高岱岳,攀萝剔藓,磨墨捶拓,无碑不搜。黄易也因此成为清代少数跻身一流学者之列的印人,著名的嘉祥《武氏祠堂画像》、《祀三公山碑》等皆黄易所访得。后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他常把治印视作检视自己学力的方法,在他的印作”金石刻画臣能为“的印款上,他记称:”……余素有金石癖,又喜探讨篆隶之原委,托诸手意寄于石,用自观览并贻朋好,非徒娱心神,亦以验学力。“足见他的篆刻是依托于金我石成就存在的。或者是因为长期的探寻访求工作艰苦的原因,黄易寿未满60即逝。

二、印学贡献

1、巩固、定型”浙派。黄易最初即学丁敬,后又入丁敬室,实为张大丁敬一派有重大功劳的人物,不仅作品水平高,更兼交游亦广,在推广浙派印风方面,他比蒋仁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我们说黄易实际上是巩因、定型“浙派”的人物。他一方面师法丁敬, 方面从宋元印章带有的一些媚妍弊病中生发了对丁敬“六朝唐宋妙”的反思调整,进而包容并举,风格多样,此后他的作品章法稳健优雅,圆润和谐 ,篆法结体舒展生动,率真自然,笔画线条又富于变化,浑然天成,边栏若即若离,用刀则爽利遒劲,深得汉印的平正大气,浑厚古朴的气韵,浙派到了黄易手里,才真正显现出成熟期的特征风貌。到了黄易晚年,黄易创作更趋向秦汉传统审美,白文与丁敬、蒋仁比更趋定型。技法上也更趋成熟,他大量采用了短刀碎切的方法,增加了笔画的立体感和斑驳的金石味,用篆多保留书法意趣却又不怪异生僻,他研究六书,又用碑版文字入印,印风返朴归真。边款则单刀、双刀作品均有,造诣亦相当高。

2、“小心落墨,大胆奏刀”。黄易篆刻技法精进之后,理论上也有创见。黄易自小学篆刻,入手即是浙派风格(师何琪),到晚年浙派切刀法已掌握得非常精熟,起伏波折不温不火,既节律优美,又线条温润,转折自然,他的重要印学见解是”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方面强调了创作中印稿的重要性,一方面同时突出了刀情石趣,以不犹疑的爽利精神用刀。至今这句名言仍在篆刻界广为流传。

(《祀三公山碑》实物与拓本及黄易的印、款)

3、《祀三公山碑》。1744年,黄易在河北元氏县访得《祀三公山碑》嘱县令王治岐将碑移至龙化寺内保存。这件事记录在黄易的“小松所得金石”一印的边款里。我们知道:《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极有价值的碑刻之一。汉元初四年(117)刻,篆书,10行,行17—20字。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碑文结体介于篆、隶之间,其实就是我们后来说的“缪篆”。清杨守敬评:“非篆非隶,盖兼二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待言,邓完白篆书多从此出。”后世邓石如、齐白石书法即取法此碑,现在我们刻汉印也必精熟缪篆,可知此碑价值。黄易访此碑于民间,功莫大焉。

三、篆刻作品

黄易因为一生醉心于金石,又多与人交往,他的作品要比蒋仁多得多,我们只选一些经典的作品来看:

(姚立德字次功号小坡之图书)

(琴书诗画巢)

(尊古斋)

(梧桐乡人)

(画秋亭长)

(一不为少)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大司马总宪河东河道总督章)

(冬喦书画)

(未山)

(芝山)

(心绩双清)

(在湄书屋)

(花之寺僧)

(青斋)

(松窗)

(定斋)

(春淙亭主)

(俯斋)

(陆奎私印)

(乔木世臣)

(瑶华道人)

(鲁英父)

(凝庵)

(魏氏上宿)

(黄柱私印)

(莲湖)

黄易在当时已负有盛名,有“丁黄”之称,浙派发展到黄易一代,已经历一代人的时间,风格趋于定型,黄易成名早,又曾官山东地方同知,游历丰富,勤于研讨吉金乐石,广纳博取,晚年黄易用刀沉稳老辣,波动小而笔力健,线条凝重遒劲,转笔、交笔处的结点处理已至“愈工愈拙”之境,更兼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集》、《秋景庵印谱》,印学成就显著,实在是浙派重要的印家。赵之谦称浙派名家的巧拙之致时这样评价:“浙宗见巧莫如次闲;曼生巧七而拙;龙泓忘拙忘巧;秋庵巧拙均;山堂则九拙而孕一巧”。是精准的论断。

(0)

相关推荐

  • 明清时期有哪些篆刻名家与流派?

    明清篆刻流派图例 吴门派:文彭 文彭(1498-1573年),今江苏吴县人,字寿承,号三桥,文征明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对文字学.篆刻深有研究,被后人称之为流派篆刻的「鼻祖」.文彭所刻印,早期以象 ...

  • 倬盦藏印,去触摸那个时代的波澜,五位金石大家九枚印

    倬盦藏印,形制不一,全套九枚,却汇集了钱松.张辛.童大年.王禔.方介堪五位金石界大家的作品.其中,王禔.童大年.方介堪俱为杭州西泠印社举足轻重的人物,钱松则是浙派"西泠八家"之一, ...

  • 谫论童雪鸿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上)

    谫论童雪鸿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 张斌海 内容提要: 著名书画篆刻家童雪鸿先生在艺术进入妙逸境界之际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种种遗憾,在他取得的成就中,包含着他付出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与勤奋.本文试就从童雪鸿先 ...

  • 浙派朱文印风篆刻技巧?拿来吧你!

    龙永刚老师作品 老师的篆刻作品常取法于浙派,偶拟周秦两汉,以及元明人印式. 他的刀法干脆俐落,印风精细.工整典雅,其铁线篆多字印具有金石味.书卷气. 综观其印,一切都显得那么干净纯粹,毫无杂念. 龙永 ...

  • 以丁敬为例,试析浙派印面形式特征和做印法的关系 /赵明

    赵明,1964年5月出生于江苏高邮,现居山东临沂.别署弥坚,又号登堂.以"沐芳斋"."若英堂"颜其书斋.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中国书协会员,中国 ...

  • “西泠八家”之黄易作品欣赏

    黄易(1744--1802) 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工书,娴熟隶法.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 ...

  • 西泠八家之黄易篆刻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杭州)人.丁敬入室弟子,西泠前四家之一.幼小即知向学,父亲去世后,家贫改习刑名之学,为人做幕僚多年,后官山东兖州府同 ...

  • 丁敬、黄易、奚冈、蒋仁…西泠八家原钤原拓让你一次看过瘾!

    2019-05-08 10:12·大艺术ART 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派"西泠八家, 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 "浙派"治印远宗汉法, 善用切刀,以刀痕出笔意,古拙 ...

  • 西泠八家——黄易作品

    非经典  不传播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杭州)人.丁敬入室弟子,西泠前四家之一.幼小即知向学,父亲去世后,家贫改习刑名之学,为人做幕僚多年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七——赵之琛

    "西泠八家"里有一位篆刻家是印史上颇具争议的,喜欢他的,说他是"天机所到,逸趣横生,故能通两家(陈豫锺.陈鸿寿)之驿,而兼具其美."(清郭麐<补罗迦室印谱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八——钱松

    一天,钱松的好友杨岘来见钱松,看到钱松书案上摆着一套<汉铜印丛>,这套书是乾隆17年汪启淑藏辑的,共12册,存印1200册,但钱松这一套只有六册,铅黄凌乱,几近残损,杨岘于是问钱松:&qu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六——陈鸿寿

    陈鸿寿名列"西泠八家",说明篆刻成就自然是了得的.但现在文化市场上,影响巨大的却是"曼生壶",显然,陈鸿寿(号曼生)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曼生壶&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五——陈豫锺

    浙派曾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就算在现在,还有人在后台跟我提问,有没有认识学浙派较好的名家,希望介绍,可见浙派的影响仍在持续,究其缘由,最深的原因还应当是西泠八家这些典型人物太厉害了,一则他们基本上成名立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四:奚冈

    "西泠八家"是浙派的开创者,也正是因为浙派有这么多印风相近,却又各有特点的印家,浙派才真正成了绵亘中国印坛二百多年的篆刻流派,浙派自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