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变味了,但仍然是个好节目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394

史上最长寿的辩论吐槽脱口秀《奇葩说》第五季正式开播了。

不过,在上线前天,「某辩手摆咖位,耍大牌,动手打人」这一事件上了热搜后,它还遭遇了各路观众的毒舌辣评。

大家纷纷扼腕叹息——

“《奇葩说》,你变了!”

“怎么什么野路子都有,辩的毫无逻辑!”

“我看的是《中国新吵架》吧?”

豆瓣评分也迎来了史上该系列的最低分。

派爷为了给宝宝们检测一下,新奇葩说是否如斯,亲测了两期。

看完后,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奇葩说》第五季确实变味了,但它仍然是个好节目。

好在哪?

不急,咱们慢慢说。

第一,辩题仍直逼当下,道出当代人的迷茫与纠结;

《奇葩说》靠什么火的?

谈辩论,它走的不是专业路线;

论辩手,奇葩辈出,一季比一季厉害。

但真正让它经久不衰,还是辩题

辩论在很多人的既往印象中,是一场关于逻辑与语言表达的竞技。

而奇葩说,更偏重于不同观点碰撞时,给人带来的启发。

比如关于职场生活,有这些讨论

“领导傻叉要不要告诉他?”(第一季)

“生活已被工作填满,该不该辞职?”(第四季)

“职场菜鸟被领导前辈压榨,要不要Say No?”(第五季)

仅仅是看着这些辩题,不少人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似乎奇葩们交锋的不再是正反方观点,而是我们的人生预演啊。

再来看看情感生活

“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第一季)

“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第二季)

“男朋友氪金打赏女主播,该不该分手?”(第五季)

“女朋友的求生欲测试,到底是做自己还是演戏?”(第五季)

这些情感话题,紧扣观众的实际生活——

门当户对不再是封建思想,相同的家庭,学历,生活背景才会有共同话题,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故事只存在于童话中。

恋爱一般都是多边发展,现在的男女关系太脆弱,留个备胎,给彼此都给条后路。

男生喜欢女主播,是对内容付费的一种尊重。

女生的求生欲测试究竟是明知道迪丽热巴很美,我还是要你演一出情人眼里出西施。

最后是最常见的社会生活

“毕业后混得一般,要不要参加同学会?”(第五季)

“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第五季)

“熬夜伤身,但使我快乐,要不要熬夜?”(第五季)

同学会这种事,混得一般真心尴尬,去了吧,万一大家都比我好,那我不成笑柄了,嫉妒会使我面目全非。

不去,万一有人连我还不如呢,扬眉吐气一把不好吗?

发红包吧,说我庸俗,不懂情趣;送礼吧,买的女朋友不喜欢,还被吐槽没品位,我能怎么办?

现代人,没有不熬夜的,晚上十二点以前能入睡的都是爸爸。

白天的时间全给了工作,晚上熬个夜做点自己的事,挺好。

一边熬夜,一边害怕猝死,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痛并快乐着的熬夜新方式。

这些话题,哪一个不是咱们社会都市人每天思考的家常便饭?

它直击内心,从满目疮痍的生活中,将这些你欲言又止,无处排解,寻不到解决办法的迷茫与纠结连根拔起。

它并不为你提供标准答案,但你一定会从中找到共鸣。

第二,辩手的回答戳中痛点,你的苦衷,我替你说;

请看这个辩题“毕业后混得一般,要不要参加同学会?”

“普通可能是你人生的巅峰。”

“你闲,没人找你借钱。”

“你要不是娱乐生活搞得好,怎么会混得普通呢?”

“你不去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普通。”

看看,是不是这么个现状。

嘲讽力Max的正方辩友,三分钟的时间里拆穿了多少人间真相。

坦白说,现如今的同学会,核心要义即为“炫富比美”。

读书那会,大家都一个样,进入社会,历经一番洗礼,人生梦想就是混个出人头地。

即使是关系再好的人,比较,这个心理,永不可能消除。

跟别提多年未见的同学了。

当年,你是不是默默不闻,被人小看,现如今难道不想一改往日形象,给他们一个惊艳亮相?

去还是不去,全取决于你现今的财力和颜值。

再看这个辩题“男生真的需要识别绿茶的能力吗?”

“你以为我具备了识别绿茶的能力,我却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

当派爷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真的深有感触。

现如今还没有女朋友,可能就是因为本派太直了吧。

关于绿茶,女人一眼就能发现,可是我们直男看不清啊!

就像这位反方辩友所说,从来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识别绿茶!

常有人说,我们是下半身动物,其实真不是。

我们只是思维方式太直接,拐不过弯。

所以,请别再嘲笑我们了,谢谢。

第三,优秀辩手的回答,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

这一季的《奇葩说》也是各路神仙齐上阵,山野村民,普通市民,哈佛耶鲁高材生。

其中三位辩手,让派爷心悦诚服。

一是熊浩,香港大学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谈判专家。

二是庞颖,新加波国立大学辩论队队长,曾在国际辩论比赛中担任评委。

三是詹青云,哈佛法学院毕业,担任哈佛大学辩论队队长,并且拿到了华语辩论世界杯冠军。

听过两位辩手的辩论,才知道何为专业

下面,派爷以庞颖与杨奇函的对决为例,给大家展示下,专业的辩手如何思考,反驳,验证观点

辩题是“红包能不能代替礼物?”

正方辩手杨奇函的观点,认为礼物是爱,是关注,是仪式感

这时,庞颖从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红包是中国传统,过年送红包就是一种仪式

其次,红包送的是自由

现代人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替我们做决定,给你钱,就是给了你决定权

最后,尊重别人的心意才是心意

红包承载了爱,关注与仪式感,也弥补了挑选礼物鉴赏力的缺陷。

没有无理的咆哮,没有声嘶力竭的怒吼,这是一种静而有力的诉说。

她从红包与礼物的共通点出发,结合正方辩友对礼物的定义,完整而详尽地表明了红包的含义与功能。

不管别人怎么看,派爷很服气。

第四,不同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

辩论的过程固然精彩,但是在这两期节目中,有两个小细节触动了派爷。

一是杨奇函在谈到礼物时,说,

然后,你就明白了,原来他这样说的原因是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二是马剑越在谈到“一夜暴富”这个话题时,提到自己当初因为缺钱而上不起研究生的事。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理解与包容

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是非黑即白。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他的理由。

我们因为家庭,性格,人生经历,亦或是思维方式的不一样,面对相同的事情,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

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不是为了让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更深层次的意义,还是希望,能够在观点交锋中给他人多一些知识输出与启发

这才是《奇葩说》的初衷吧。

不可否认,节目中出现的某些辩手,辩论像吵架,比的是嗓门大。

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语言无力,胡搅蛮缠。

赛制也变了,改的复杂残酷。

娱乐化有些过度,失去了最初辩论与吐槽的一些精髓。

但是,瑕不掩瑜,它的辩题,还有一些优秀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以及它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与泪水,都应值得被肯定。

《奇葩说》确实变味了,但它仍然是个好节目。

PS.聪明的宝宝们都会置顶电影派,不错过派爷陪伴的每一个夜晚。

一个zan=【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