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孤独,你读懂了谁的

01

月下独酌·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一个人手捧酒杯,于花草之间,婵娟之下,自斟自酌,自唱自饮。身旁没有亲友,但浪漫的人总有消除寂寞的方式,于是他“举杯邀明月”,很快就“对影成三人”。

他和月亮,以及月光下的影子,三者统一。

现实的世界没有给他想要的样子,生活中依然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没人懂他的心事和情怀,或许是没人愿意去懂。

这是李白的孤独。好在有月亮和酒,短暂地排遣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我不知道世界是否有人不曾经历过孤独,至少我时常感受得到。有人说孤独是一种令人沉郁的消极感,也有人说孤独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修行。

或许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种不同的关于孤独的滋味。在我看来,孤独其实就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没有志同道合的友人,和懂我忧愁的伴侣。

在孤独的世界里,情感没有任何共鸣。

02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

那年冬季,他独自乘着小舟,在永州的江上垂钓。树林里,早已不见任何飞鸟的影子,山路上,也没有行人的踪迹。没有鸟鸣的深山,没有人影的老林,只剩青山挺拔和寒风凛冽。

冷的不仅是眼前的山水,也是柳宗元孤独的心。渺渺茫茫的江水上,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都是他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孤独和不满。

政治上的失败让他受到牵连,被朝廷贬到偏远的湖南永州。即使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予以安慰,但是柳宗元却是一身不屈不挠、毫不畏惧的骨气。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一书中说道:“文人总未免孤独,愿意找个山水胜处躲避起来。”而遭受了不顺与挫折的文人,更需要寻找一处山水去排遣内心的苦闷。

于是柳宗元在寒风刺骨的冬季里,披上茅草蓑衣,乘着木筏小舟,独钓满江的冬雪。这时候的他,的确是饱尝了孤独的滋味。政治上的失意和没有人理解的孤独,让他不得不从山水中寻求安慰。

孤独寂寞又如何,宁愿与眼前的山水相伴,也不愿意与异己同流合污。

0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我们说到苏东坡,总是想到他的豪放与幽默,想到他与朋友开怀痛饮、畅谈诗词时的样子,以为有他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热闹。

但其实他也有孤独寂寞的时候。苏东坡初到黄州的生活状态,是有些凄惨的。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把这种凄惨孤独的状态描述得清清楚楚: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轼的天纵奇才吸引了不少人与他结交,和他成为朋友,但同时也由于自己过于才华横溢,加之自己直言不讳的性格,常遭到一些小人的排挤和陷害。

被一贬再贬,这回贬到了湖北境内的黄州。

自乌台诗案后,他开始压抑自己,乘扁舟,踩草履,肆意地在山山水水间放浪自己。自己遭了罪,不见昔日亲友给自己书信,即使是他主动给别人寄的信件,也久久不见回复。

拂去了“千骑卷平岗”的热闹,留给苏轼的是“飘渺孤鸿影”的冷清与孤单。

这一晚,残缺的月亮挂在叶子稀疏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院子里除了他这么一个“幽人”在独自徘徊,还有形单影只的飞鸿,留下零丁的身影。

惊起,回头。纵使心中有各种难以言说的感想,不满也好,气愤也罢,反正都无人能懂,也无人可以倾诉。

这时的东坡,就像那只飞鸟,把地上的枯枝落叶都捡尽也不肯栖息,但无论多么孤独无助,也要保持内心的清高与不失本色的自我。

是谁,在冷清的夜里,把寒枝拣尽,却剩了一地的寂寞?

孤独,是一种外界与自身达不到的和谐统一,人感到孤独的时候,仿佛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也没人愿意长期地忍受孤独。

但现实往往是,孤独在所难免。李白也好,苏轼也罢,关键是我们得找到一种消除孤独的方式,或者学会适应它。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