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城那些事儿丨我在湖北潜入中学课堂卖班服

山川网:中秋佳节三天假期,我思来想去,决定推送三篇和平时不太一样的一些内容——关于前些年我在旅行途中的一些片段回忆和所思所感。

昨天的时候,我推送了我在东北大连售卖鱿鱼丝、烤鱼片的经历,今天我们不妨就再来说说,我在湖北潜入中学课堂卖班服的有趣经历。

当然了,标题只是标题,重点更多还是分享我通过这段工作和生活经历,所思所感所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从河南到湖北

前往湖北武汉,我是从河北经河南一路南下前往的。

在河南的那段时间,我把最多的停留时间分给了两座城市——洛阳和开封。出于对历史的着迷,我这个人对古城十分偏爱,古都自然更是如此。

我从河北先乘火车到省会郑州,稍作一段时间停留之后便直奔豫西的洛阳。一直以来,我都对于洛阳最终没能成为河南省省会这件事儿耿耿于怀,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洛阳都是中原大地的标志性符号,是和长安一样印刻在所有华夏子孙骨子里的骄傲与荣耀。

不过后来我反倒是想明白了,依照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建设的一般套路,为了卖地盖楼那基本上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甭管你是多么惊世骇俗的历史遗迹,但凡是碍着相关利益的,都得给你夷为平地。

洛阳和开封落选河南省会这件事儿,的确也是应了那句老话——祸兮福之所倚。相较于成为省城必然就要面临的城市扩张路上的大拆大建,作为普通地级市,洛阳和开封虽然过去这些年也没少拆建,但是相比郑州依旧算是颇为难得。

我依旧清晰记得,那一年走出开封火车站的时候是个凌晨,天气有些寒冷。我沿着马路一直往北,走不多远就到了开封城的城墙脚下。进了城墙,不远处就有一家做露天早餐的摊点,我点了一份油条和胡辣汤,吃着吃着就差点流下眼泪来。

之前的几篇推送中,我也向大家很初级地介绍过几座古城的城墙往事。在我看来,古城墙是古城、古都的骨架。就像人一样,如果一个人没了骨架,那和一滩站不起来的烂泥有什么区别?

相比起闻名中外的西安城墙和南京城墙,开封城墙一直安静寂寥,即使他的价值似乎远远已经超过他现在的境况。开封城墙周长约14.4公里,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南京城墙现存25.1公里。

02

武汉长江大桥

初到武汉的时候,我最先去了武汉长江大桥,这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南京长江大桥并列最著名的两座长江大桥。

从郑州到武汉,差不多一千华里的距离,但却是截然不同的黄河与长江两种文明形态。黄河从上游到下游哺育出关中、中原、齐鲁等文明;长江从上游到下游则哺育了巴蜀、荆楚、江南等文明。

我从小在黄河文化带生存长大,所以对于与之遥相呼应的长江文化带有莫名的好奇与喜爱。相比黄河文明是色彩极度鲜明的北方文明体现,长江文明在历史上伴随着中国疆域的不断开阔,早已成为南北文明的汇聚交织之所在。

这样特殊的历史、地理与文化背景,共同塑造了中国长江上个性色彩最为鲜明的三座大城——重庆、武汉、南京。

长江作为中国的黄金航道,深刻塑造和影响了沿江城市的码头气息。这种气息,和中国北方平原的传统儒家诗书气大不相同,它是一种江湖气息。

曾经的巴蜀之地,现在的成渝都市圈,成都与重庆事实上就是这种特性的极佳案例。二城虽然地域相近,文化相通,但是平原的成都百姓性格更近儒家的温和,而江河汇聚之地的重庆百姓性格则更近江湖的热烈。

而武汉,情况则与重庆又不相同,在热烈火爆上两者接近,但是在由于更靠近中原、更靠近江南的区位,增添了武汉更多的融合与复杂。

03

热干面和汤面、汤粉

提起武汉的食物,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热干面和辣鸭脖。在由于口味的特殊性,我在武汉生活时事实上极少会吃以上两种食物。我最爱吃的,是一种叫做汤面、汤粉的食物。

事实上,武汉所有卖热干面的地方,都是会提供汤面和汤粉的。两者的最大区别一如其名,热干面是“干”的,汤粉、汤面是带“汤”的。

而我从小都不喜欢纯干的食物,比如吃陕西面我也偏爱的是臊子面或其他汤面,让我吃油泼面就会觉得十分困难。武汉的热干面也是一样,在我个人来看,它的“干”恰恰让我在食用时存在困难。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年我在武汉生活的时候,无论是热干面还是汤面、汤粉,一碗的价格基本还停留在2.5~3元的水平。而后来我每次经过武汉时,都能看到它们的价格以每次0.5~1元的增速增长,目前在武汉已经比较少见到5元以下的热干面和汤面、汤粉了。

由商务部和中国饭店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曾评选出中国十大面条,分别是:兰州牛肉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延吉冷面、河南烩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和镇江锅盖面。

不过作为河北人,我个人最偏爱的还是邻省河南和山西的烩面和刀削面。不过可惜的是,它们的全国覆盖性远不如兰州牛肉面。另外我必须得说一句的是,十大面条中陕西面缺席,这是极为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陕西面食的实力毋庸置疑。

04

荆州市公安县

上面说了很多闲篇儿,终于到了该说说标题中提到的“我在湖北潜入中学课堂卖班服”的事情了。

这个故事说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当年我在武汉找工作的时候,机缘巧合进入一家从事班服定制销售的企业。这里要解释下班服,相比于校服都是由学校统一设计安排,班服其实就是针对于不同的班级,由学生自发进行设计和购买的服装。

这种服装其实生产很简单,一定程度上就和目前企业定制的文化衫一样。一般都是用T恤作为基础,然后结合各个班级同学的个性化需求,在T恤上印制图案即可。

这样的市场需求,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的网店进行销售了。不过在当时,这家企业主打的是线下市场,而且基本上都是湖北及周边省份县城上的中学。用当下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来形容,这就是做下沉市场的生意。

时间以每星期为一个周期,每周一根据公司的设定前往指定的县城,然后周一到周四是重点到所在县城的中学推销班服的时间点,周五则用以统计本周有意向定制班服的目标客户,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总部的设计部门。

这件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首先工作是一人到达一座陌生县城独立销售的,其次是销售的时间周期只有短短几天。最后也是最关键是,这项工作需要你想方设法潜入目标中学,然后在学生的课间或上学前、放学后的短暂空档,站在讲台上像全班的同学推销介绍班服的相关事项。

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必然是不允许这样的商业行为随意进入的。所以每次进入学校,都是和门卫以及班级老师的斗智斗勇。而目标客户又是中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又是一生最强的时间段,对于莫名其妙闯入教室的我,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尽相同。

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显然是让我脸皮厚了不少。这种直接冲上讲台,面对着一群人推销的经历,显然并不常有。我在这时期还认识了不少正身处青春期的青少年。按照当下的说法,他们是绝对的县城和小镇少年。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去湖北荆州公安县的时候,这座小城位于长江之滨,每天工作完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我都会坐在江边看落日的光辉。手机QQ上是来自不同班级同学的各种问题,关于学业的,关于家庭的,关于懵懂爱情的,关于未来人生的。

以至于后来我每每想起,都会觉得之于这群孩子而言,我这个莫名其妙的闯入者,带给他们的并不是一套定制的班服,而是一把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

我依稀记得我当时和他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要走出家乡,到外面去看更大的世界。按照年龄算,他们中的多数现在应该都在上大学了吧。

05

武大与雷军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企业家。正巧,他也是湖北人(仙桃人)。

在很多场合,我都发表过以下一个观点:对于绝大多数年轻创业者而言,最合适的参考对象应该是雷军,而非马云。

原因无他,马云成功的时代背景、家庭资源和个人天赋属性都十分之强,而这些属性恰恰都是完全难以学习与复制的。而雷军的勤奋、刻苦、持之以恒、顺势而为,才是普通人想要成就一番人生事业,最应该推崇的三观。

雷军的母校是武汉大学,这是武汉众多城市符号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对于一个。那么武汉大学的校训是什么呢?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我认为这四个词,恰恰就是以雷军为代表的湖北成功企业家身上,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自强,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我认为对于出身普通的年轻人来说,拼搏奋发应该是终其一生都应当坚持的事情。因为除了依靠不断努力带来的时间复利,普通人几乎没有任何可以通过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的机会。

弘毅,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越是出身低微,越是要志存高远。志向未必一定能够得以实现,但是却可以让人一生保持清醒与警惕,不会因为些许的物欲满足即沉沦堕落,止步不前。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我个人认为,求是的本质是脚踏实地,认清自己。能够看得清宇宙和世界之大,才能意识到作为普通个体的渺小,然后时刻保持谦逊,积涓流方能终成大海。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这一点我认为是武汉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展的根源所在。创新没有止步,不要在一生中的任何年龄给自己凭空设置束缚和阻碍,永远对新生事物报以客观开放的心态。

若是以上四点都能做到,那么你这一生,必然不会过得太过糟糕。

凡所经历,尽是人生。

那些年我干过的工作系列,武汉篇,完。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21城市群 丨 蚌埠入群 丨 东北经济转暖 丨 城市高等教育实力 丨 粤苏地铁争霸 丨 普通地级市十强 丨 18大自贸区 丨 西部陆海新通道 丨 房地产依赖度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上半年GDP三十强 丨 地方财政收入 丨 江苏全域一体化 丨 多城杠杆率超100% 丨 上半年25省GDP 丨 苏南模式和江苏未来 丨 上半年房价收入比 丨 二次城市化 丨 夜间经济 丨 房价消费和工资 丨 长三角一体化 丨 汽车消费南移 丨 盐泰锡宜城际 丨 淮海经济区 丨 南京,要更大 丨 江西/南昌的崛起

人文: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0)

相关推荐

  • 小龙虾、辣条、热干面……盘点国内厉害的“奇葩专业”

    湖北潜江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开设小龙虾烹饪专业,武汉商学院开设热干面研究院. 湖北潜江有一所江汉职业艺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班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下属8个教学院部中,居然有一所"龙虾学院" ...

  • 突然发现,湖北省到任何省份的距离都不大于...

    突然发现,湖北省到任何省份的距离都不大于二.也就是说从湖北到其他省,最多跨越两个省!真方便[笑哭] 关于湖北还要这些冷知识: 一.武汉并没有汉口区!很多人都知道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有武昌区,汉 ...

  • 春天已来、武汉很好,谢谢为湖北拼过单的你!

    4月7日晚 "小朱配琦"第三季精彩落幕 朱广权和李佳琦 来到英雄城市武汉 在黄鹤楼下为湖北"带货"! 直播中,热干面.鸭脖.鱼丸.藕带等 多款湖北特产被网友抢购 ...

  • 碎碎念,武汉行,至新加坡

    多年前来过武汉,亲家带我们登黄鹤楼,逛东湖,在户部巷吃热干面,武汉大学也留下了脚印.隆重的一场出阁宴后,我们多了一个女儿. 多年后的今天,亲家从新加坡飞武汉,他们俩下了飞机在检查时,我们俩则刚到登机囗 ...

  • 各地考生注意了!千万不要来湖北读大学!

    经历了夏末秋冬 那些从全国各地来湖北的大一新生 过的怎么样了? 经过一番调查 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 "千万不要来湖北读大学!!!" 这理由 让人大写的一个"服"↓ ...

  • 想念热干面,今年一定要再去次武汉看看。

    想念热干面,今年一定要再去次武汉看看。

  • 那年那城那些事儿丨我在大连卖过的鱿鱼丝、烤鱼片

    近些天我一直都在研究城镇化带来的深层次社会变革与矛盾,这一方面是城镇化进程对社会综合影响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也与我一直以来都十分感兴趣的犯罪心理十分契合. 事实上,昨天我已经完成的一篇推文,是关于城镇 ...

  • 那些事儿丨汪爱贤:那年读书有惊无险

    那一年,因为沉迷读书,我曾差点造成了一场火灾. 自幼,我便喜欢听父亲讲故事.记得父亲给我讲得最多的就是<中国十大元帅><孙悟空大闹天宫><穆桂英挂帅>等.每每听完父 ...

  • 那些事儿丨王晓阳:难忘那年暑假打工

    1997年暑假,为了继续求学,经亲属推荐,我到一家砖窑场打工挣学费. 因为没技术,所以我只能卖膀子力气当小工,跟着一名师傅学习制作煤饼. 煤饼是烧砖的燃料,是把用竹子制做的"田"字 ...

  • 那些事儿丨魏有花:那年开学

    那年,我被南方的一所大学录取,离开学还早呢,爸妈就开始张罗我的行程,那神情,像是生怕我出门被人拐跑似的. 他们越是这样,越是激发了我独自南下报到的斗志,背着爸妈,我买了一个人南下的车票.临近开学,爸妈 ...

  • 城圈趣事丨对于上半年增速回暖这件事儿,天津这波操作有点意思…

    当然了,圈里人也分为很多种.有人文派的圈里人,热衷于研究城市的历史与地理:有数据派的圈里人,热衷于分析城市的各项数据对比:有投资派的圈里人,热衷于研究哪个城市的哪个区域还是房价洼地.凡此种种,尽在圈中 ...

  • 那些事儿丨郭新中:筑梦·追梦·圆梦——我与德院的不解之缘

    有人说,人生如同奇妙的宝盒,里面储藏着许多封存已久.鲜为人知.璀璨斑斓.价值非凡的宝石. 在德州学院建校50周年校庆之际,我怀着喜悦.激动.感恩的心情,特撷取我人生宝盒中的一颗宝石,真实地讲述&quo ...

  • 那些事儿丨周晓明:我在建筑工地的那些事

    大城市的夜晚是喧嚣的,不单单是马路的车水马龙,也不单单是人群的熙熙攘攘,还有建着筑工地上的叮叮当当. 上大学期间,我曾到山东某工地做实习生.初次接触工地,有着饱满的求知欲,更有着对建筑工地的好奇心. ...

  • 陈健:做双眼皮的那些事儿丨科普篇

    读者 小编,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我的窗帘总是掀不开呢? 你的丹凤眼也很美啊! 小编 读者 那你尝试过上课的时候你专心听讲,老师却叫你,某某同学眼睛睁开不要睡觉:照相的时候自觉眼睛已经睁很大,摄 ...

  • 那些事儿丨杨福国:遥远的格桑花

    近日,备考做题,在试卷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些文字写到雪域高原上绚烂盛开的格桑花. 其实,我还没见过真正的格桑花,但文中所写那绚烂盛开的格桑花却一下子撩动我的心弦,让我倍感亲切--格桑花,原来是一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