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chǔ)暑(shǔ),秋乏不想加油鸭~
丨秋乏到~丨
▲ 图/来自网络
明日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宜
早睡
晚起
忌
▼
容我掉(现)个(学)书(现)袋(卖)先 :
处暑,读做处(chǔ)暑(shǔ)
一杯敬秋凉,一杯敬暑热
▲ 2018年8月10日,湖北襄阳,孩子们在水上娱乐公园躲避“秋老虎”的追逐,享受难得的清凉。
从理论上讲,处暑时节,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挥兵南下,我国黄河以北地区的气温将逐渐下降。
秋高气爽从处暑起将真正出现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不过目前能享受清凉福利的只限于东北和西北地区。
▲ 青海门源,时值“处暑”,正是青海青稞和油菜籽将要成熟收割的季节,大地已然染上了淡淡的秋色。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说的大抵就是北方的处暑。
西北高原进入处暑后,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甚至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 2017年9月,山东烟台初秋巡航南隍城岛,快艇拉出一条长长的“水龙”。
至于其他地区,在暑热即将结束之时,“秋老虎”仍会在节令后期来个反杀,燃尽它最后的炙热,将天地牢牢锁住,不给人任何从酷热中喘息的机会。
处暑降温,在大多数南方人眼里,简直是个笑话。
▲ 傍晚的武汉街头,在喷泉边玩耍的小女孩。
不信?有谚语为证:
正所谓“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华南地区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
▲ 武汉市民为对抗“秋老虎”, 于黄花矶戏水。
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更难从 “秋老虎”的余威中挣脱。
溺死在热浪中的南方人们,此时除了空调续命和下水游泳,仍别无他选。
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
▲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图为三亚南山寺全体僧众举行盂兰盆节法会的场景。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处暑的多面性可不只体现在气温上,民俗方面更是如此。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和迎秋有关。
“七月半”(或称“中元节”,“盂兰盆节”),是处暑前后的民俗节日。
▲ 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 河灯也叫“荷花灯”,放于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曾描写过放河灯的场景:
“
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
▲ 上万盏河灯在江面漂流,河灯的微光和倒印在水中的光影连成一片,十分壮观。
▲ 昆明晋宁滇池开渔节现场,白帆林立,红旗飘舞,朦胧的远山,和着波光粼粼的近水,壮美而静谧。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
每年处暑期间,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开渔节,百舸齐发,彩旗猎猎。
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种类繁多的海鲜将大规模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
▲ 小海鲜,啧啧啧,看这色泽。
除了出动的渔船外,浙江沿海还会举办千舟竞发仪式、文艺晚会专场、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地方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欢庆开渔节的到来。
▲ 远观开渔节,飘扬的红旗为墨色的山水增添了一抹亮色。
▲ 2017年8月23日,“处暑”之日,市民纷纷来到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遥望北京城。
处暑带走暑热的同时,也捎来了清丽的秋色。
秋高气爽在处暑之后初见端倪,炎炎夏日成块的浓云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七月八月看巧云”,总有秋色入眼来。
▲ 秋天来了,恋爱还会远吗?图/来自网络
初秋昂首,天空湛蓝,云卷云舒,心旷神怡,积攒了一整个夏天的暑热在微风的吹拂下消散殆尽,舒爽蔓延至全身。
贴秋膘,也要够美够健康
“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要说到处暑的吃食,可远不止酸梅汤这么简单。
处暑吃鸭,已成传统。
最好吃的鸭子藏在哪里?点击超链接寻找答案吧 ↓↓↓
▲ 诱人的烤鸭,你也要来一块吗?
什么?你问吃什么鸭?
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