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腹地,17代人400多年的坚守
有人把彝族称为“三色”民族,青黛葱郁的崇山峻岭以深浓的色泽烙印在彝人的观念里,自古尚黑源自对土地的崇拜;漫漫长夜里,火塘为彝人驱散寒冷,红色来自对火的崇拜;高原上温暖的阳光和支格阿龙的故事造就了对太阳崇拜的黄色。
摄影/杨松
这永恒三色最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千年流传的彝族漆器,凉山彝族最喜欢的生活器皿之一。彝人用红、黄、黑三色在器物上以自己的图腾文化勾绘着整个民族的性格与气质。
摄影/刘杨子果
喜德,大凉山深处的漆器之乡。据说,彝族漆器起源于凉山州喜德县依洛乡的彝家村寨——阿普如哈,有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史。在阿普如哈村,“吉伍”家支(家族)因精湛漆器制作技艺闻名遐迩。
“吉伍”家支第16代传人,国家非遗传承人吉伍巫且。
图片提供/吉伍巫且
“吉伍”家支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而今,第16代传人——吉伍巫且的手艺最为精进。吉伍巫且今年62岁,没有念过多少书,汉语也说得磕磕绊绊,但他为家族手艺挣得了荣耀:作为“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仅有的国家非遗传承人,吉伍巫且用毕身精力,来保存彝族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吉伍巫且的儿子,吉伍五呷,也继承下父亲的手艺,成为吉伍家支的第17代传人。
“吉伍”家支厚重的历史,如今都积聚在喜德县外光明大道,一个不起眼的门面里。那是巫且的家,一幢窄仄的五层小楼,只有第四和第五层属于巫且。在这两层的活动空间里,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包括挑选木材、制作颜料在内的40道工序都完整保存了下来。
摄影/杨松
用来制作漆器的木材,取自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主要是树龄在7年以上的桦槁木和杜鹃木。这些木材需要经过纯手工的反复干燥、制胎、打磨工序,才能打造出形状各异的器皿雏形。
摄影/杨松
传统彝族漆器只有黑、红、黄三种颜色,分别用土漆、石黄、银朱三种天然颜料漆绘而成。古法制作中,用来刷彝族漆器的大漆十分讲究。手艺人需要到树林里割开漆树树皮,收集从韧皮流出来的白色粘性乳液,经特殊手段加工,制成黑色底漆。黑色源于彝族人对土地的崇拜,越是地位高的阶级,越喜黑色。
无论皮、角、竹或是木胎漆器,均以黑色打底,底色要上三层,每上一层都要等上一层颜色彻底风干。
制好大漆,接下来就是用大漆给漆器绘制图案。除了黑色,彝族漆器还使用另外两种颜色:红色和黄色。“红色”源于彝人对火的崇拜,象征勇敢、热情,是能为人带来吉祥的颜色。“黄色”则是太阳的象征,代表富足、华丽和丰收。
同为吉伍家支传承人的吉伍约色,正在展示漆器制作工艺。
摄影/杨松
使用传统手艺制作的漆器,只能在每年7月至9月开工,排除掉阴雨天,有效的制作时间不超过70天。这70天,是手艺人最忙的时候,必须争分夺秒地绘制图案。因此,对手艺人的技术要求十分高,必须熟练到不需要草稿,拿起画笔直接上手的程度,而且三种颜色绘制的图案看上去要精美、匀称、饱满、温润。红色与黄色为主基调的图案,要跟作为底色的黑漆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图案的选取也十分讲究。彝族人崇拜山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从古代沿袭下来有祭祀山神和祭星等活动,这些风俗被形象地描绘到漆器上。此外,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也是漆器纹样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于是,日、月、花、鸟等元素,通过纹路、色彩的组合形成图案,被绘制到漆器上。
摄影/杨松
传统漆器绘好后,要放到地窖里阴干。现在则置于阴干房里,将大盆覆盖于刚漆好的漆器上,隔三差五随时洒水,保持湿度。要点在于,全程要避免灰尘,且不能见光。
漆完全干透要三年,时间少一天效果都不会好。木头没吸进去水,没吃进去漆,光滑的表面张力不够,漆很容易脱落。
摄影/杨松
从采伐原木到验收、清洁,整个漆器的制作过程耗时少则13个月,多则3年。但一件漆器至少可以保存300年。这一点,我们在吉伍巫且家收藏的漆器中得到了明证:19世纪80年代制成的牛皮碗,存放在陈列柜中,纹路清晰、色彩依存,器形仍然完好如初。
“地道风物”是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互动平台,通过脚踏实地的深入寻访,让安心物产得以呈现,让传统民艺获得新生,让乡土中国之美重现光彩。
二更视频,通过微纪录片形式记录并探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却被忽视的美好。
现在,地道风物和二更视频共同携手,
发现身边的原乡生活之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