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柏拉图更像是毕达哥拉斯的注脚(上)

全部的西方哲学史是柏拉图的注脚,但是,柏拉图很可能是毕达哥拉斯的注解。

——坤鹏论

在前面的文章中坤鹏论曾提到,在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追求的第二大哲学偶像是毕达哥拉斯。

在他的哲学中不仅汲取了不少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特别是其核心哲学思想——理型论,基本可以认为是建立在毕达哥拉斯的思想之上的。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柏拉图一直有着强烈的政治情愫,而毕达哥拉斯不仅有着政治实践的成功,其学派后人的城邦管理也让柏拉图艳羡不已。

按照对柏拉图著作的分类,我们将要开始学习他的过渡时期著作,它们主要是柏拉图从意大利归来后写成的,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深受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影响。

不过,这时的柏拉图还没有达到他思想的巅峰。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柏拉图以及他的哲学,我们先来一起对毕达哥拉斯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一、罗素对他的评价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这样评论毕达哥拉斯:

“历史上有最有趣和最令人困惑的人物之一。”

“传说太多是一方面,还有他那怪异的理论。他建立了一个宗教,教义主要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有罪。他的教徒成立宗教团体,并最终取得了一些地区的统治权。但是最后遭到人民反叛的原因是人民渴望吃豆子。”

“可以用一个简短的比喻来形容他,那就是他是爱因斯坦和埃迪夫人(基督教科学派创始人)的混合体。”

“万物皆数”的字面意思“是不符合逻辑的”,完全是胡说八道的话,但是“它的意义则完全不是胡说八道。”

而且罗素也总结指出: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人像他一样在思想领域里如此有影响力,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些思想看起来像是柏拉图式的,但是经过分析,却发现本质上是毕达哥拉斯式的。依靠思维而不是感觉所揭示的关于这个永恒世界的整体观念,正源自于他。但对他来说,基督教徒不会把基督看作圣经;神学家也不会寻找上帝和不朽的逻辑上的证明。”

最后,罗素郑重地写道:

“他对人类思想界的影响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毕达哥拉斯尽管年代久远,但是他的影响却是是哲学家中最大的。”

因此,有人认为,毕达哥拉斯才是真正的西方哲学之父。

二、毕达哥拉斯的生平

毕达哥拉斯像苏格拉底一样,除了身后的一串脚印什么也没有留下,没有任何著作。

有些人甚至对他的存在都抱有争议,并指出其名字——毕达哥拉斯(phthia+agoreuein)的字面意义就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神谕。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对于他,也有许多实际的详细记录。

西方哲学的史学家普遍认为,希腊科学,特别是数学,其创始者的荣耀应该加在毕达哥拉斯的头上。

他出生在萨摩斯岛,生活于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同时,他也是一位政治家。

萨摩斯岛属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

而爱奥尼亚就是希腊以及西方世界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

毕达哥拉斯的时代希腊城邦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人们开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社会改革。

毕达哥拉斯与好友伯里克里特共同开始了城邦的社会改革,对于贫富不均这个社会问题,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财富由多数者支配的形式。

改革的尝试获得了成功,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伯里克里特却逐渐变成了僭主,在萨摩斯岛实施独裁统治。

毕达哥拉斯对此进行批判,并离开了家乡。

他是古代非常著名的旅行家,曾经遍游埃及、波斯、中亚、高卢和印度,掌握了众多领域的学问,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学者。

60岁时,他定居于南意大利的克罗敦(今天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克罗托内),并创立了一个宗教修会。

这个类似教会的团体宣扬不死的神秘教义和进行反对民主制的政治活动。

毕达哥拉斯创立了一系列的隐秘仪式,在信徒中强化清修概念。

比如:财物共享、静默中凝视自己的灵魂、每晚都要扪心自问、保持清洁、禁止食用肉、蛋,不虐杀没有侵犯人的动物,要求朴素、谦虚等。

在这些众多教规中,被后来的哲学家所嘲讽的还有:

禁食豆子;

不要碰白色的公鸡;

不要让燕子在你的屋檐下生活;

不要用铁玩火;

不要吃动物的心脏;

不要捡落下来的东西;

当把壶从火上拿下来的时候,不要把壶的印迹留在火的灰烬上,而要把它抹掉;

……

按规定,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信徒需经过五年的学习才能毕业。

除音乐、体操和医疗知识外,信徒还要学习科学知识并进行研究。

毕达哥拉斯的威信是至高无上的,教派里所有科学发现都归功于他,他随便说的一句话都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真理。

“毕达哥拉斯,他说了这些话”,这是信徒在寻找智慧的过程中唯一需要知道的事情。

据公元三世纪新柏拉图学派中的叙利亚学派的扬布里柯所述,低级信徒不允许和毕达哥拉斯见面,只能在纱帘后面与他交谈。

只有少数几个非常勤奋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后,才允许和他交谈甚至提出问题。

有野史揭露说,毕达哥拉斯曾多次利用神谕宣布他将应神的要求下到地狱,然后便会消失很长时间。

其实他只是躲到了刚到意大利时就盖好的一个地下秘密住所里,他的母亲负责记下在城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并交给他,这样就能保证毕达哥拉斯”从地狱回来后“,可以一周一周地背诵出当地曾经发生过的大事。

正是由于有着一系列严格教规限制,该教派变成了一个对外极其封闭并严守内部秘密的组织,变成了一个国中之国。

据传说,毕达哥拉斯是按我们今天通行的理解运用“哲学”一词的第一人。

如果按当时惯用的方式称自己是一位sophos(即智者),在他看起来好像过于狂妄,于是,他自称是一个philosophos,也就是一个爱智慧的人。

三、轮回转生

毕达哥拉斯的理念带有一种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其中最具代表是轮回转生观念。

它与东方思想,特别是印度的灵魂转世的观念有一定的思想渊源。

依照这个观念,毕达哥拉斯认为,魂灵原本是如神一般的不死的存在,但如果因为无知而玷污了自己,为了偿还罪孽,那么魂灵就将被埋葬在肉体这个坟墓中。

因此,我们称之为生的人间生活,其实只是魂灵的死亡。

包括人的肉体在内的所有肉体,不过是魂灵在世上寄托的地方。

而毕达哥拉斯禁止伤害动物,则是因为他认为人的灵魂困于其中。

世俗的存在是为了忍受转世前的痛苦。

如果不能让神的本性苏醒复生,我们将永远停留在轮回转生的循环之中。

要想摆脱这个循环,魂灵只有求助于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哲学,就是脱离轮回转生这一循环的一种办法。

毕达哥拉斯教义认为,最好的净化灵魂的方式是献身无欲无求的科学事业,当一名旁观者和观察者。

他曾将人生比作运动会,并认为在那里观众、旁观者比场上的运动员更好、更重要。

扩大到国家,他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大众。

这个认识与当时的社会有关,古希腊的哲学家因为沉思和当旁观者而获得认可,以思考为荣,不崇尚劳动。

尽管没有证据证明毕达哥拉斯借鉴了印度哲学,但是,从他创立的教规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生伦理带有类似印度哲学的特点:要求自律、知足、节欲、不吃肉等。

另外,在他的时代,倡导轮回转生的还有俄耳甫斯教,当时它已经在整个希腊流行。

这个宗教让人们相信,只要入教、禁肉食、并积德行善,来世就会摆脱烦恼,获得幸福生活。

而在那个时候,意大利地区的人们相当信俄耳甫斯教。

“与相信极其现世合理人生观的爱奥尼亚人恰恰相反,这些西方人是以思想呈宗教型、相信预言和奇迹而闻名。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希伯来人很相似。”乔治·汤姆森在他的《最初的哲学家们》中这样写道。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毕达哥拉斯的教派可以在南意大利深深扎根的原因了。


小知识:什么是俄耳甫斯教?

又译为奥尔弗斯教。

该教出现在公元前8~7世纪的古希腊,是一个以俄耳甫斯(奥尔弗斯)命名的秘传宗教派别,集诗歌和宗教教义与宗教生活实践为一体。

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描述,俄耳甫斯的父亲便是光明、畜牧、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

俄耳甫斯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并凭着音乐天赋,在英雄的队伍里建立了卓越功绩。

俄耳甫斯教相信灵魂轮回,认为按照人在世上的生活方式,灵魂可以得到永恒的福祉或遭受永恒的痛苦。

现世生活就是痛苦与无聊,人被束缚在永无休止的生死循环的轮子上。

他们的目的是要达到“纯洁”。

他们认为,人,部分属于天,部分属于地。

而真正的生活是属于天的。

生活越“纯洁”,人,属于天的部分就越多,属于地的部分就越少,最后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不过,与俄耳甫斯教不同的是,毕达哥拉斯的教派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性运动。

所以,在克罗敦那里,他们从事货币铸造,建立与新型工商阶级的联系,参与城邦政治。

汤姆森写道:“在克罗敦,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向大家认同的思想和传统挑战,并且从土地贵族那里夺回权力,用于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其结果使得克罗敦成为南意大利最具实力的城邦。

而这些意味着毕达哥拉斯要在这里重新进行过去遭受失败的社会改革。

从其实践的做法我们看出,他从家乡萨摩斯岛的社会改革经历中得出以下两个教训:

第一,不能将改革完全寄托于大众的自由意志,那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压制大众自由的独裁制;

第二,改革的领导者必须是能够超越“肉体”(感性)束缚的“哲学家”,否则,领袖只会成为一个独裁者。

他的目标是,实现所有教派成员在经济上平等和男女平等的共产主义式社会。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其教派中只有平等,却没有自由。

当然,通常人所说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一种被感性(肉体)支配的状态,真正的自由不是在与他人的关系那里,而是通过每一个人将灵魂从肉体牢狱中解放出来而实现的。

也因为平等的理念,后来毕达哥拉斯教派与国家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被镇压,其集会场所被烧毁,不得不分散到各地,以秘密结社的形式继续存在。

总结下来,毕达哥拉斯创建的教派,初心就是建立一个不为感性所左右的理想社会,即教会组织,他的目的是以观念异化的形式,这个想法到了柏拉图那里被归结为“哲学家=王”的思想。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给了毕达哥拉斯教派极高评价:

“毕达哥拉斯开启了神学与数学的结合,对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近代。毕达哥拉斯之前的俄耳甫斯教义与东方宗教的神秘主义无异,但是数学与神学结合后,使得西方宗教带有了明显的理性。毕达哥拉斯使得东西方的宗教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四、知与非知

毕达哥拉斯将知与非知严格地区别开来。

他认为,依靠感觉的知,即非知;真正的知一定超越感觉。

这个主张被认为是二重世界观,即存在着理性与感性、知与非知、真理与假象这样的两个世界。

毕达哥拉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中最早主张二重世界的人。

当然,这样的观点在当时也不算新鲜。

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大文明那里,类似观念已经垄断了人们的思想。

同样,柏拉图也继承了二重世界观,并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骨架——理型论。

那么,我们可以说,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核心里存在着毕达哥拉斯的认识论。

接下来,坤鹏论会继续介绍毕达哥拉斯的二重世界论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它背后的核心支撑就是“万物皆数”。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坤鹏论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整个西方哲学就是柏拉图的注脚?以“洞穴喻”为例

    编者按:重新学习古希腊哲学的一点心得就是,柏拉图是古代哲学的绝对王者.了解柏拉图的哲学对于理解之后的西方哲学,至关重要.柏拉图的几个核心篇章,比如<理想国>,必须要一读再读."洞 ...

  • 何新眼中的西方哲学家

    一.毕达哥拉斯的兄弟会 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坐落一体的安排."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建,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 ...

  • 梯利:晚期新柏拉图主义

    提尔城的波菲利(232年~304年)是普罗提诺的学生,他出版了老师的著作,并附有其传记.波菲利的目标是要解释普罗提诺的哲学,而不是对其加以发展.他比其老师更为强调禁欲行为和流行宗教,并将其作为净化的手 ...

  • 坤鹏论:柏拉图更像是毕达哥拉斯的注脚(下)

    不得不承认,数学有着神奇的魔力--似乎不可动摇的基础以及纯理性中的基本原则. --坤鹏论 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史极为重要的人物,从数学的英文单词--mathesis就能看出端倪. 最初,mathesis是 ...

  • 坤鹏论:柏拉图更像是毕达哥拉斯的注脚(中)

    数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论上的圆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存在的,无论你的圆规多么标准. 这句话就是毕达哥拉斯二重世界.柏拉图理型论的理解出发点,更是人类宗教.科学发展至今的基石之语. --坤鹏论 一.数学 ...

  • 坤鹏论:前苏格拉底哲学之总结(上)

    一直以来,宗教.哲学.科学之间都是一步之遥,因为客观上讲,它们在本质上是无异的. --坤鹏论 一.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家只是"他们的不肖子孙" 到这里,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主要哲学家,坤 ...

  • 坤鹏论:读《美诺篇》 学习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下)

    --坤鹏论 一.追问亚里士多德:一般性知识本身从何而来? 在<读<美诺篇> 学习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中)>,坤鹏论提到亚里士多德对于"一切探究如何可能?"的 ...

  • 坤鹏论:崇拜巴菲特没错 但价值投资学格雷厄姆才更实在!

    虽然我们崇拜巴菲特,渴望复制他的成功,但是,相比格雷厄姆,后者的投资哲学可能更容易让普通的你在股市中成功. --坤鹏论 不知你没有这样的感觉,对于不懂的事情,开始都会觉得它复杂无比,但当你越学越深入后 ...

  • 坤鹏论:读柏拉图早期著作 理解苏格拉底(下)

    人的选择总是倾向趋利避害,这是天性. --坤鹏论 昨天在<读柏拉图早期著作 理解苏格拉底(中)>讲了苏格拉底为什么不潜逃. 其实从整体上看,很像中国古人所崇尚的"舍生取义,杀身成 ...

  • 坤鹏论:读柏拉图早期著作 理解苏格拉底(中)

    生命的长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质量. --坤鹏论 今天,坤鹏论继续分享柏拉图的另一部早期著作--<克里托篇>. 一直到今天,人们都对苏格拉底明明冤枉.也有机会潜逃却选择了从 ...

  • 坤鹏论:读柏拉图早期著作 理解苏格拉底(上)

    我认为,苏格拉底的智慧的最重要关键词是真实. 是啊!还有什么比真实的人更强大的呢?! --坤鹏论 从今天开始,坤鹏论将对柏拉图的主要著作一一进行分享. 我们先来重点学习一下他早期时期的著作<申辩 ...

  • 坤鹏论:为什么哲学初学者最好读柏拉图的著作?

    万物流动,人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不停思考.不断实践的人,他们每一天都是新的. --坤鹏论 坤鹏论本想浮光掠影地介绍一下柏拉图的著作,但是,很快就发觉这违背了自己的写作初心. 而且,越是学习越是写,越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