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更衣;与如厕到底有何关联?为啥用"更衣"做如厕的代称

古人风趣而文雅,擅长于给各类平淡无奇的事物取雅称。这诸多雅称背后,大多隐藏着一段能令人捧腹的趣事。其中,为将如厕这一不登大雅之堂之事合乎礼仪地说出来,古人们可是发明了不少风雅的新词,比如登东、出恭、解手与更衣等等。

登东、出恭与解手皆是来源于古人的生活习惯。在古代,厕所一般位于房屋东北角。人们于是称呼如厕为登东。而在科举时,考生须领'出恭'牌来申请如厕。出恭便成了后者的雅称。

至于解手,这是因为古时总有移民之事。被束缚手脚的移民会在需要方便时请求官差解开他们的双手。解手与如厕由此产生了联系。

更衣一词却与以上三种有所不同,它历史更加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那么,更衣究竟是怎样与如厕关联在一起的呢?

一、上流人士引出更衣雅称

更衣这一婉称的来历,可以用一位历史人物的趣事来解释。他便是西晋的文学家、官员以及首富——石崇。

石崇虽出身于名门望族,却未在分家时分得父亲石苞半分遗产,只能自寻生存之道。于是,他便勤勉用功,凭借自身才能当任了政府官员。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石崇不满足于领取俸禄,而是利用官员之便在荆州劫商夺财,掠取商客的财物以致富。其行径,用'离经叛道'一词尚且都不能准确形容。

这位石崇在生活中样样追求奢华,以至于被司马光评价为'以奢靡夸人'。他曾与皇亲国戚斗富,还拥有古代最豪华的厕所。

《世说新语》中曾描述过一个关于石崇的故事:'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

有一天,宾客刘寮欲在石崇家中如厕,却发现这屋子里装饰有绛红色帐子、垫子等精美的配件。除此之外,屋内还站有十几位光鲜亮丽的侍女,列队来服侍客人换衣,称如厕后便不能再穿旧衣物。刘寮为人朴素勤俭。未曾料到如此阵仗的他向石崇说:'我错进了你的内室。'解释一番后,刘寮才明白这竟是石崇家中的厕所。

原来在古代,人们尚不能享用便利的厕纸,只能使用厕筹等在事后清理。筹为古人用来计数之物,或在领取物资时作为凭证,基本以木片、竹片制成。然而,竹片也是昂贵之物,寻常百姓也都负担不起。为了稍作清洁,许多人只能寻找木制厕筹或砖瓦来解决问题。

但厕筹的制作过程也很麻烦,需要仔细去除表面的小刺,随时保持光滑。厕筹本身的设计也并不能完全满足清洁要求。这样一来,更追求生活质量的上层人士便都会在如厕后更换衣物,来满足卫生需要。

此后,更衣便发展新义,不再仅仅指代更换衣物,而是扩展为了如厕的雅称。在《资治通鉴》中,有'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一句正式使用了更衣做如厕代称。《伤寒论》与《水浒传》等也提及了更衣这一用法。

直到造纸术发展完善,纸才逐渐被用来充当厕所用品。唐朝时曾有一个规定叫'不得拿宣纸做厕纸',由此可间接判断此时已有厕纸的存在。

等到明清时期,用纸擦拭才成为普遍习惯。元朝《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中有记载:'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此为厕所用纸的首次正式记录。

二、更衣与如厕的关联

更衣得以成为如厕的雅称,主要是因为古代清洗用具的简陋。

早在五千年前,西安就已出现了厕所。在夏朝时期,有一种名叫'圂'的房子,会被建在猪圈上,专门给人如厕,但尺寸比猪圈小很多。

到汉代,这种厕房再升级,上层厕所与下层猪圈等宽等长,成为了百姓陶屋中的基本配置。其大小与高度都不及普通的房间。

正是在这时,厕筹代替木块或土块,成为了最为普遍的厕所清理工具。但是无论是木制厕筹还是竹片厕筹,都无法完全做到清洁干净。因此,生活条件优越的贵族阶级会在每次如厕后直接更衣,以保证清爽。

西汉时期,造纸术已经被发明。此时人们已经创造出了麻质纤维纸。这种纸张质感粗糙,并且生产成本极高,日常生活中基本无法使用,更不用说发展为厕所用品了。

便壶也是在此时出现的。当时,人们把夜壶称为'虎子'。这是来自于西汉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李广骑射一流,经常射虎以显技艺。为表现对猛虎的轻视,李广派人制作了一件老虎形状的便壶、此后该称呼便流行开来。

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运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制造出了现代纸张的原型——'蔡伦纸'。这种纸质量更好,成本更低,很快被普及。

虽然原料便宜致使'蔡伦纸'普及开来,但文人墨客还从未考虑过将纸张用作清理用品。他们非常珍惜纸,只将纸当作书写材料。因此,厕筹依旧是主流的使用产品,许多贵族还是采取更衣的方式在如厕后清洁身体。

唐朝时,百姓才真正开始使用纸来代替厕筹。尽管大部分人清楚厕纸比厕筹方便,敬惜纸张的文人还是会吩咐'用厕筹……不得用文字故纸。'

在唐、宋两代时,马桶也出现在了上等贵族的豪宅中,并逐渐在百姓中流行。

《世说新语》中,西晋石崇家中的厕所下放有木格栅与鹅毛。每次排便后,鹅毛便会掩住排泄物的臭味。侍童也会马上换掉使用过的木格栅,以此保证厕所的整洁。这就是马桶的雏形。

马桶在南宋便已成为十分普及的便器。在南宋吴自牧的笔下,临安城里街巷小民之家,都使用马桶,而不使用坑厕或厕房。每日还会有出粪人专门负责清理马桶。

因此,等到马桶与厕纸在唐宋等朝代成为大流后,人们虽然还是出于礼仪称呼如厕为更衣,实际上却再也没有更衣清洁的必要了。使用抽水马桶与厕所要比携带厕筹方便很多。

三、厕所轶事知多少

石崇与厕所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中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除此之外,像这样有趣的名人轶事还有很多很多。

《左传》中曾写道这样一句话:'将食,涨,如侧,陷而卒。'短短几个字便道出了春秋时期晋景公如厕而亡之事。

这位君王本有便秘之苦。有一日,他被一名叫桑田巫的小孩预言'不食新矣。'意思是,等不到吃上新成熟的小麦,晋景公便会去世。国君大怒,苦等六月后令人呈上新麦,欲图反驳桑田巫所言。而在这时,他突然感到胀腹,随后在如厕时'陷而卒'。

明末清初的小说集《照世杯》,收录了一篇《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这里头说的是穆太公利用公厕创收的趣事。湖州乌程县义乡村里住着一位穆太公。他进城办事,突然内急,便用了路旁的收费粪坑。

用过后,具有商业天赋的穆太公想着这粪坑收费'到强似作别样生意!'于是,他请人'把门前三间屋掘成三个大坑',做成了公共厕所,后又补充了一间女厕。宣传经营方面,穆太公也下足了功夫。

他特地请训蒙先生写了百份报条以吸引客人,还每日早起为客人准备草纸,从此靠着厕所生意致富。

一些我们熟识的历史人物也与厕所有着一段缘分。汉高祖刘邦出身农家,平日行事颇为不拘一格。一天,这位汉高祖在群臣前内急,因此借用了一位臣子的帽子用作接壶。据说这便是便壶的由来。《西京杂记》中提到,汉朝宫廷中会提供玉做的'虎子'给皇上使用,以替代厕所,'虎子'即便壶。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刘邦一样出身卑微。他曾收纳了后蜀的诸多战利品。其中有一件镶嵌了各色珍珠与玛瑙,看上去价值连城。赵匡胤极其喜爱这件战利品,经常放在手中把玩。直到有一位官员告知赵匡胤这竟是后蜀国王的便盆,赵匡胤气急,便将这件精美的物件扔出了墙外。

四、结语

小到厕纸,大到厕所。它们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每个形态背后都象征着一个朝代的经济水平与文化发展。同时也能反映出百姓的普遍思想形态。

就经济而言,建造厕房与马桶等所需要的经济财力都远远大于坑厕。它们的普及可以代表历朝历代以来整体经济的提升。而在思想方面,显而易见的是,人们将对隐私的重视与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都一一体现在了厕纸与厕所的发展中。这也是厕纸与厕所等能不断得到改进的重要原因。

更衣、解手等如厕的雅称,也能象征中华民族特有的含蓄之美。即把一些在公共场合难以说出口的词汇得体化。直到如今,人们都未曾抛弃更衣、解手等词的内核,仍将厕所称为洗手间、更衣室等等。

可以说,厕纸与厕所,和其他所有具有发展史的事物一样,都是文明的一部分,都是文明史的代表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