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住我么?你能接住我就嫁给你!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婚姻
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这是面子。
爬满了虱子,这是里子。
我们如果跟一个人不亲近,肯定不可能对她发脾气。
多数时候,我们在职场,在正式的公开场合,在朋友圈里,可能都是彬彬有礼、热情懂事的乖孩子,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唯有在一个地方会卸下心防,暴露出真实的自己,可能是任性的,暴躁的,不讲任何道理的,这个地方就是家!
在中国式婚恋关系里,年轻时候的女孩子基本是发动内耗的一方,走入婚姻后的成熟女性通常成了被消耗的那一方。
婚姻生活的困顿,情感的困扰,职场的焦虑,都在从不同方向侧击。
因此慢慢地,一个人会慢慢感到疲倦的。
一方追求精致生活,可是自己能力和生活不匹配。
借着婚姻的名头,丈夫全家心安理得享用对女方的盘剥,女性生育之苦之外,通常还需承担丧偶式的婚姻生活,做丈夫的一句“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便可以顺理成章做家庭的甩手掌柜。
多数婚姻里,女人活成了汉子,男人活成了孩子。
婚姻里的权力争斗,会让每一位家庭成员受伤,使婚姻和家庭关系受损。
婚姻需要保鲜,因为大多数人在结婚之前很可能会有好几段爱情,而不是很多人都会有很多段婚姻。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夫妻,其实在婚前都没有接受过婚姻相关的教育,也没有好好练习过如何经营婚姻。
很多人结婚的理由可能都是两个人感情不错就结了、年龄到了就结了、意外怀孕了就结了。
将婚前的问题带入了婚后的生活中,那么问题依然在,只是因为结婚被掩盖住了,然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总会有一天爆发。
当感情和婚姻成为一场内耗,这样的关系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
有的婚姻,时间久了,爱情归于平淡,连争吵都不再有兴趣,即便已经没有爱了,很多人也不会去选择离婚。还时常劝自己:毕竟已经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了,而且也经不起离婚那么大的周折。
所以导致很多婚姻,即使煎熬,也不会离婚。
内耗是婚姻问题的孵化器,是家庭战争的暖床,是婚姻破裂的加速剂。
亦舒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在我看来,那些习惯于“窝里斗”的内耗者们, 每天都在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需要了解婚姻的真相:伴侣永远都无法完全的满足你。
恋爱的时候,事情听上去好像还没那么沉重,谁不喜欢小确幸呢?
似乎简简单单的“互相喜欢”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然而婚姻远比恋爱复杂。
一两次斗气算是别有情趣,三四次较劲倒也倔强可爱。可家常便饭一般的冷战就成了冷暴力,令人痛苦又疲惫。
在这个过程里,双方沟通阻断,就难以获得有建设性的修正矛盾的共识。不再交换彼此的心情,便各自沉浸在不断滋生的负面情绪中。
那些最后落得难以为继的婚姻,最初也并非没有爱意的。
那首旧民谣这样说: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呀?
点灯说话儿,吹灯就伴儿,早上起来梳小辫儿。
婚姻关系中的问题常常暴露了我们最真实的自己,显露了我们内心最为隐蔽、最为脆弱、最为孤独的方面。
我们潜意识里总希望伴侣能够充当自己的母亲或者父亲,成为我们的照顾者。
我们都希望与人同行而不愿意落单的心情,其实也便是如此。
希望有个人,和我们走在一起,抱团取暖,完成1+1>2的力量组合,让我们有能力去对抗这一路的未知磨难。
伴侣确实在某些时候起到了这个作用,但是由于他们也是不完整的,甚至也是住在成人身体里的孩子。
很多夫妻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甚至不值一提的生活琐事而争执不下,结果弄得双方都大为不快甚至心存怨念。
因为对方接不住我们,接不住我们把父母的投射给对方。
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接不接受对方的投射,是你的问题。
婚姻让人找到了共同生活的伴侣,人们倾向于在婚姻中寻找安全感和稳定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是为了满足彼此需要而存在的婚姻会慢慢失去激情。
因此,如果夫妻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让对方看到自己在熟悉的领域活跃着,就可以始终保持一种新鲜的视角去看待对方。
你以为你阅人无数,对一个人的判断就很客观了?
其实那都是你自己的投射!
一个人也是一种符号,一种形象,当你看到他/她时,你就已经自动化的注入“你的心里产物”到他/她身上了,你自称看得准的,只是因为他有的你也有,或者应该说,因为你有,所以你看到的他才会有。
把伴侣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做好自己,是为了映照出更美丽的伴侣;擦拭对方如新。
是为了,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无论你是想拥有稳定的婚姻、满意的工作、恒久的友谊——都必须从爱自己,和自己的内在结合开始。
因为,你是世界的因,世界只是你的果——如果种子不良,不可能开出好花,结出好果。
婚姻的双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希望天下有情人,没有内耗,只有互相理解,互相爱护。
这才是婚姻的成长与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