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乡村:古村新貌——广东江门
碉楼洋屋珍藏着侨都往事,它是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故土;连天稻浪实现着对田园牧歌的想象,它是巴金笔下葱茏祥和的《鸟的天堂》。今天,一起走进广东江门村落。
浮月村——浮月洋楼
浮月村,坐落于江门台山市斗山镇,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洋楼”闻名遐迩。村中散布着15幢庭院式华侨别墅,如珍珠般点缀在绿草如茵的广袤田野上,与一排排青砖灰瓦的传统民居和谐交融,构成一幅恬静而秀美的田园水墨画卷,人称“浮月洋楼”,为“台山八景”之一。2016年浮月村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浮月村村貌(来源:江门市地方志办)
浮月洋楼群于1917年至1936年间陆续落成,由浮月村15位旅居美国的村民兴建。当年军阀混战,土匪猖獗,盗贼作乱,又因台山“金山伯”(年轻时出国到美洲做工,年老后回来的华侨——编著注)多,土匪常到此劫掠。为保护亲人和财产的安全,旅居海外的浮月村村民寄回钱款和建筑图纸兴建兼具居住与防卫功能的洋楼。
洋楼群(来源:江门市地方志办)
这些洋楼高三至四层,建筑平面为方形或矩形,为单门独户庭院式别墅建筑。浮月洋楼注重立面设计,采用西方古典的立柱、高大的拱形廊窗,突出了主体部分。正面山墙则建成不同形状,刻有洋楼的名称和各式图案,有反映吉祥的梅、驱邪的蝙蝠等,许多中西结合的花饰栩栩如生。
洋楼大多数以楼主的名字冠名,如贤安庐、兰芳居、觉庐、仕庐、惠华居和陈国旗楼等。15幢洋楼建筑形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如仕庐,内外墙由25厘米厚的青砖砌成,称“二五墙”,异常坚固,刀枪不入。进正门是大厅,房间绕厅布局。屋内别有洞天,设弧形拱门,还立有两根古希腊爱奥尼克式的圆柱,拥有别样异域风情。
仕庐(来源:江门市地方志办)
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浮月洋楼,是台山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被学者认为是洋楼与碉楼建筑功能相结合的混合型华侨建筑,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显著特征,也是华侨文化与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2002年,浮月洋楼被公布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力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自力村,位于江门开平市塘口镇,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自力村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广东第1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自力村村貌(来源:江门市地方志办)
村内现存近代侨乡特色居庐与碉楼共15座。碉楼群建筑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所兴建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融汇中西建筑艺术风格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建造工艺精美,布局和谐,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
自力村一角(摄影:关万全)
铭石楼,始建于1925年,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中下部造型简洁,上部丰富多彩。如第5层的前部是宽广的敞廓,八根柱子为爱奥尼克柱式,四角是悬挑的角堡;而第6层正面设巴洛克山花,顶部有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其外形壮观,内部陈设豪华,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楼。
铭石楼(摄影:关万全)
云幻楼,始建于1921年,由碉楼和庭院组成,坐西北向东南,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造型简朴,室内设施齐全。顶层门口有楼主亲自撰写的长联,上抒不遇之志,下写田园之心。上联: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下联:幻景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横批:只谈风月。后人隔着文句,依然可遥遥窥见当时居住在此之人的生活与心境。
云幻楼(摄影:关万全)
莘村——广东第一田
莘村,位于江门台山市都斛镇,背靠北峰山,面朝南海,主要种植水稻。
1995年以来,台山市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按照“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近、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高标准进行农田改造,创建了高产稳产的都斛镇万亩水稻示范田,被誉为“广东第一田”。
“广东第一田”美景(来源:台山市地方志办)
台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当地生产优质绿色大米的保证。在广东省粮食平均自给率仅33%的情况下,台山是广东少有的粮食自给有余的县市。台山的几个主要粮产地都属于填海区,这里土壤硒含量在广东省排名第一,且产区内无重金属污染,达到国家一级、二级土壤标准。
莘村稻田(来源:台山市都斛镇政府)
如今,台山市在莘村建设了广东首个水稻主题园——“禾海稻浪”水稻田生态文化主题园,是集农业示范、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温泉度假于一体的水稻田生态文化主题园。
“禾海稻浪”水稻田生态文化主题园入口(摄影:李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