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穴位皮穿支内容是这个公共号的主要内容,剩下的就是吵架群的总结。

写了很多篇,很多人看文章之后感觉非常乱,看不懂。其实,乱,可以理解,因为我心里也没有这个想明白,我是通过写来梳理,这是我的责任。但是看不懂,就说明读者的思维模式还没有转过来,或者说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不去思考。所以,我总结了一个框架,把这个理论的前世今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希望读者能够仔细的思考,如果不明白可以到吵架群交流。

穴位皮穿支并不是高深的东西,反而更像脑筋急转弯一样,使用一个新奇的角度看待老问题。懂与不懂,外人只能点一下,关键还是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变化。

1、事实

事实要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客观的,任何人都能够看到的,可以重复性的看到。虽然是我第一个看到皮穿支和穴位的对应关系,但是任何人只有有机会观察人体,都可以看到。

这个事实是什么?就是“皮穿支的体表位置和穴位的体表位置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图。右边图是国外的一个叫taylor的显微外科医生画的。左边是穴位图,中国人都使用的图。两个图上的点是一对一的关系,即数量一样多,出现在同一个部位。

因为皮穿支图比较粗糙,显微外科医生没有给出一个精细图。所以大家可能怎么也看不出这两个图上的点是一对一的关系。各位,我是显微外科医生,我就是天天研究这个图的专业人士。我认为如果显微外科学界把这个图画好一点,真正的标记出来。任何一个人看一下,就断定一对一的关系了。

这就是我的骨科专业知识,你信就信,不信也没有办法。

有人问,你怎么不画一个详细的图。我的回答倒也简单“没钱”。寻找皮穿支,是显微外科研究的主要工作。每年那么多博士硕士在搞一个手、小腿这种区域性的皮穿支研究,还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画出全身的皮穿支点。现在一个尸体标本都非常难找了。因此,皮穿支的定位,需要人,需要试验标本,当然,有了钱这些都不是问题。希望有一天某个显微外科医生能够申请到一笔巨大的资金,把人体这个皮穿支分布图画出来。

我定位皮穿支是本职工作中的意外发现,也有一定的优势。一个是可以手术时候的观察,我的开刀区域是整个四肢。都可以以顺便的观察到。另外一个就是同事做其他类型研究时候的去蹭实验,也就是他们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后,我利用他们不用的标本材料再做一些。显然,这两种方法都只能给我感受而无法形成论文。因此,我只能说我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结论就是皮穿支穴位具有80%的重合,但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科研论文。这又有一个前提就是:重合的定义。皮穿支用什么方法来定位,变异率怎么核算;中医穴位怎么定位,不同医生之间的差异怎么办;多大范围内算重合;以上因素结合在一起呢,我毛估估的说了一个八成左右的重合。希望以后有人能够给出更准确的数字。

或许大家会感觉重合率不高。但是从概率上来说,已经高的惊人了。打个比方,假如有一个十厘米大小的一个正方形,1厘米大小画一个小格子,即正方形内共有100个小格子,随机选取一个点,如果我们再次选取一个点,两个点是同一个点的(即重合)概率是多少呢?答案是百分之1。如果预先定位两个点,再随机选取2个点,这两次选取的两个点完全重合的概率是多少哪?百分之1再乘以九十九分之一,即万分之一。

因此,几百个皮穿支和几百个穴位的一对一的重合,虽然不是百分百重合这么让人惊喜,从概率上看,已经是亿万分之一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事实。

因此,这一个客观事实,让我有理由确信,穴位皮穿支的关系值得研究。

基本解释(我个人的)

认识一个事实要不含偏见,没有前置的理论模型框架限制。同时,任何一个事实,都可以分析背后的道理。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出一个“道理”。而道理,或者叫解释都是有层次的。比如第谷观察星体运动,得出了一组天文数据,这是一个事实。开普勒提出来三定律,这就是一种解释,牛顿的力学就是更高一层次的解释。

在此我提出我个人的一个“基本解释”。我的解释对不对不重要,层次有多深也不重要,这都是值得具体辩论的东西。最终重要的是这个事实。我的解释,只是抛砖引玉,其他的交给历史,交给各位研究者。

我认为,中国古人看到的和现代人看到的人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古人用肉眼看到或者内证感知到的“穴位”所在的部位就是现代西医命名为皮穿支这个部位。

现代西医命名为皮穿支,是建立在血液循环、血液流动、血管搏动、动脉静脉等基础之上的,要解释皮穿支,必须使用上述的概念。如果要解释血液流动这些概念哪,必须联系到生物学、物理化学等等,否则,讲不清楚。简单来说,没有上过中学生物学的人,无法理解皮穿支概念。因此,皮穿支概念就是一个西医的概念,也就是一个科学概念。

同样,中医命名穴位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之上的,经络学说包括很多,骨空,溪谷,分肉,经络,经水,经筋,十二经络,气血营卫等等。穴位与上述的每一个名称都有关系。因此,穴位是一个中医的概念,而且牵扯到很多的中医概念,每一个中医概念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对应。比如经络,科学没有解释;经水、经筋是什么,西医也没有解释。因此,单单解释穴位是不够的,涉及到两个学科的很多的内容。

这就强烈地提示我,不能简单的说“皮穿支血管就是穴位”。“是”“等于”这种词汇不能放在穴位和皮穿支两个词之间。或者说,对穴位解释,不是仅限于科学的问题,而要放到更宏大的背景上去。即这是中医体系和西医体系的相互映射的问题,甚至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互映射的问题。

同时也提示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并不是说我的解释是对的,别人解释是错的。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解释。因为,这不是一个客观问题。

事实是客观的,第谷记录的行星运动是客观的,开普勒和牛顿的解释是主观的;穴位皮穿支对应是客观的,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是主观的,我们的解释也是主观的。

而且,面对这一个新发现的事实,往下走就是人类认识的无人区。缺乏的不是钱和人力,而是想象力。希望读者尽管大胆的发挥、放飞自我,如果感觉放不开,就去吵架群,吵急眼了,就放飞自我了。

三深度的解释(结合更多西医知识)

以前的文章都写过,结合更多解剖、生理等知识,用西医可以解释很多的中医概念,以前文章都写了,具体就不写了,读者可以往前翻。列举一下:

1、,十二经络的走形线(皮穿支之间的侧枝血管链),三阴三阳(三层皮肤血管网)

2、一些特殊名称,比如三阴交,脾之大络(特殊的细小血管结构)

3、奇经八脉(皮穿支之间的交界区域)

4、阿是穴(血管位置解剖变异或者特殊筋膜结构)

5、循经感传(皮穿支侧枝血管的依次性扩张)

6、现代对经络的研究结论,比如穴位之间的低电阻,比如原林教授的筋膜学。值得一提的是筋膜学。原林教授认为筋膜和经络的走形一致,穴位是筋膜上的特殊点。客观上看,皮穿支的穿过的部位就是一个特殊点。穴位皮穿支是原林教授的进一步发展,从解剖来看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很多人不承认原林教授的研究,但我相信,未来会重新认识原林教授的工作。客观上来说,原林是真正的把中医跟西医连起来的第一人,他的成就非常大。

四无法解释的问题

如果理解了皮穿支的相关解剖和生理,读灵枢经就会非常轻松。和现代解剖学差不多。而且一些很玄虚的东西都有了解剖实质,非常容易记忆和掌握。

但是有一些很难解释,比如,远端取穴的原理。为什么刺激离症状部位很远的位置会有效,即脸面合谷收、腰背委中求,这些是什么原理。比如,五腧穴是什么道理。为什么指尖位于人体最远端那么小的一个皮穿支会定义为‘井穴’,这么一个小的皮穿支怎么会导致这么多的人体反应。

再比如气功,卫气循行,营气循行等等,这些在灵枢经内长篇大论讲的道理对应这一种什么样的解剖生理现象哪?

可以说,读中医越深入,这一类问题就越多。

五猜想

第三部分的内容,都是使用现有的公认的解剖、生理知识来解释中医的内容,第四部分解释不了就只能猜测。按照西医的科学规范,猜测一个机制。这一个机制没有被发现,但是可以做实验来验证的。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相似性原理。简单来说,相距较远的两个部位的供血的血管,血管上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或者神经外膜对同一个信号有一个类似的相同的反应。这个其实在药理学当中有类似的基础研究,我经常举的例子就是伟哥这个药物,伟哥进入血液系统之后,就只扩张两个部位的血管,一个是阴茎动脉,一个是肺部的动脉,因此,吃了伟哥全身血压降不下来,但是这两个部位血管会扩张。“经脉理论隐含的科学问题是:人体特定远隔部位——体表-体表、体表-内脏之间存在的特定的联系。”

因此,“面孔合谷收”就可以解释为桡动脉的在虎口位置的掌背动脉的血管上的受体,与面部面动脉的血管的受体,二者会有同样内容。显然,这个说法是可以做实验来证明的。

第二个是,全身小血管平滑肌的支配神经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神经系统。什么是独立神经系统?人体内有独立神经系统有两个,一共心脏神经系统,一共是肠神经系统,那么,全身的血管平滑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数量,是不是有一个独立神经系统来控制哪?这个也可以需要试验来验证。

第三个就气功的猜想。大脑的血脑屏障中的周细胞一方面能够接受神经信号,一方面能够接受血管来的信号,因此,大脑的意识神经纤维可能能够控制血管运动,这就是气功的感觉。

六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设问的思考,已经清晰的说明穴位皮穿支是一个很宽广的领域。那么,这些领域怎么划分哪。可以说有三个研究方向,三个研究类别。

一个是西医的,一个中医的,一个中西医结合的。

中医方向,就是通过学习西医的解剖生理知识,纳入到中医的体系中,发展中医。

西医方向,就如同第五步所说,就是分析中医现象,找到一个西医的解释,发展西医。

中西医结合方向,要么是做一个新的,中医没有的西医也没有的,要么做更基础的,比如中西方的哲学文化,从最基础的人类认识来研究中西医的差别。

1、  中医方向:比如,我们看到皮穿支,就可以设想古人当时看到皮穿支,是怎么从一个跳动的血液管道想到一个经络哪?是什么现象让中医发现了经络循行哪?六经到底是什么,是否可以把皮肤不同层次上的血管网进行对应哪?最近一段时间,我才开始对伤寒论有点入门。我把皮肤血管分为三层,对应到三阴三阳,然后再对应到伤寒论,感觉好像能够使用。因为我对中医体系了解不多,我思考了很久,很多的问题都不好答。希望有中医基础的人,能够解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观察皮穿支的解剖和生理现象,我们可以回到古人创立中医理论的原点,想想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是怎么来认识这些事实,又怎么来一步步的构建理论的。

2、  西医方向,前边的三个猜想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深入了解中医后会有很多。比如微循环的研究,不同区域的血管是怎么构成微循环的。

3、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区别在哪里。这是社会学科的热门话题。但是如果结合了穴位皮穿支的认识,会有一个独特的角度。比如恩格斯这段话: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注意得更多的是运动、转变和联系,而不是注意什么东西在运动、转变和联系。这种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但是,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人体成分从人体内部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现代医学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人体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

简单来说,西方人把一个运动拍一个照片,分析图片当中的色素的特点。而我们中国人,是始终在观察这个运动,描述运动的形态,描述外界对运动的影响,来构建对整体运动的理论。中国人应该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医思想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而不是中国文化是中医的根。这个因果关系,要认清

4、  中西医交叉出来的一个新人体认识理论就是血管体理论。这个理论首先要否定血液循环概念。血液循环概念虽然是现代医学的起源,哈维的研究四百年来也被认为是正确的。但我们还是要否定他。否定,并不代表错误,只是我们不使用。因为血液循环是一个机械论的观点。不适应今天复杂系统理论,这种观点,以后再讲。

七具体的应用

1、  规范化针灸。比如,现在找到穴位,针灸,针灸了几百个病人,然后做循证医学研究。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证明穴位位置是找对了哪?甲作者找的位置和乙作者找的位置是一个吗?这一点,我作为骨科医生是一直怀疑的。但是,如果说我超声到某一个血管分支,在某个血管分支处针刺,治疗了什么疾病,这个就非常准确了。

2、  加深对针刺的理解。针灸无非是三种机制,一种是神经机制,一种是细胞机制,还有就是皮穿支血管机制。当刺激到血管的时候,血管营养区域的血运发生改变了,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发生改变了,血管壁上的神经发生改变了,这三个改变会带来全身的影响。如果多针灸几次,每一次多几个血管,时间一长,血管的活动性可能就变化了。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都会因此而得到改变。从血管入手,可以让医生更容易理解针灸的机制。

3、  改进针刺的手法。针刺的目的假如是刺激血管,那么刺激的方法就需要结合血管的解剖。有些部位可以顺血管刺,有一些部位可以垂直血管刺,灵活结合解剖就会有很多新手法。

4、  对出血的理解。我们针刺是否要留点血出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如果,认为这个病通过血管活动改变改善血流,就可以治疗,那么它就不需要出血。如果认为这个地方血流出来引起血液对其他软组织的刺激,那么就流出一点血。

5、  对筋膜的理解。皮穿支离不开筋膜,刺皮穿支就是刺筋膜,通过筋膜的活动引发皮穿支的活动。我平时的业务不处理慢性疼痛,我偶尔也治疗一些颈项痛之类的病。在我治疗的时候,针刺时候想着筋膜的活动,正骨的时候想着血管的活动。因此,皮穿支理论能够把中医的内科、针灸、正骨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的对人体的认识。

在治疗疾病经验方面,我非常经验不足,只是给大家讲讲一个原理。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做的更好。

总之,穴位皮穿支理论,他并不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理论,在一个客观事实之外,并没有告诉人们一个什么确切的结论。但是他给人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一个扶手,一个梯子,让人看得更高、更远,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疗法,提高治疗的疗效,让人们去反思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通过最底层的认识方法的反思,促进中西医文化的交流。所以我的公共号字就叫“中西医之桥”。

(0)

相关推荐

  • 关于穴位皮穿支的讨论(之四)

    上一篇文章是应吵架群里的人的要求写的,因为在吵架时聊到这个,发现他们不理解.于是我就想写长文,却发现怎么写也写不深刻,也没有啥深刻逻辑,只是很简单的推理一个"总量恒定"导出来的一个 ...

  • 科学探索神奇的中医针灸

    寻医问药网关注今天11:09在当今社会,西医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治病方式方式,在中国也是西医要比中医更广泛,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中医以它独特的治病方式和养生调理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在慢慢的风 ...

  • 398个穴位,你找准了吗?经络腧穴学-经别、经筋、皮部

    398个穴位,你找准了吗?经络腧穴学-经别、经筋、皮部

  • 伟哥抑制三阴交-穴位皮穿支理论之三

    皮穿支穴位理论,更主要的是一个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应用,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因此,最好是把穴位皮穿支理论作为一种"活动"思维工具去使用,把它当做一把 ...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一)

    这一个观点很多次.但是很多朋友依旧不知道"穴位皮穿支理论"到底是什么.本文就从头讲解一下: 1.准确的表达 我有一个原创的发现,这个原创的发现用一句话来表达是"皮穿支血管 ...

  • 五十年后的医学史

    皮穿支与穴位对应的关系能够改写医学史,这是板上钉钉的. 今天的争论或者蔑视.或者开始实践皮穿支针法,五十年后或者都被作为史料挖出来.我有一个立帖为证的恶俗,总觉得应该预判一下五十年后,写医学史的人会怎 ...

  • 回到中医的思想源头-穴位皮穿支之五

    前几天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文章<灵枢>乃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作.黄龙祥认为"黄帝内经不可能从天而降,作者的编撰思想也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在前人已经探索取得成功经验之上 ...

  • 皮穿支与穴位的研究历史

    我觉得以后会有很多人不断的说类似的话.因此,我觉得需要把这一个事情说清楚.以后在有人说类似的话,就直接翻出这一篇文章.这里面有三个前提: 1.        我是中国人.必须站支持中国.支持中国文化的 ...

  • 皮穿支针灸不是“医学针灸”

    本文讨论一下一个公共号的文章想法.这篇文章就是海外中医讨论发言,就是有人翻译了一本"医学针灸"的书.为了避免广告嫌疑,为了避免侵权,笔者的文章链接在此. 以上为目录. 首先,这本书 ...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二)

    准确的说"体表皮穿支部位和体表的穴位点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并不是"穴位的实质是皮穿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违背了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哲学关系,中西医之间只能 ...

  • 深度揭开一些经络世界的不传之秘

    深度揭开一些经络世界的不传之秘 文/李老师 ①经络穴位,是否存在?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经络和穴位,他们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宝之一.古代除了中医治病外,武术攻防.修真导引也会用到穴位.古语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