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肝煎临床应用举隅
第 1696 期
作者 / 1程生赋2程生林1柳明德1柴兆斐1柴辉1民勤县人民医院2敦煌市医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暖肝煎出自明末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景岳全书》,由当归、枸杞子、茯苓、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或木香)、生姜组成,功效温肝散寒、行气止痛,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症。笔者在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结合经治验案介绍如下。
1慢性腹痛
患者,男,30岁,2006年2月16日就诊。主诉:反复左下腹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于2年前因腹部外伤、肠破裂行肠修补术,术后出现左下腹疼痛,时缓时急,缠绵不愈。在本院外科就诊考虑“肠粘连”,给予抗感染、对症及中药等治疗无效。刻诊:面白唇淡,表情痛苦,形寒肢冷,食欲不振,弯腰捧腹,腹濡软,左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舌质黯,苔薄白,脉沉弦。证属寒滞肝脉,气滞血瘀。治宜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方以暖肝煎加减:当归10g,枸杞子10g,茯苓10g,小茴香15g,肉桂10g,乌药10g,沉香(冲服)5g,炙附片(先煎)6g,花椒10g,乳香5g,没药5g,生姜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进药6剂后,患者腹痛减轻,守方继服6剂,腹痛告愈。
按:《灵枢·经脉篇》云:“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挾胃,属肝……”本例患者因术后腹部受凉,寒滞肝脉而发病。寒主收引,故形寒少腹拘急作痛;久病入络致气血瘀滞,故腹部压痛,舌黯。方中当归、枸杞子补血以养肝,使肝之经脉柔和;小茴香、肉桂助阳散寒以暖肝;乌药、沉香顺气降逆以舒肝,使气顺而痛止;又用茯苓甘淡通阳;少佐辛热之附子、生姜温阳散寒兼以顾护阳气;花椒以散寒行气、温通肝脉;乳香、没药活血化瘀、行气通络。诸药相合,则肝寒气滞所致的少腹疼痛得以温化而缓解。
2定时腹胀
患者,男,52岁,2006年5月23日就诊。主诉:定时腹胀1年余。患者素体虚弱,1年前因劳累而出现夜间腹胀,初感腰胁酸胀,继而脐周及少腹胀满明显,伴矢气頻转,持续约1h后逐渐缓解。每晚定时发作,苦不堪言。多方求医无效,偶因伴头痛头晕,做脑电图检查发现脑电图异常,考虑腹型癫痫。抗癫痫治疗腹胀未缓解。(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刻诊:面色苍白,畏寒,形体怠倦,小便清长,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缓弦无力。证属寒滞肝脉。治宜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方以暖肝煎加减:当归10g,枸杞子10g,茯苓10g,小茴香15g,肉桂10g,乌药10g,沉香(冲服)5g,花椒10g,生姜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药3剂后,患者腹胀减轻,守方又服12剂,经随访腹胀至今再未发作。
按:本例患者属寒滞肝脉之证。肝之经脉络于阴部,过少腹,分布两胁,肝脉挛急则出现两胁、少腹胀满,矢气频转;寒邪属阴,夜亦属阴,阴得阴助故腹胀每于夜间发作。本例单腹胀而无腹痛,纯属寒凝气滞之证,故以暖肝煎加花椒以散寒行气、温通肝脉;因寒邪不甚,故未用辛温之附子;无血瘀之证,故未加活血化瘀之品。药证合拍,如鼓应桴。
3慢性腹泻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