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了解北京的历史与建筑

在一次刷头条视频的时候,看到了采访高晓松老妈张克群的节目,这位学霸老妈介绍了自己写的几本北京古建筑作品。直觉上我感觉这些书应该是质量比较高,同时这位学识渊博的老太太也比较有趣的,作品应该是非常好的,应该值得一读。

所以在微信读书上搜索了所有张克群,所幸微信读书里还收录了不少她的作品,关于北京古建筑的是《红墙黄瓦》、《晨钟暮鼓》、《八面来风》,此外还有关于颐和园的介绍《带本书去颐和园:长廊画和故事》,以及今天我介绍的这本《探访老北京:细说四九城》。
《探访老北京:细说四九城》这本书解读了北京城的发展过程、城市格局和建筑特色,全书包括给北京建个档案、细说四九城、大街与小巷、城外也热闹四部分内容。从城内到城外,从皇城到小巷,解读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和建筑。
对于北京城的历史的文字记载,是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周武王时期的青铜器上,上面记载周武王封姬克做燕地的君侯。分封那一年是周武王十一年,考古专家认定是公元前1045年,那么北京城最早的历史距今已经3000多年了。只不过那时候的“北京”还不叫北京,燕国建都的地方叫做“蓟”,北京城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现在北京房山的琉璃河一带,比较靠近河北的涿州了。
之后的“北京城”一直向现在市区的方位移动,汉朝时期的方位在现在房山的大葆台附近,辽代时期的方位在现在的西南二环、三环附近,到了金中都时期也在西南角,只是范围比辽代要大一些。到了元代的元大都就在明清北京城了,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内城。
关于北京城门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在正阳门北侧的“大明门”是仿照南京城洪武门建造的,这里是明、清、民国三代象征性的国门。明朝的时候叫“大明门”,到了清朝时改名“大清门”,到了民国要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有人想干脆把“大清门”的牌子翻过来写上新的字,谁知翻过来一看,“大清门”的牌子竟然是写在了“大明门”的反面。
再有比较有趣的就是北京的各个城门了,所谓“四九城”指皇城的四门和内城的九门。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前门)、崇文门(酒门)、宣武门(刑门)、朝阳门(粮门)、阜成门(煤门)、东直门(木门)、西直门(水门)、安定门(收兵门)、德胜门(出兵门)。
还有插播一个小插曲,北京话里有很多儿化音,代表着小巧可爱之意。所以这些大的城门里是不加儿化音的,以表示庄重感,不能说“前门儿”、“西直门儿”。还有北京有个地铁站叫“东四十条”,不能读“东-四十条”,而是“东四-十条”。
还有很多北京的各种细节均在书里,像我这样比较喜欢历史,又在北京待了快二十年的,也有很多细节以前都不太清楚,总之这本《探访老北京:细说四九城》值得一读。

感谢关注“微言晓意(WeYanXY)”!

微言晓意(WeYanXY)专注于网络安全、IT治理、风险管理、监管合规、IT审计等专业领域,兼顾于一切文、史、哲、杂的东拉西扯,同时也会记录一些个人的读书笔记与成长经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