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
微阿坝《阿坝史话》栏目,对最能代表阿坝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精品史料进行编辑整理,突出背景知识和传承故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民间传说故事等,再现阿坝历史长卷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留存,使读者从中更为深刻地了解到阿坝州的发展历史,感受到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进而获得继续发展的营养和力量,同时,通过该栏目让读者与阿坝的历史文化更亲近、更熟悉,对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识,热爱家乡,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敬请垂注并踊跃赐稿。
故乡篇之——汶川
原威州老索桥👆
汶川老城全景👆
1986年洪灾中的汶川县城👆
县名来历
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虒、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建置沿革
其地古属冉公式部落,《禹贡》载为梁州之域,春秋战国时西北羌部南迁其地开发耕牧,古称部落联盟地。秦时属湔氐道。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冉公式地置汶山郡,辖绵虒等5县,绵虒为郡、县治所,旧址在今威州镇姜维城。东汉曾改绵虒县为绵虒道,西晋改绵虒县为汶山县。梁改汶山县为汶川县,唐宋元明清均隶属茂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隶属成绵龙茂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隶属川西道。民国25年以后隶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1950年2月,汶川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茂县专区;1952年2月,将理县威州、克枯两乡划归汶川;1958年,撤销汶川县、茂县,建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2月,恢复汶川县原建置。1990年,全县辖3镇(威州、映秀、漩口),14乡(威州、雁门、龙溪、克枯、玉龙、绵虒、草坡、银杏、白花、水磨、白石、三江、耿达、卧龙)。
1997年县境内正式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属县级),受国家林业部及省林业厅双重领导。1980年参加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网,同年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成立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83年正式成立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并将卧龙、耿达乡交特区管理。
全县总面积为4083.07平方公里,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解放时城区不足0.02平方公里,街道狭窄,经过几十年的县城建设,现已成为川西北高原现代化的新城。县府驻地威州镇距州府马尔康市246公里,距省府成都市146公里。
汶川大事记
●西汉,以蜀郡北部冉駹地设置汶山郡,辖绵虒等5县,绵虒为郡、县治地(旧址在今汶川县威州镇姜维城)。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四川为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绵虒属益州蜀郡。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省汶山郡,仍隶蜀郡,为北部冉駹都尉治。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后,恢复西汉地旧制,改绵虒县为绵虒道,仍隶蜀郡。安帝延光三年(124年),撤蜀郡北部冉駹都尉复置汶山郡,绵虒为汶山郡辖。
●蜀汉,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蜀重建“汉”国,史称“蜀汉”,都成都。汶山郡仍设(治汶江),分绵虒县南部地区置都安县(今都江堰市聚源导江铺)。
●西晋,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以汶山郡隶益州,改绵虒县为汶山县,仍为郡治。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汶山郡仍治汶山县。东晋后,郡徙县废。
●刘宋,汶山郡治迁都安,辖都安(今都江堰市灌口镇)、晏官(今都江堰市聚源导江铺)二县,仍隶益州,汶山县因郡治侨迁,未再建置。
●南齐,汶山郡仍治都安。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割今崇州市街子、双河及今汶川县漩口(搬迁前)、水磨一带新置齐基县。汶山郡辖都安、齐基、晏官三县。
●梁朝,肖梁统治今四川的56年中,汶山郡仍置都安,齐基县改置郡,于原绵虒县置汶川县(今威州镇),汶山郡辖都安、晏官、汶川三县。武帝普通三年(522年)于今茂县凤仪镇置绳州,领汶山郡(辖汶川一县)、北部郡(辖广阳一县)。公元553年西魏平蜀,省汶川县,汶山郡还治都安,辖都安(郡治)、晏官二县。
●北周,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武帝保定四年(564年)改绳州为汶州,辖北部、汶山二郡。天和三年(568年)汶山郡由都安迁治今威州镇,并复置汶川县;改晏官县为汶山县(治今都江堰市灌口镇)。汶山郡辖汶川、汶山二县。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汶州、扶州置蜀州,五年(585年)改为会州,并置总管府,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州,改为汶山郡,郡治汶山县(今茂县凤仪镇),汶川县(治威州镇)隶汶山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隋之汶山郡为会州,四年(621年)改为南会州,太宗贞观八年(758年)复改茂州。领汶山(州治)、汶川、石泉(今北川西)、通化(今理县古城)四县及三十九个羁縻州。在今汶川县境有涂州(草坡、涂禹山一带)及蓬鲁、姜、怒、葛、勿、革是、占、达、浪、邠等羁縻州,分布于今绵虒以下地区。代宗广德 元年(763年)岷江上游松州、维州均设于吐蕃。五代前后蜀(907~965年)时期,汶山郡范围已缩小,今茂汶县渭门、汶川岷江以西地区尽为吐蕃所有。
●宋朝,汶川县仍置,隶茂州通化郡。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以汶川县置威戎军使,隶成都府路。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改名延宁军,宣和三年废为寨,次年废寨仍置汶川县。南宋(1127~1279年)汶川县仍隶茂州通化郡。
●元朝,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置“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始正式建立“四川行中书省”,改“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蒙军占领岷江上游,先后建立“松潘客迭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及茂州、松州、潘州等,归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茂州领汶山(州治)、汶川二县。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元初新建“松潘客迭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为宣抚司,迁治汶川,后还治松州(今松潘县进安镇)。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茂州编入四川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为四川布政使司)属成都府。汶川县仍置,隶茂州。太祖洪武七年在今绵虒地区置汶川长官司、寒水关巡检司及彻底关。宣德年间因维州迁威州,汶川县治于迁寒水驿北(今绵虒乡政府所在地),属今汶川县地区的还有瓦寺安抚使司(涂禹山)。
●清朝,茂州仍置,隶成都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直隶州,辖保县、汶川县二县。嘉庆六年(1801年)保县改隶杂谷直隶厅,茂州只辖汶川一县。嘉庆七年州、县都隶属于“成绵龙茂道”(威茂道扩大)。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隶属川西道(成绵龙茂道改)。瓦寺安抚使升宣慰使,在三江口设行署,仍隶汶川县。
●中华民国,民国2年,汶川县属川西道(次年改西川道)。民国7年以后,四川处于军阀割据的防区制。民国17年省在茂县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署”,由二十八军军长兼督办,直辖五县(松潘、理县、懋功、茂县、汶川)三屯(绥靖、抚边、崇化屯)。至民国24年,军阀配合中央军堵截红军北上抗日,中央军势力入川消除防区,统一全省。民国25年设四川省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治茂县凤仪镇,辖松、理、懋、茂、汶、靖化六县。是年,汶川县辖瓦寺土司属地由县整编为联保,下设保、甲直接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79师535团进驻汶川县城绵虒,2月24日正式成立汶川县人民政府,隶属茂县专区。
1951年02月,将理县所辖威州、克枯两乡划归汶川建置;
1952年02月,将理县之威州、克枯两乡划属汶川,县治仍建威州(1951年9月开始迁治,1952年3月迁完)。
1952年03月,将汶川县二区龙溪乡划给灌县管辖;
1957年07月,漩口、水磨两乡由灌县划入汶川;
1958年,将茂县南新乡的青坡、芤山两村划属汶川县雁门乡;
1958年,撤销汶川县、茂县,建立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威州镇。
1963年理县所辖龙溪乡纳入汶川县管辖。
1963年02月,恢复汶川县原建置至今。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1号)批复同意撤销三江乡,设立三江镇,镇政府驻街村,辖原三江乡所属行政区域;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26号)批复同意撤销耿达乡,设立耿达镇,镇政府驻耿达村,辖原耿达乡所属行政区域。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9号)批复同意撤销草坡乡,将草坡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绵虒镇管辖。
2014年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4】9号文件,即《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阿坝州《关于撤销汶川县草坡乡将其并入绵虒镇的请示》(阿府【2013】104号),同意汶川县撤销草坡乡,将草坡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绵虒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