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区古代水利工程考察团一行赴邓州实地考察
2020年11月7日,南阳地区古代水利工程考察团一行赴邓进行田野考察,寻访邓州区域曾经润泽着南都帝乡锦绣的古代水利工程遗迹。
11月7日为立冬首日,蓝天碧空下的沃野邓州仍旧秋高气爽。来自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的刘国旭教授、南阳市水利局水利专家杨柳科长和文化学者郭文学、范立硕一行,在邓州市水利局建设管理科高新涛科长、《邓州市水利志》编纂组专家、邓州市水利局原水政水资源科科长武圣汉先生、《邓州市水利志》编纂组成员王荣清副所长等水利领导专家的陪同下,先后实地考察了邓州区域的汉代水利工程六门堤、三郎堰、钳卢陂和掘塘陂等古水利遗址。
南阳地区古时农业和水利发达,古陂堰以邓州为多,其水利修筑事迹亦最丰。据历代史志记述,汉代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所修的六门堤最为著名。六门堤之外,邓州陂堰31处,堰以三郎堰为最大,陂以钳卢陂最大,并各订立有灌溉用水制度,铸刻于碑石,首启中国古代用水管理制度先河,召信臣被现代史学冀朝鼎誉为“中国用水管理之父”。
六门堤位于邓州市区西北隅,是邓州历史上最早、亦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历代屡有修废,现存遗址有岔股路村北渠首和通往韩凹村北的槽渠一段。据《汉书·召信臣传》、《水经·湍水注》、《邓州陂堰志》等记载,西汉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南阳太守召信臣“断湍水,立石碣,开三门,提水位,灌良田。”最长的渠道系由闸门渠首向东修干渠,经穰县城向东北,再折向东南进入新野,全长二百里,沿干渠筑陂、堰29处,受益面积三万顷。元始五年(公元5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堰(水经注作六门堤),灌溉穰、新野、朝阳三县土地五千余顷。六门陂系统“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刁河)”,诸陂蓄水,相互补充,形成排水、蓄水、灌溉相结合的水利体系,其“长藤结瓜”式的独特水利工程形式,标志着西汉时期南阳水利建设达到了较高水平。西汉末年,六门堤系统失修。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2年),南阳太守杜诗修复六门堤,并加以扩展,将陂堰增至31处,受益面积四万顷。汉末毁废。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驻节南阳,于太康三年(282年)修复六门堤,陂堰增至44处,后世曾屡废屡修。史书详载的有北宋时邓州知州谢绛按召信臣六门陂故址组织兴修,复壅湍水注钳卢陂溉田,兼障湍水泛滥之害,部分恢复六门陂灌溉系统,受益面积三万顷;明初邓州知州孔显始稍加疏导,至正德时六门陂系统恢复到31陂堰。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州王道行再次组织修复,发展到38陂14堰。
钳卢陂位于邓州市刘集乡王堤村西南,北起王堤村,南至构林镇岗岔楼一带,南北堤长8里,东西堤3里,陂旁曾有迪陂寺,于解放前被毁。目前有引丹灌渠横穿其中,有高出地表约2米的陂址,断续起伏5里许。汉张衡《南都赋》有“於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宋梅尧臣《送王察推缜之邓州》有“车过白水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穟长。”皆赞钳卢陂之惠民盛举。
三郎堰位于邓州市北部夏集乡与镇平县接壤处,以严陵河为引水源,经历代兴废,建国后建有三郎堰灌渠,灌区范围以今之赵集、裴营、夏集、张楼四乡镇部分耕地。
一日之行,收获丰硕,满满当当。考察团一行还顺道踏访了位于邓州市腰店乡的宋代惠润古庙和汲滩镇清代山陕会馆等历史文化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