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吴广仁:回忆我在明光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日子

回忆我在明光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日子

文|吴广仁

明光市人民医院座落在新明城偏东方位,地处明光大道与嘉山大道交汇处,1、3、9、1O路公交车均可到达。院区豪华气派而宁静优雅。
门诊大厅敞亮洁净,电动清扫车不停地来回工作。每天上午前来就医或体检的市民人来人往。导医台护士站着回答有关就医询问或散发巜明光市文明手册》及医疗常识方面的材料。
穿过门诊大厅进入后院,可见医院办公大楼和住院部大楼矗立在大厅南北两侧。两楼中间是一座花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疏密有致。青石、灰砖铺设的曲径交叉回环。长廊下面建有木质条形座位,清晨和傍晚患者和陪护家属常聚此赏景聊天。
我因视物模糊,于2O19年先后三次住进眼科病房治疗。亲身感受到眼科主任、医生及护士爱岗敬业精神和对患者真诚周到医疗服务的具体行动。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永远不会忘记。
那是在2O19年五月下旬,我到该院眼科门诊就诊,经仪器检查,说我视力下降是因患有白内障所致,可以在这做手术(我市有的医院则认为象我这种情况必须到省级医院治疗)。给我做检查的是石医生。她态度和蔼,语气肯定。还说手术以后不仅能解决白内障的困惑,同时通过矫正还能提高视力。对此我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后经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来明坐诊,答复与石医生说的一样。我心中疑虑终于得到化解。在本地能做,何必到外地呢!还是就近方便,于是,立即豋记排队,等待手术。
一个多月以后,接到眼科钟医生电话通知。7月9日住进了眼科病房。那天上午办完了住院手续,又照例进行术前体检。第二天八点多钟,钟医生召集这批做白内障手术的1O余位患者及其子女座谈。她首先介绍有关白内障眼疾的基本知识,又拿起眼球模型作了剖析。接着她又说做手术是有风险的。你们这次做白内障手术也必须家属签字才行。听到这里,我又紧张起来,因为这批患者当中只有我一人是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情况特殊啊!思想有些动摇,不知所措地坐在那里发楞。这时,钟医生看出我为难的样子,对我说:“你不做还能有别的办法?”又低声地告诉我:“手术成功率在99%。”钟医生还告诉大家这次给你们做手术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张主任,经验丰富。看到别人都签了字,我不再胡思乱想,终于叫小儿子签上了我的名字。
7月11日下午,穿上了病号服。轮到我时,由护工引领走进手术室,经过眼睛清洗、消毒程序,上了手术台,蓋上医用被罩,孔中只露出做手术的那只眼睛,灯光强烈,感到有流水在冲刷着眼球。耳旁还响起了优美的音乐旋律。这是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手术治疗。张主任和他的伙伴,一面做手术,同时又在议论手术进展情况。我说:“我是严重近视患者。”张主任回答:“知道。”手术室里还有几位助手,听说话声音像是钟医生,肯定还有石医生。十几分钟以后,手术结束,我连声道谢。
我第二次住进眼科病房是当年的8月2O日。这一次我是来做倒睫手术的。我做过右眼白内障手术以后,效果很好,认为市医院眼科值得信赖,这里可以解决困扰我几十年的眼疾。石医生说:“这个技术我们自己能做,不用请外地专家。”钟医生也向我讲解有关情况,大意是做倒睫手术不是将睫毛拔去,而是改变睫毛的角度。手术前一天,我打电话给石医生:“这次手术请你给我做。”她说:“就是的,放心好了。”手术是石、钟俩位医生合作完成的。那天下午,记得是在钟医生的邦助下,上手术台的。钟医生见到我总是喊我老人家,就这么一句话,就使我感动不己,拉进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暖心的话,不用千言万语。
在手术过程中,她俩说了几次:“这样……那里……”的话语。还问:“疼不疼?”
我由于上午水喝的较多,这时突然感到“内急”,实在忍不住了,只好直说。她俩没有厌烦,停下手术,安排护工带我去了卫生间。像我这种情况,她俩可能从未遇见过,我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做完右眼白内障和倒睫手术以后,心情特别舒暢,又急着要做左眼白内障手术。我又到石医生那里。我说:“我还想请上次那位南京来的张主任做。”她说:“过了国庆节假期,她就来了,到时通知你。”节后上班第一天,就接到钟医生电话。于是,我又第三次住进眼科病房。护士们见到我,异口同声地说:“怎么又来了?”特别亲切友善。她们照例给我测血压、抽血化验、系腕带和安排床位。这次血压出现了波动,又换了一种血压计反复测量。我问:“我已在这住院两次,那一套塑料用具我不想要了。”她们爽快地回答可以。
第三次做手术是在10月12日下午。石医生考虑到几次手术时间跨度较近,还将体检科目减少了几项。术后第二天查房时一个年轻的男医生来到我的床前,喊着我的名字叫我躺下,不要看手机。我问他尊姓,他说姓卢。我有些惊讶地说:“你就是卢主任?我还以为当主任的都是年纪较大的医生呢!”卢主任说:“你是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视力能达到这个水平,很少见,你是幸运者。”我点头默认。
卢主任离开病房以后,我想起了一段往事,我的眼睛近视是属于先天性的那种。上学后,坐在第一排位子都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字,全靠默记。有时,老师在黑板上出的测验题目,主要由同桌轻声念给我记,或自己到讲台前去抄,就这样学习成绩在班里还排名在先。1958年8月参加工作,也只能做些简单而又粗糙的事情。1959年我十六岁才到南京配了近视眼镜,屈光己从几百度增加到一千多度,那厚厚的镜片给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工友们当面喊我:“金鱼眼”。后来变得文雅了点,称我“教授”。二十多岁时,还有人说我到四十多岁就会失明。面对这种打击,我无言可对,只好忍受,情绪非常悲观失望,自卑心理总是挥之不去。从1959年到2O19年跟随着我六十年的那种眼镜,终于与我告别。现在不带眼镜也能看书写字。奇迹在年近八旬的老人身上出现了。我确实产生了“浴火重生”的感觉。
当我这次手术后出院的那天上午,有位护士看我年老体弱,主动邦我办理出院手续,并邦我收拾用品,扶着我走出病房。这种无言的行动,也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后经打听才知她姓顾。
如果在以前,社会上可能有人会对前面叙述的事情产生怀疑。可是现在不同了,由于科技发展迅速,并受文明创建工作的推动,医患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更为协调融洽了。我发现有些患有青光、黄斑病变等眼疾的患者,出于对医生的信任,又回到这里治疗。出院时那种重见光明,表示感谢的激动场面令人动容,“亮堂了,看见了……”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三次住院,和眼科医护人员由陌生变得熟悉,谈话内容也广泛了一些。我问到:“你们为什么能夠做到对患者如此热心负责,视若亲人呢?”回答是一致的:“通过不忘初心,窂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作为医生治病救人责无旁贷。我院领导对文明创建工作,下达了专项文件,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全过程,使患者感受到诚信友善,耐心细致的医疗服务。”我们把自己电话号码掛在室外墙上,以便患者随时都可联系。还把江苏省人民医院邦扶团队专家姓名,业务专长以及有关眼睛的卫生常识制成图片告诉大家。我们还认为做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大多数是老人。他们有的听力也有问题,认知能力也不如以前,不耐心是不行的,手脚不灵便的还要搀扶。他(她)们还说:“在做白内障手术的同时,近视、老花的可以得到矫正,除此以外,其它眼疾也有所好转,可谓一举多得。”确会如此,我就见到术前输液,术后留医的患者。我还问及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时有发生,你们眼科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问答是否定的。
我想,医生看病专心尽力。患者知道致谢感恩,医患矛盾从何而来,如有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目前,我在家读书静养,受情感的驱使,脑际还经常浮现眼科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真想去那里再聊上几句,然后坐在院内花园小憩,再去品尝医院餐厅美味价廉(早、晚玉米面山芋稀饭,中午西红柿蛋湯免弗)的饭菜。
写到这里,我要用明光市文明办《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给我这篇短文作注解。信中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在于他的楼有多高,路有多宽,种了多少树,栽了多少花,建了多少公园,更在于这个城市的人,有怎样的精神面貌,文化素质,道德品行和行为规范。”
明光市人民医院眼科医患双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最后赋七律一首:

心声
       铁树开花美梦成,
      拨开迷雾见清明。
      昔年悲怆朝穹叹,
      而今舒愉沐煦风,
      盛世舞姿花怒放,
      和谐乐律水叮咚。
      桑榆暮景毋言老,
      奋力耕耘伴旭升。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