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皖南家训家风与家学——以宣城为例(上)
以宣城为例
明清皖南家训家风与家学
夏建圩
微信版第827期
摘 要:从宋代开始,宣城就名人辈出,前后辉映,涌现出众多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人物,如梅尧臣、梅询、沈懋学、沈有容、梅文鼎、梅清、施闰章、高咏等。这些历史人物不仅成就显著,而且品德高洁,并在千年岁月中形成特色家教家风,造就了丰富而有特色的家学,对中华文化延续,做出重要贡献。宣城地方文化虽属区域文化,但该区域的众多文化现象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如“宛陵体”、“宣城体”诗派、“宣城数学派”、“宣城画派”。
关键词:皖南 家风 家学 施闰章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amily Drecepts and the Family Academic
——a case on Xuanche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hui Xia jian-wei
abstract:Since the song dynasty, xuancheng has been a great celebrity, a number of influential people have sprung up across the country, such as Mei yaochen Mei xun Shen maoxue Shen yourong Mei wending Mei qing Shi runzhang Gao yong. These historical figures are not only remarkable, but virtuous,and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it formed a characteristic family style, which produced a rich and distinctive home schooling,and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tinu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local culture of xuancheng is a regional culture, but the region's many cultural phenomena have national influence, for example, “Wanling poetry”, “xuancheng poetry school”, “xuancheng mathematical school”, “xuancheng painting school”.
key words:Wannan; Family Drecepts; Family Academic; Shi run-zhang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文化,绵延五千年,没有断流且脉络清晰。这其中除了有深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家族文化,一代代传承,形成家风家学,家族人才辈出,累世不绝,又通过婚姻、师承、交游,不断交流、传承、创新,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
宣城地区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唐代就开始闻名全国,众多诗人纷至沓来,登山临水,赋诗流连。宋朝建立后,在近百年中社会相对稳定,“宋家天子与文人共治天下”的理念使得科考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科举繁荣起来;加上印刷技术的改进,“耕读传家”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书院在全国各地涌现,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宣城地方大族如梅氏、沈氏、施氏、吴氏、章氏、许氏、高氏、吕氏、徐氏、李氏等等,大多在两宋之际辗转迁来定居的,因社会相对稳定,经过几代人的耕作与积累,从宋初到清代数百年中人物辈出,文化精神一脉相承,这与宣城地区家族重视家训、实践家训、培育家风的做法有直接关系。
钱穆先生在《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间关系》一文说:“欲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必当注意研究中国之家庭”“在古代社会,这种带有浓厚的亲情化、世袭化色彩的家学世业,曾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而长期传衍延嗣,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实际情况也正如此。
宣城梅氏是该区域最具诗名的家族,自从“先穷后工”的宋诗之祖梅尧臣后,整个家族诗人辈出,直至清初,梅清辑宗族诗集《梅氏诗略》,他曾言,“敢言诗是吾家事,只觉风流正未央”,言语中充满着自信。明中后期,心学在宣城广泛传播,与程朱理学并行,至清初皖南著名学者吴肃公坚守孔孟正宗,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和佛禅进行批判;而著名诗人施闰章在仕宦生涯中不忘发扬“家学”理学传统,诗歌以学为基础,试图和合程朱与陆王思想;梅文鼎以经学来会通西方历算和数学,发扬传统学术。清初宣城学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成就,在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石涛在《赠新安友人》诗中写道:“文章与画事,近代宛称雄。最爱半山者,泼墨上诗筒。拟以羲之画,一字一万同。独立兼老健,解脱瞿硎翁。又爱雪坪子,落笔如清风,晓原黄山来,神参鬼斧工。”因学界对宣城梅氏家训家学有较多论述,故不赘述,本文选择宣城施氏、沈氏、吴氏作为代表,试图论述其家风与家学。
01
宣城沈氏:清白留子孙,文章见典型
两宋之交,沈姓从浙江迁居建平县(今郎溪)一个叫诸塘的地方,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有叫沈德一的,又从建平迁居宣州洪林,沈德一是宣城沈氏的始迁祖,以耕读传家,从十一世沈宠开始,宣城沈氏就兴旺起来,所谓“兑起鸿业”,“后嗣著昌”,后人称之“为文行武皆惊世”,成为宣城望族。
《宣城洪林沈氏宗谱·德一公传》载“洪林沈氏始祖,即今所称德一公是也,源出梁建昌侯约,迨宋宰虚中居建平诸塘,公其文孙耳。诸塘距洪林才半舍,淳熙中公往来于此,爱其山川环秀,风气朴淳,谓可以歌、可以哭、可以聚国族也。徙而卜居,此其意念固深远矣。厥后子姓繁昌,椒衍瓞蔓,德业闻望震耀海区,遂为宣城右族”。[1]卷十三 正如姜埰所说:“宣城沈梅知名久,梅为阿郎沈阿舅”,梅氏、沈氏互为姻娅,维持文化传家的局面。
沈氏家族有着严格的家训,世代相承袭,教育子弟:“尊官大爵,非贵也。器识为宝,文艺次之。戒毋矜门第,毋轻谒官府,毋妄贷于人,毋多蓄厮养,惓倦于图报国恩”,“出仕不可不清也。致君泽民,吾儒分内事耳。……然则出而治国,不思循分尽职,以光前裕后,而贪黩之鄙,夫岂非衣冠之盗贼也哉!”
沈宠(1510—1571),字思畏,号古林。万士和《广西布政司左参议沈君宠墓表》载:“君人外貌乐易,而性实刚方,志存一体,然不务阿世,见一善事鼓勇直前不为不止,闻一善人,负笈千里不见不巳,所交皆当世名士,故海内向道者,莫不知有古林君。其乡有贡受轩先生者,受学于欧阳南野氏,君师受轩,因同至南都参南野,有得于致知之说,已而得见王龙溪、钱绪山二公,悟证益明,然君每崇实践不落言诠,此君学问之终始也。……君自归田后,讲学一念,老而弥笃。时郡守罗君立开元之会,诸生环座者数十百人,耿楚侗督学临校深叹赏,檄聘君与梅宛溪参政主其席,诸生因而善良者甚众,宣城风俗至今知学者,君之倡也。”黄宗羲《明儒学案·南中王门学案一》载:沈宠,字思畏,号古林,宣城人。登嘉靖丁酉乡书。官至广西参议。师事受轩。受轩学於南野、龙溪而返,谓古林曰:“王门之学在南畿,盍往从之?”於是古林又师南野、龙溪。在闽建养正书院,在蕲黄建崇正书院。近溪立开元之会於宣州,古林与梅宛溪主其席。疾革,有问其胸次如何?曰:“已无物矣。”[2]597 可见沈宠为王阳明再传弟子。沈宠、梅守德、贡安国并称“志学三先生”,奠定了宣城心学讲学的基础。沈宠致力于在“格物”上下功夫,“发明良知”,克服心学流入空疏的弊端。沈宠有二子:沈懋敬、沈懋学,沈懋学继承家学。
沈懋学(1539—1582),字君典,号少林,宣城人。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他的文章辞赋天下共传,御书“谨言行明礼义”六字以赐,又能上马舞丈八矛,堪称文武双全。因不满张居正“夺情”,“三贻书劝嗣修谏,嗣修不能用”,沈懋学反而遭到申斥,嗣修为与沈懋学同年,张居正子。沈懋学面对同僚纷纷被廷杖贬谪罚俸,却无能为力,遂以病辞官归乡,沈懋学与梅鼎祚创建“敬亭诗社”,以文会友,与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屠隆交往密切,每日读书吟诵,遍游名胜,“放浪于西湖苕霅之间,登白岳,憩九华,或痛饮歌诗,挟声伎,自污数年”,赍志而亡,后追谥“文节”,著有《郊居集》。沈懋学为诸生时,曾跟随父亲沈宠,参与宁国府知府罗汝芳的讲学,但他并未信其道,反而认为泰州学派“卒流禅语,漫不知求”,坚持学养与经世致用。
沈寿民(1607—1675),字眉生,号耕岩,是复社名士,沈宠曾孙,性情严毅,不苟言笑,博通经史,学问尊孔孟,与芜湖沈士柱并称为“江上二沈”。崇祯九年(1636)举贤良方正,应天巡抚张国维特荐沈寿民。沈寿民一到京师,即先后上三疏,揭发弹劾杨嗣昌“夺情”及熊文灿等人误国之罪,均被留中不报,朝野震动。沈寿民即辞官返乡,在洪林麻姑山下筑讲堂,耕读其中,四方学者、名流不远千里,前来问学,常达数百人,著名学者施闰章、吴肃公等都是他的学生。崇祯十一年(1638),阉党阮大铖流寓南京,四处活动,企图为魏忠贤翻案。于是复社成员对此极为愤慨,贵池吴应箕执笔撰写《留都防乱公揭》来反对阮大铖的政治活动,当时在南京的复社成员有140余人纷纷在《留都防乱公揭》上署名,作为重要成员沈寿民也在其中。
1644年,明朝灭亡,南明小朝廷在南京建立,阮大铖掌握大权,他开始打击报复复社成员,按《留都防乱公揭》上的署名进行迫害,大兴党狱,周镳被杀,顾杲、黄宗羲等人被逮,沈寿民赫然列入名首,于是沈寿民更名为“王子云”携子逃到浙南武义山村岩坞隐居,清顺治十二年(1655)其孙沈廷璐千里寻亲,一直到顺治十五年(1658),沈寿民父子才依依不舍告别武川山水回到宣城,但他此后不入城市,继续隐居麻姑山授学著述,常年“皂帽裹头”,盛夏依然。著有《姑山遗集》30卷、《闲道录》16卷及《剩庵诗稿》多卷,沈寿民坚守孟子的“仁义”之道,时人将沈寿民与吴县人徐枋、嘉兴人巢鸣盛并称明末清初“海内三遗民”。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沈寿民极为推崇孟子,他也是这么做的,沈寿民经常对门生说:“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见操”,他临终命弟子吴肃公记下遗言:“以此心还天地,以此身还父母,以此学还孔孟”,去世后门人私谥沈寿民为“贞文”先生。
寿民胞弟寿国,字治先,是复社后期重要成员。另外,沈寿昌,字全昌,监生,笃志好学,曾师从陈九龙先生,捐资倡修宣城正学书院,建同仁会馆,著《易学图解》。沈寿民从兄三人,沈寿岳、沈寿崇、沈寿峣,三人均是沈有容之子。在各处参加抵抗清军南下的斗争与活动,先后被杀。寿民子沈埏(?—1705),字公厚,号稼亭,随父亲流寓十余年后归里,亦也遗民自居,娶吴錂(为吴肃公叔父)女为妻,著《稼亭诗集》。沈埏子沈廷璐,字元佩,从吴肃公游,“廷璐少禀至性,从予游,笃志工苦,日拊心而泣,矢徒步遍访”,曾徒步两粤间万里寻父,事见吴肃公《送沈生万里寻亲序》,时人有“江左称家世忠节者,常首推宣城沈氏”之美誉。[3]卷十一
02
宣城施氏:理学、诗歌传家
施氏出自姬姓,是周公旦后代。周武王之弟姬旦辅佐成王,其子伯禽封于鲁国,传十二世至惠公。惠公一子名叫尾生,字施父,为施氏一世祖,传至十一世孙施子恒,为孔子的学生。唐天宝年间,施氏第四十四世孙魁三教授宣城,见宣城风俗淳美,兵燹鲜至,“遂于卫前而家焉”,施魁三即是宣城施氏始迁祖。
施闰章《述祖》诗道:“王风久颓缺,大道日浸微。孔辙岂不迩,百家争路驰。吾宗肇东鲁,七十肩相随。在汉显经学,雠也博士师。士匄扬其波,先后同声施。世远存本根,后劲振先绥。微言绍天学,高步追宣尼。讲肆群响臻,周游遂忘疲。闲先恢孟辩,排异搴韩旗。磐折劳公卿,闳声蜚布衣。辍餐饷窶士,商歌长乐饥。德音绍爼豆,奕叶流风徽。”[4]31 可见施氏家族与儒学渊源已久,尤其重视孝义传家。
宣城施志穆年老无子,将一百三十亩田产和千余金都留给侄儿施宏猷,但施宏猷是长孙,又是家里的独子,不能过继给叔父施志穆房下。施宏猷考虑到施氏家族内有很多贫穷家庭,决定以继承的田产来设置义田,并开办义塾以奖励族内子弟读书。因为没有变卖田产,加上施宏猷慷慨豪爽的性格,很多租金债金都收不回来,而施志穆家举办四次丧礼、三女出嫁的所有费用,最终均由施宏猷来承担,义田的经营成为施宏猷沉重的负担。施宏猷早逝后,他的儿子施察更是无力经营,以致债台高筑,日益沉重,最后只好卖田来解决债务。直到施察之子施闰章考中举人后,又回购了70亩田,考中进士后,施闰章购田达到200亩的规模。施宏猷设置义田的计划并没有成功,不过他效法宋代范仲淹的义举,值得敬佩和表彰,也成为施氏子孙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他们不管是对待族人还是朋友,都能以孝义为先。而支撑这一举动的源头,则是施氏几代躬行的理学。
明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诏毁天下书院,宣城志学书院的故址或成为民舍,或改为官园;宛陵精舍则被改为理刑公署,其田产经费移作他用,宣城心学讲学活动受到挫折。加上宣城地方理学家贡安国、梅守德、沈宠等人于此前先后去世,所谓老成凋谢,而他们的后裔或对于讲学内容有指责或热衷于科举做官,并没有继承长辈的讲学精神,宣城讲学一度沉寂。到万历中期,宣城出现了以徽州祁门县贡生陈履祥(1540—1610,字光庭,号文台,又号九龙)为首,施宏猷(施闰章祖父)和汪有源(字惟清)为左右手的布衣讲学者活动的身影。陈九龙初来宛陵,跟随他的只有数十人,在施宏猷积极倡导下,一时间随从者多至800余人。施宏猷成为陈九龙讲学事业发展的左右手。
陈九龙在宣城讲学重现此前的盛况多倚靠施宏猷积极倡导,并为“陈门第一高足”,施家与宣城当地的章氏、徐氏、杨氏、刘氏等家族有着世交,在施宏猷的带动下,各家族纷纷投入陈九龙门下。施宏猷曾在宣城郡之西关建同仁会馆集六邑及南都十四郡大会,穷究性命之理,实践于躬行,施宏猷与当时理学大家焦弘、邹元标有交往,得到他们的重视,万历己酉(1609)施宏猷病逝,在南京清凉山依仁斋中祭祀。清初,众多学者质疑心学的空疏,宣城讲学活动再次销声匿迹。施闰章仍以振兴理学家风自期,他一再表示,“吾家以理学孝友三传而皆困于诸生,吾忝一第,抗颜称师,敢负吾君以负吾祖、父乎?”
施闰章仕宦期间,积极从事重建明代讲学书院、恢复讲会、再举祠祀等工作。尤其在江西,施闰章奉祀王守仁、邹元标、罗洪先三位理学家。他效法理学前辈倡导讲会,他在白鹭洲书院和青原山举办讲会,一时间山中父老扶杖而出,讲会进行了三天,听者多达千人,有很多人听后感动得流泪。施闰章虽然不是一心追求性、理的理学家,他在理学方法上能够融通“朱陆“,不偏执一家之说。但仍以继承理学家风自居,将之当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努力将自己的感悟渗透到诗歌创作之中,在为官之道中实践自己的理想。他曾道:“吾家世擅理学,三传皆困诸生,一旦抗颜为人师,进退学者,吾敢以俗学负家学哉!……吾性既尽,直见千圣无不同之道;吾善既明,当使天下无不明之人。”从施鸿猷到施察再传至施闰章,三代以倡明理学作为自己的责任,施闰章做官后,也一直没有放弃,他奖掖后进,发现人才;聚众讲学,提倡道德教化,虽然他不是阳明心学的继承者,但施闰章还是以讲学的方法,融合朱陆学说,他强调从自己做起,尽心性,人人皆可为圣人。
清顺治十八年(1661)到康熙六年(1667),施闰章任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管辖吉安、临江、袁州三府)。由于该地遭受多年战争,破坏巨大,湖西家破人亡,田园荒废,但朝廷对军粮、赋税的征收仍再继续,当地百姓迫于生计纷纷逃亡,有的甚至组织起来反抗,官府立即进行残酷镇压,村舍田园被毁坏,生灵涂炭,一片荒凉景象。施闰章到任后,认为朝廷应该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否则民不安国不宁。他一改简单的镇压方式,走遍湖西各地,安抚百姓,并释放了聚众起义的首领,让他们安心恢复生产。施闰章还向上级力争减轻赋税,告诫属下不准欺压百姓,几年后湖西地方经逐渐济恢复过来。施闰章到民间寻访时,见到百姓疾苦,他十分痛心,常常解囊相助,以自己的薄俸赈济饥民,以致自己一贫如洗,官橐空空,老百姓称之为“施佛子”。卸任回乡时,亲故买船赠给他,因要乘船横渡鄱阳湖,而行囊少船体轻,压不住湖上大风,当地百姓争着买来石膏,装在船内对抗风浪。因缺乏粮食与路费,上岸后施闰章只好将船卖掉,做了七年地方官,结果回乡时,两袖清风,两手空空。在当时贪污成风的官场,像施闰章这样清廉爱民的官吏,真是凤毛麟角了,是真正的儒者。
施闰章家法严格,他的子孙多能淡泊名利,发愤读书著述。他在《舍弟阮、两儿淳恪读书双溪》写道:“读书贵闻道,静专靡不成。送子适园馆,要使心魂清。仰首接洙泗,颜曾如弟兄。余少苦贫病,饥饱依藜藿。呻吟杂占哔,洒扫锄柴荆。空楼常独宿,鬼语窥灯檠。斋居寡言笑,槁木捐百情。……汝曹今逸乐,被服暖且轻。牙签乌几净,珍木黄鹂鸣。喆匠维师友,典训禀周程。黾勉念祖德,慎勿忝平生。吐词贲文绣,高步追六经。布衣苟若此,何必谈公卿。” [4]176 舍弟阮,指的是施闰阮,是施闰章叔父施誉次子。两儿淳恪,指的是施闰章长子施彦淳,次子施彦恪。施闰章教育子弟,读书重在求经问道,传承学术,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读书的方法贵在专心、清静,不能贪图安逸,要珍惜青春年少的时光,积极努力,不要辜负韶华之光。辉煌的成绩必须用汗水来铸造,这对于今日青年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他又说:“夫家挟猗顿之富,不若藏名山之书;岁有九迁之官,不若成一家之言。子恒氏之论文也,以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文章为不朽盛事,传之无穷。”
总地看来,施闰章秉承家学实质是孝义,他提倡的理学核心就是宣扬孝义。施闰章是清初著名诗人,其诗“一咏三叹,有风人之旨”,辞清句丽,时称“宣城体”,有“南施北宋”中“南施”之誉,又位居“燕台七子”之阵,又处“海内八大家”之中、“清初六家”之列,但他认为:“士君子家居则修其道,为谏臣则尽其言,有官守则勤其职,所谓天下文章,莫大乎是矣,其溢而为诗歌赋颂之属,皆其余也。”
施闰章二子,施彦淳、彦恪,毕生为亡父整理遗著,继承家学,《清儒学案》卷二十一,载:施彦恪,字孝虔,愚山次子,与兄彦淳均能世其所学,著有《施氏家风述略续编》。孙施瑮,号随村,一生“耻趋炎俗”,后隐居田园,有《随村诗集》,人品与诗风直追乃祖。曾孙施念曾字得仍,号蘗斋。学有宗传,克承家法。令新会时,尝葺白沙先生祠。调任余姚,为黄宗羲父亲设置祭田。被荐博学鸿词,但“逾期不及试”,所至聚书,虽在官衙,不废稽古有政绩,善诗文。施闰章未刻诸书,悉为付梓,并撰《愚山年谱》四卷。施念曾续刻《蠖斋诗话》2卷、《矩斋杂记》2卷为外集,另刻补《年谱》4卷、《家风述略》1卷。[5]卷二十一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施氏玄外孙刘琦又增补《砚林拾遗》、《试院冰渊》入外集,遂合楝亭刻本藏版汇引为《愚山先生全集》。《四库全书》所收《学余堂集》收文28卷,诗50卷,外集2卷。1911年上海国学扶轮社曾以乾隆汇印本《施愚山先生全集》石印出版。
施闰章家族还与为整理、刊刻宣城地方诗歌总集,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宛雅》共三编,宣城旧称“宛陵”,故以《宛雅》命名。初编八卷为梅鼎祚(1549—1615,禹金)辑唐至明宣城之诗。《续编》为蔡蓁春(1597—1661,大美)、施闰章合辑,继初编之后,收明嘉靖至清初作者,计八卷。《三编》为施闰章曾孙施念曾(檗斋)与张汝霖(1709—1769,芸墅)合辑,计二十四卷,所收以清代为主,同时进行补辑,一并刊刻。成为宣城历史上收集最丰、质量最高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