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论》新十:距今90万年以后,世界古人类都来自中国
《中国中心论》新十:距今90万年以后,世界古人类都来自中国
文|黄饮冰
古猿到人猿的进化,是在距今850万年到500万年完成的。距今500万年以前,最早的类人动物——人猿已经在亚洲南方为中心的南方大草原上出现,并迅速形成优势种群。
在距今120万年以前,人猿和早期猿人就散居在亚洲、非洲的南部地区。此期间南北极冰盖开始生成,地球渐渐进入第四纪冰期。早期猿人主要分布在中国。
这中间就有两个插曲使人猿提前发生了分化。
一个插曲是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青藏高原隆起为世界屋脊高原,青藏高原的快速、强烈的隆起产生了巨大的足以改变物种的影响力,促进了青藏高原上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人猿的脑神经和周身神经的换代升级,受影响最深的当然是生活于青藏高原本部的人猿。所以是青藏高原上的人猿最早演变成猿人(具有初级人智)。随着青藏高原成为屋脊高原而环境恶化,青藏高原上形成的猿人逃离屋脊青藏高原,进入到泛滇黔地区或中国北部。正是这种原因,中国巫山人、建始人在距今250万年出现在泛滇黔地区的武陵山地区。在距今200万年,华北的泥河湾地区也出现古人类生活。而非洲地区因为没有青藏高原隆起产生的动力,人猿尽管获得了直立行走新性能,但是大脑和周身神经没有获得进化的动力,没有进一步获得人智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人猿在青藏高原快速隆起的刺激下进化成了早期猿人,但并没有马上就认识和利用火。从考古上看,以前说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有用火证据,但是后来又说这个元谋人的用火证据不确定。真正能够确定的猿人用火证据,是蓝田人和北京人。
这就又想起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我对盘古开天地进行过解释,就是认为盘古开天地就是古人对人智初开的痛苦的记忆,记录的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痛苦的历程。世界本身存在,但是人智未开,就并不了解这个世界,人智初开后,古人马上就看到了眼前的这个大世界,这个实际就是对人猿脑进化成人脑的漫长经历的一个深刻记忆。这个记忆就神话成盘古开天地。实际上,盘古就是悠长得需要盘起来的时间。青藏高原的隆起就如同一把斧头,劈开了挡在人猿脑进化成人脑之间的一道鸿蒙,人模模糊糊认识到了世界的存在。盘古开启了鸿蒙,人类就进入到混沌时代了。混沌时代的人类,就是猿人了,他是人,但是由于大脑进化还不完全,长相还是没有脱离猿。他与猿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怕火而且火用火。盘古时代从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开始。
另一个插曲是在距今150万年到130万年,欧洲就提前发生了一次冰期。无论欧洲有没有人猿存在,冰期提前对欧洲进行了清场。在3350万年的时候,因为气温变化,欧洲的物种被第一次淘汰,来自亚洲的物种就给欧洲来过一次大替代。所以在生命和人类的进化上,欧洲自古就是无用之地。
一、距今90万年后,中国泛滇黔地区的古人类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人类
1、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开启了古人类大灭亡模式
从距今120万年前后,北半球从北向南依次进入第四纪的第一个亚冰期,大自然启动了生物毁灭模式,无应对寒冷智力的非洲人猿和东亚猿人在第四纪第一次亚冰期内大灭亡,第一次亚冰期在距今90万年左右结束。
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时间跨越度最长。第四纪第一次从距今120万年开始,到距今90万年结束,时间跨度30万年。而提前冰期是距今150年开始到130万年结束,时间跨度20万年。第二次冰期12万年,第三次冰期13万年,末次冰期6万年。
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来临的时间点和古人类全身腿毛的时间点刚好一致。根据中国科协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的《我们从哪里来?——关于人类起源于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进展和思考》一文,我们知道,【实际上人类剃毛和毛囊的数量并不比其他猿类少,体毛只是更加细密,研究发现非洲人的MCIR基因(影响毛囊黑色素的重要候补基因)出现在距今120万年前,证明人类体毛退化至少有上百万年的历史,而狩猎采集活动、直立行走、奔跑可能都对人类毛发退化产生国一定作用。】,我引用这段材料,主要就是说明距今120万年前古人类的体毛就退化了。这个体毛的退化与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正好同步。古人类这个时候的抗寒冷能力降到了最低点,比起当时的猿猴类的抗寒冷能力不知道下降了多少倍。所以第一次冰期让处于古人类冰期避乱所以外的古人类彻底灭绝了。
中国泛滇黔地区古人类相对于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人类来讲,具备两个优势,一个是冰期避乱所的环境优势,第二个是初步的人智优势。人智优势是青藏高原快速隆起产生的冲击力创造的。
2、在第四纪第一次亚冰期结束后,即距今90万年左右后,中国泛滇黔地区的古人类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人类
在距今120万年到90万年之间,第四纪第一次亚冰期到来,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冰川急速扩展,干旱低温模式开始,夏季的气温也在15℃以下。第四纪第一次亚冰期在距今90万年前后结束。第四纪第一次冰期,中国称鄱阳冰期(大约距今120万年~90万年),欧洲称群智冰期。我把欧洲距今150万年到130万年发生的冰期(多瑙冰期)成为提前冰期。
在距今1500万年以后,在干冷气候的作用下,生活于北方的古猿就在北方消失了,他们不是冻死了,就是撤回到了南方,欧洲和亚洲北部本身就被排除在古猿进化成人猿这个阶段之外。在第一次冰期内,欧洲北部几乎被冰川覆盖,亚洲北部的西北利亚也形成了冰盖。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古人类生活。如果我们发现了距今90万年以前的欧洲古人类,那真的是奇迹,如果有人在欧洲创造出了这个奇迹,他们也只能在第四纪的第一次冰期冻死饿死了。
强烈的北方冷空气和海洋寒流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控制着非洲、西亚、中亚、南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亚、东亚(大部分地区),生活于这些地区的人猿或猿人,都毁灭于第四纪的第一次亚冰期了。
中国的泛滇黔地区是古人类冰期避乱所,这个我已经花了大量的篇幅在前面论证过了。中国南部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山地的猿人因为生活在冰期避乱所,所以能够幸存。世界上的其他地区的人猿(猿人)就不复存在了。
在第四纪第一次亚冰期结束后,即距今90万年后,中国古人类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人类。
二、古人类出中国和回中国路线及南北大运动
第四纪古人类的大运动就是对温变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呈现的是间冰期向北运动,冰期向南运动。
1、在距今90万年到80万年(可以延伸到距今80万年以后),越过第四纪第一次冰期的古人类第一次走出泛滇黔地区向外扩散
距今90万年后,第四纪第一次冰期结束,气温回暖,为幸存于泛滇黔地区的古人类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机会。第四纪第一次间冰期从距今90万年开始,到距今80万年结束,将近10万年的时间,这给与了古人类足够的恢复和发展时间。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转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冰期转换成间冰期是温度突变,而间冰期转换成冰期是温度渐变。所以在下一个冰期到来的时候,冰期的前期也是温暖的。在间冰期气温回暖,引起古人类向北迁移运动。
中国北部地区,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在秦岭北的蓝田出现蓝田人;在距今78万年,华北的泥河湾的马梁遗址、雀儿沟遗址也有古人类生活。
在距今78万年的时候,欧洲的西班牙阿塔普卡人出现了,这是在欧洲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第四纪的第二次冰期的时间是在距今80万年到68万年,距今78万年正处于第二次冰期的前期,气温还是温暖的。欧洲的西班牙阿塔普卡人人哪里来的呢?当然是从中国的泛滇黔地区逐步迁移过去的。这种由中国到欧洲逐步北进的逻辑关系是很清楚的。
第一次间冰期古人是先从泛滇黔地区进入中国北部,在从中国北部进入北亚辗转入欧洲。因为这个期间中国北部也没有古人类。
2、在第二次间冰期和第三次间冰期,中国古人类是梯次北进
由于青藏高原成为世界屋脊高原降低了中国的冰川活动,加上经过第一次冰期的锻炼和第一次间冰期古人类的恢复,在第二次冰期内、第三次冰期内以及末次冰期内,中国北方不少的适宜区域有古人类生活而且成功越过了冰期。如北京人,距今70万年进入北京地区生活,到距今20万年消失,北京人是在第二次冰期内进入北京地区,经历了第二次间冰期、第三次冰期、在第三次间冰期内的距今20万年在北京地区消失。
中国的北方有古人类生活,这就会形成适应北方生活的北方人种,总之这个期间就产生了古人类的南北分化,南北古人类形成了各自适应的温度区,即建立了与温度的适应性,形成了各自的适温区。那么在间冰期到来时,升温就会导致古人类梯次北进。大概就是中国南部的古人北上到秦岭—淮河以北,而中国北部的人口就会北进到欧亚大草原。
每次间冰期的温度回暖,产生的大地变化是几乎相同的。温度回升,冰川消融,参加到大气循环中的水量就增加了,降雨量和降雨面也扩大了,地球植被发生改变,大地恢复生机。但是冰川消融也会引起冰融性洪水和雨水性洪水和海浸的发生,还会引起其他的地质灾害。
第二次间冰期和第三次间冰期古人类北迁,是中国南方的古人类进入中国北方,中国北方的古人类同时进入亚洲北部,辗转入欧洲。
3、第四纪古人类在冰期消亡和在间冰期扩展的模式一直持续到末次冰期
在间冰期,古人类在气候稳定之后,会随着气温的上升向北迁徙。但这种迁徙只对中国有效,对非洲和其他地方无效,因为那些地方原来的古人类都在冰期毁灭了。每次在间冰期向外迁出的人口,均来自中国。
古人类在多次间冰期内进入北方一些地区生活,但在随后到来的亚冰期内再次毁灭,这个在间冰期迁入在亚冰期毁灭的模式,要持续到人类有了相当高的智力之后才能改善。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第四纪,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经历了四次亚冰期,欧洲北部却经历了五次亚冰期,在冰期内欧洲北部几乎全部被冰川覆盖,这意味着欧洲北部的冰期时间相对要长,冰期破坏性更严重,间冰期时间短,给古人类恢复元气的时间也就短了,而且欧洲处于高寒地带,人类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在第四纪无论发现多少欧洲古人类遗址,这些古人类都不可能是欧洲本土古人类。他们只能是在某个间冰期内进入欧洲,然后在接下来的冰期里消亡。
冰期到来不仅带来了寒冷,还加剧了从大西洋沿岸到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区的沙漠化,水源枯竭,草地变成沙漠,森林枯死,在冰期沙漠内的气温降到了最低。北非、西亚、中亚、南亚这些沙漠地方,如果有古人类存在的话,他们也难以越过冰期带来的寒冷和干旱,只能是灭亡于沙漠,所以这些地方的古人类也不可能有连续的进化,在第四纪冰川期内这些地方发现的的古人类,也不是本土古人类。
在冰川期,海洋是大自然的另一个杀手。在冰川期,海洋吹起的是刺骨的寒风,频临海洋的地区受此强烈的影响,所以频临海洋的地区更加寒冷,导致临海地区,如非洲、西亚、南亚及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等地,寒冷干旱而沙漠化严重。在第四纪冰川期内这些地方发现的的古人类,也不可能是本土古人类。
(1)距今90万年以后欧洲才有古人类活动。欧洲古人类来源于中国北部,是在间冰期迁入欧洲,又在下一个冰期消亡
比海德堡人早的西班牙阿塔普卡人(距今78万年前)是在欧洲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延续下来了。
海德堡人(距今50万年~40万年)是欧洲最早的直立人(晚期猿人),在贡兹—民德间冰期生活于欧洲,相当于中国的大姑—庐山间冰期(距今68万年~37万年)。海德堡人是在中国的大姑—庐山间冰期去欧洲生活,在庐山亚冰期消亡了。
海德堡人和后来的尼安德特人是不连续的。尼安德特人在欧洲的里斯—玉木间冰期(距今24万年到7万年)在欧洲出现,在玉木冰期内(距今7万年~1万年)消亡(消亡时间在距今2.4万年)。尼安德特人也是在中国的庐山-大理间冰期迁入欧洲。
以上欧洲古人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上的延续,而是间隔出现于欧洲。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西欧人的祖先之一是尼安德特人。其他古人类与欧洲现代人没有关系。
欧洲的这些古人类都是在某一个间冰期或这个间冰期相连的下一个亚冰期的前期进入欧洲,在下一个亚冰期消失。
对于进入欧洲的古人类来讲,在间冰期内,他们也会以欧洲为中心扩散到非洲、西亚、南亚、中亚等地区。
在冰期到来的时候,欧洲古人类大部分被冻死(因为间冰期转变成冰期温度是渐变,古人类很难感觉到,到感觉到了就迟了,所以大部分被冻死了),少部分没被冻死的,就会南迁。欧洲在冰期幸存古人类的南迁不会直接回到中国,因为在冰期中亚和西北利亚是寒冻的,他们不能在冰期直接退回到中国。他们是南下到西亚,在西亚一部分进入非洲,一部分继续南下越过南亚次大陆而进入中国的泛滇黔地区,这就不断形成和加强了泛滇黔地区人类人种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古人类这种间冰期从中国出发到下一个冰期回到中国的运动有多少次呢?第一次间冰期和第二次亚冰期是第一轮,第二次间冰期和第三次亚冰期是第二轮,第三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是第三轮,这样的运动在第四纪一共进行了3轮。当然能够这样回到中国的古人类是少数,在中国形成不了优势。
(2)非洲古人类同样是距今90万年后重新进入的
距今90万年以前的非洲古人类不复存在。距今90万年后,古人类以西亚为跳板重新进入非洲,形成了非洲不同梯次的古人类,发展成非洲丛林原始种。
在第四纪三个间冰期和冰后期进入非洲的人类,在进化的等次上是不同的,这也形成了非洲人类的人种和基因的多样性。
古人类非洲进入容易而出来很困难。
进入非洲的古人类面临的就是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一旦进入非洲,进化就停滞了!非洲的古人类是在间冰期或亚冰期的前期进入非洲的,这个时候沙漠的环境相对好一些。但进入非洲后接连而来的就是冰期,在冰期的驱动下非洲古人类习惯性的是南迁到赤道地区而不是西返回到西亚。
非洲南部的原始种,没有种群优势,智力处于原始水平,人口稀少。在间冰期,他们也不可能越过北非大沙漠,进入西亚、欧洲。因为他们经不起沿途的人员消耗,进入沙漠找到绿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洲还有大海阻隔,经大海外扩在温暖期做不到(因为在温暖期大海的水位会恢复),在冰期也做不到(冰期海平面会下降,但海上气候恶劣,气温极低,原始人渡海的可能只有西方理论界相信,我不相信),渡海一样要人员消耗。
出非洲说说智人在距今6万年走出非洲,对这个时间点我一直就是一头雾水不理解。距今24万年地球进入了温暖期,这个温暖期的时间是距今24万年到7万年。这个时候猿人已经进化成了早期智人。要出非洲也应该在这个期间出非洲。
出非洲说知道古人类不出非洲就没有前途,因为非洲的环境不是古人类生存的环境。但是除了非洲又怎么办呢?距今7万年以后地球再次进入第四纪的末次冰川期,这些在距今6万年进入西亚沙漠的非洲古人类,在沙漠中也难以越过末次冰川期,出来就是找死的命。如在西亚的以色列地区发现的距今5万年的现代人(智人)化石,没有资料表明他们延续下来了。这就证明沙漠环境和冰期对古人类并不友好。
在欧洲发现的距今4.5万年的现代人(智人)化石,也没有资料表明他们延续下来了。欧洲的克罗马农人(距今2万年~3万年)在玉木冰期内生活于欧洲,但未能越过玉木冰期,在距今2万年前就消失了。克罗马农人已经是晚期智人了,体质形态与现代人相同,拥有相当高的智力,但他们也不能在欧洲越过末次冰期(玉木冰期)。这就证明冰期的欧洲是存不了人的。
所以非洲古人类在6万年前走出非洲,也会灭亡于沙漠和末次冰期。相对于其他地方的人类、特别是中国的古人类来说,非洲的古人类没有优势。
但是非洲古人类有一个方向出来是可以肯定的。这个方向是在冰期海平面急剧下降后,向南方的海岛上发展,而且这个方向遇到的来自其他人种的阻力不是很强大。但是这个空间也不是很大。
三、中国是古人类完成了持续进化的唯一地区
根据李四光的研究成果,在第四纪中国经历了四个亚冰期:大理冰期(距今约7万年~1万年),庐山冰期(距今约37万年~24万年),大姑冰期(距今约80万年~68万年),鄱阳冰期(距今约120万年~90万年)。
冰期之间是间冰期。第四纪中国经历了三个间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距今约7万年~24万年),大姑—庐山间冰期(距今约37万年~68万年),鄱阳—大姑间冰期(距今约80万年~90万年)。
我们现在处于末次冰期(大理冰期)之后的温暖期内,即冰后期。在当前的温暖期内,温度也经历了多次小寒暖变化。
这里特别说一句,对于末次冰期结束的时间,我认为是距今1.3万年。这个观点在我2010年3月24日发出的《气候变化和华夏早期族群的迁移和融合》一文就提出了,是本人原创。
(一)第四纪冰川期前的古人类分布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说明,古猿的起源地在中国。最早的古猿是中华曙猿,在中国的遗存发现了5处,距今4500万年。古猿在中国起源后,向亚洲、欧洲、非洲扩散。
在距今300万年以前,中国的南方生活着人猿。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中国大地上的一部分人猿(生活于古青藏地区)进化成了早期猿人。如鄂西的建始人(距今250万年到200万年)、巫山人(距今204万年,新证据说距今250万年),河北桑干河流域的泥河湾人(距今200万年),山西芮城县的西侯度人(距今180万年),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由于这些古人类的用火证据并不明显,所以我把他们归之于“早期猿人”系列。这也说明从类人动物(人猿)到早期猿人,他们虽然是规范性的直立行走,但并不会用火,其智力还要再进一步。其他地方由于缺乏青藏高原隆起这个新动力,所以古人类依然处于人猿的水平上,而在中国,是人猿和早期猿人共生或分开生活的状态,鄂西的建始人就有人与猿共生的证据。
在亚洲其他地方、欧洲和非洲的适宜地方,也都有古人类(人猿)生活着。在第四纪冰川期到来前,地球上的高级生命就是“人猿”和“早期猿人”。
鄂西的巫山是很重要的猿人发源地。在巫山发现了建始人和巫山人,建始人在巫山南坡,巫山人在巫山北坡。而且在发现巫山人的地方也发现了蓝田人,说明蓝田人的故乡也在巫山。
猿人的来源主要是青藏高原本部。他们下到鄂西形成优势种群。以鄂西为中心,向北有西侯度人和泥河湾人,向南有元谋人,即人猿向北、向南进行了扩散。当然距今200万年左右的泥河湾,也可能是直接从青藏高原上下来的。
猿人在巫山进化成了蓝田人,在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迁到秦岭以北的蓝田生活。
(二)经过第四纪第一次冰期的扼杀后,中国南方古人类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人类
中国在距今约120万年前,进入第一个亚冰期——鄱阳冰期(距今约120万年~90万年)。非洲和欧洲及其他地区也同样进入第四纪第一次冰期。
中国的南北界线以秦岭——淮水为界,秦岭——淮水以北是北方,秦岭——淮水以南是南方。
在第四纪的第一个亚冰期内(距今约120万年~90万年),中国北方古人类与世界其他地方古人类一样,遭受毁灭。古人类地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无法抵抗的原因在前面说了。这也证明了第一次亚冰期到来时,这些古人类真的还不会用火。
因为有青藏高原营造的泛滇黔地区的庇护,古人类在泛滇黔地区幸存下来了。
如山西芮城县的西侯度人(距今180万年)在第一次亚冰期到来之前就消失了。
从泥河湾遗址群看,距今200万年的马圈沟遗址,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136万年的葡萄园、广梁遗址,100万年的有山祖庙遗咀、麻地沟、东谷坨、飞梁、霍家地、许家坡、东梁、照坡、后土山、岑家湾遗址。泥河湾人在泥河湾的生活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在第一次亚冰期内(距今100万年)消失了。
在南方,湖北勋县却有勋县人(距今100多万年)生活着,证明南方古人类没有受到第一次亚冰期的影响。
从湖北勋县人所处的位置看,勋县人可能是中国北方的古人类在冰期内回到南方形成的。勋县人可能最后也回到了鄂西山地,在巫山进化成蓝田人,在鄱阳—大姑间冰期(距今约80万年~90万年)进入秦岭北的蓝田,成为蓝田人(距今80万年~75万年)。
在中国,中国古人类应对冰期的回旋余地是很大的。在南方,在青藏高原的庇护下,滇黔高原及其延伸山地,巧妙地避免了北方冷空气的控制。滇黔高原及其延伸山地还是北纬15°~35°范围内的唯一绿洲,生态条件优良,在冰期不降温或降温不明显。生活在中国大西南(含大中南一部分)的古人类没有受到第一次冰期的影响,既不会冻死,也不会饿死,愉快地继续存在着,进化着,确保了古人类在中国金花的延续性。
有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山地的存在,中国的古人类在以后的亚冰期内也同样不会灭绝,而且也不会间断进化,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结论。
(三)第一次亚冰期的温度巨变和第一次间冰期的恢复和培养,幸存的中国古人类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化——能够完全“直立行走”了,还学会了用“火”,具备了初步的开拓世界的能力
从在第一次冰期和第一次间冰期结束后、第二次冰期前期出现的蓝田人(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来看,蓝田人已经能够完全“直立行走”了,并在其遗址发现了用火的痕迹,说明经过第一次冰期和第一次间冰期之后,蓝田人从早期猿人进化成了猿人,身体结构得到了长足的进化,适应了直立行走;有了初步的智力,学会了用火。也就是说在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中国的早期猿人进化成了猿人,具备了规范化直立行走的能力,具备了使用天然火的人智水平。
(四)距今90万年后中国古人类南北运动的情况猜想
1、第一次间冰期(距今90万年~80万年)和第二次亚冰期(距今约80万年~68万年,大姑冰期)前期,中国古人类向北方和其他地方扩散
在第四纪第一个间冰期(温暖期)内,地球环境经历一个较长时间后逐步得到恢复,中国猿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具备一定的能力,中国南部猿人在第一个间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距今约80万年~90万年)末,把生活圈再次向中国北部和其他地区推进。所以在距今90万年到80万年之间或以后,亚、非、欧的一些地方就又有了古人类生活。
如中国的蓝田人(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生活于秦岭北的蓝田公王岭。在距今78万年,泥河湾的马梁遗址、雀儿沟遗址也有古人类生活。还有欧洲西班牙有阿塔普卡人(距今约78万年)生活。
因为经过第一轮冰期之后,中国泛滇黔地区的古人类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人类,所以距今90万年~80万年后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古人类,只能是从中国泛滇黔地区迁移而去的,没有其他来源。
2、中国北方猿人的灭绝模式在第二次亚冰期还在继续,但北京人在北方坚持下来了
如蓝田人(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是在第一个间冰期末期进入北方,因为学会了用火,蓝田人把生活时间延迟到第二个亚冰期内(大姑冰期,距今约80万年~68万年),在第二个亚冰期(大姑冰期)内消失,没能越过第二个亚冰期。
蓝田人的主体很可能又回到了鄂西。一部分或到泥河湾、经泥河湾向燕山山脉中的北京周口店去,这条线在时间上是可以衔接起来的:距今80万年到75万年的蓝田人——距今78万年的泥河湾人——距今75万年的北京人。
欧洲西班牙的阿塔普卡人和中国的泥河湾的马梁遗址、雀儿沟遗址的古人类,也在大姑冰期消失了。
3、经历大姑—庐山间冰期(距今约37万年~68万年,第二次间冰期)、庐山冰期(距今约37万年~24万年,第三次冰期)期间和庐山—大理间冰期(距今24万年~7万年,第三次间冰期),早期欧洲人特征在中国北方形成
在大姑—庐山间冰期,中国蓝田陈家窝生活着陈家窝人(距今65万年)。欧洲生活着海德堡人(距今50万年~40万年)。非洲生活着罗德西亚人(距今60万年~12.5万年)。
北京人(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成功生活于北方。在庐山冰期前期,南京人(距今35万年)在江苏南京生活。在庐山冰期末期,金牛山人(距今28万年)在辽宁营口生活。
(1)经过大姑冰期、庐山冰期的塑造,中国古人类南北分化已经十分明显,“高鼻梁”的特征在北京人身上已经形成,所谓欧罗巴人的特征其实是中国北方人种——北京人的特征
北京人是在大姑冰期末进入北京地区生活,并越过了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延续到第四纪最后一个间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中。
前面说过,北京人可能是蓝田人的北进支。蓝田人的一部分在大姑冰期末期(距今78万年)进入泥河湾,再继续北迁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成为北京人。这个推论的依据是蓝田人会用火,有了在冰期内进入更北方的能力,北京人也会用火,两者在时间上也可以衔接起来。
关于北京人的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7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距今78万年,则正好在时间上把蓝田人、泥河湾人(距今78万年)和北京人联系起来了。而距今78万年生活于泥河湾的古人类在泥河湾是一个过渡。
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是当时中国的北方人种的代表。学界注意到了北京人的发现明显地揭示了从猿到现代人的中间状态,但没有注意到,南北人种的分化在北京人身上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如北京人应该是“高鼻梁”。
北京人在北方生活了50多万年,并成功地渡过了大姑冰期、越过了庐山冰期,北京人的智力发育,应该到了相当的水平。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北京人在距今40万年到50万年会用火,还会保存火种和控制用火,也证明北京人的智力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北京人的智力应该与早期智人不远,或者北京人就是世界上最早期的早期智人。
适应了寒冷气候的北京人,应该有典型的北方人的原始特征,如浅肤色,高鼻梁。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所谓“欧洲人(欧罗巴人)特征”,实际是中国古人类在寒冷地区进化而来的。经过50万年的北方寒冷地区的生活,北京人除了头发是黑色的外,其他特征,就是所谓欧罗巴人特征。学术界对北京人头部的复原,明显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把北京人的头部复原性状搞的跟现在的东亚人种相似,这是错误的,起码北京人应该有“高鼻梁”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为了适应寒冷产生的新性状。
这个猜想在南京人的身上可以得到证实。发现的南京人头骨两件。1号头骨为女性,其特征与北京人很接近,但也具备欧洲人的某些特征。2号头骨为男性,其特征与1号头骨近似,同时也具有欧洲人的某些特征,而且比较进化,甚至具有某些智人的特征。所谓欧洲人的特征,就是“高鼻梁”。
从南京人与北京人很接近可以看出,南京人是北京人的分支(后裔)。有一支北京人在距今35万年(庐山冰期内)向南迁移到了南京地区,成为了考古学上的南京人。那么在南方生活的南京人就具备了“高鼻梁”特征的,这个“高鼻梁”特征来自其原种——北京人。
有人说南京人是欧洲人迁入中国后与北京人融合后产生了“高鼻梁”特征,再迁移到南京成为南京人。这实际是非洲起源说的翻版,没有道理。因为欧洲人已经被欧洲的冰期(大致与中国的庐山冰期时间同期)毁灭了,欧洲人要迁到中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环境因素和猿人智力水平决定的。
所以,南京人的“高鼻梁”是继承北京人的“高鼻梁”而来的。
在南京人之后,中国会出现很多既有北京人特征又有欧洲人特征的一类人出现,他们不是由欧洲而来,而是中国本土人,是北京人的后裔。这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用现代东亚人的特征对北京人复原造成的。
实际上,经过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的塑造,北京人已经成为了浅肤色、“高鼻梁”的形象了。所谓的欧罗巴人的特征是继承北京人而来的。
(2)北京人是欧洲和非洲古人类的祖源
如果北京人的“高鼻梁”能够获得学术界的首肯的话,北京人与欧洲古人类之间的联系就很清楚了。当然,北京人的“高鼻梁”比现代欧洲人的“高鼻梁”肯定要低一些,因为现代欧洲人的高鼻梁还经过了末次冰期(玉木冰期,与中国的大理冰期同期)的塑造。北京人的“高鼻梁”是与现代中国人比较而言的。
从距今70万年以后,陆续有北京人继续北进。他们通过亚欧大草原入欧洲中北部,形成了欧洲的海德堡人。海德堡人主要生活时间是距今40万年到50万年,这个时期北京人不仅会用火,而且学会了保存火种。距今40万年到50万年也正好是中国的大姑—庐山间冰期(距今约37万年~68万年),欧洲也正好处于贡兹—民德间冰期,所以距今40万年到50万年大量的北京人迁入欧洲,形成了欧洲海德堡人。海德堡人最终在距今40万年消失了,因为欧洲的下一个冰期来临了。
海德堡人与北京人只是在身高上不同。发现的海德堡人遗骨有1.8米,而北京人1.6米左右。海德堡人实际应该属于北京人系列。对于欧洲来讲,海德堡人只是过客。
非洲的罗德西亚人,在南非、东非、北非都有发现,生活时间在距今60万年到12.5万年。西方有学者认为海德堡人是非洲的罗德西亚人的祖先,实际上罗德西亚人与海德堡人几乎是同期的。罗德西亚人与非洲、西欧、西亚、印度的早期文化——阿舍利亚文化不同。罗德西亚人与阿舍利亚文化没有关系,所以罗德西亚人应该是后迁入者。
据此可以说,罗德西亚人与海德堡人可能是同一人群。不同在于,罗德西亚人是来自欧洲的海德堡人,海德堡人是来自中国的北京人。至于海德堡人如何进入非洲,可能在地球环境相对好的间冰期,沙漠中存在一些南北走向的河流或草原地带吧!而中国古人类直接西去,找不到东西走向的通道,而向北去的通道就摆在眼前,方便找到。
罗德西亚人主要在非洲南部生活,是非洲南部原始种的主要来源。
第四纪第一次冰期(距今90万年前后)过后,非洲古人类也没有幸存者。非洲存在的距今90万年以前的古人类,与后来者罗德西亚人没有关系。
黄饮冰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2017年6月3日星期六修改。本文是原标题《中国是唯一的古人类进化链从未断裂过的地方——环境决定论、人智驱动论和中国中心论综述》一文的一部分修改而成。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现生活、工作于湖北省孝感市。黄饮冰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网络独立评论人。研究汇聚成《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族群的起源和形成假说》。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一点资信开设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