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赏析91】海源寺/南北、风吹过来的时候/古石、行者/昌政,赏析/张黎

禅诗赏析

海源寺

南北

雨,在六月的最后一天

不紧不慢

落进海源寺的经声里

一只刚刚被放生的乌龟

回头望了望岸

便游向那片开花的睡莲

【张黎赏析】

  应该说,这是一幕非常简单的场景。

  夏日,阴雨,诗人独立在海源寺的池塘边,看见一只被放生的乌龟在缓缓游走,池中有一片开花的睡莲。

  然而,这首短短的小诗,六句话犹如六个阶梯,沿着这舒缓的阶梯,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飘逸的世外仙境。

  “雨,在六月的最后一天/不紧不慢/落进海源寺的经声里”,雨,缠绵细柔,时光的脚步,持续缓慢,“我”在这雨丝中漫步着,沉思着。以前的日子过去了很久了么?那些儿时的记忆已经很遥远了么?还有中年时经历的那些磨难,那些痛苦的挣扎,它们都已经变得模糊了。不远处的海源寺里传来悠悠的诵经声,平和悦耳。几千年了,这声音就一直是这样,虽然,也有过短暂的中断,但中断之后又开始继续。千年的古刹,千年袅袅不断的香火,善良人们的美丽愿望啊,流传在无限的时空里,就像这雨滴,落进广袤的大地。

  “一只刚刚被放生的乌龟/回头望了望岸/便游向那片开花的睡莲”,一只乌龟,被人放生在池塘,缓缓地游走着,不时回过头来张望着,在它的前方,有一片睡莲,睡莲的叶子松散地漂浮在水面,在碧绿的叶子之间,盛开着零星的灯盏似的白花。生命就这样,偶然失之又偶然得之,在得与失之间,没有什么是能够自己把握的。失之,我们平和以待,得之,我们心怀感激。到最终,这个世界不是还和这池水塘一样,有睡莲,有白花,还有清澈的水让我们自由地游弋。

  短短的六句话,一条幽静的小路,我们踏着这条小路,经过细雨,海源寺,诵经声,池塘,睡莲,放生的乌龟,走进了一个幽深的生命和时空的水晶宫殿。

  作者将现代禅诗写得如此轻松,如此清澈,真让人惊诧。

  低头暗思南北君,试问诗兄何能尔?

  “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浦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宋人吴可的这首《学诗诗》,道出了此中奥妙:收心静修,待悟得禅家精神、诗门三昧之时,便下笔如神、自然超逸了!

风吹过来的时候

古石

风吹过来的时候

一群羊正在山坡上吃草

它们没有抬头,看起来

它们似乎没有感觉到

风,正从远处吹过来

是的,它们似乎没有感觉到

风的存在,还有

我的存在。但的的确确

风在吹着,羊在低头吃草

我和羊都被风吹着

在这个静静的山坡

【张黎赏析】

我是谁?谁是我?当人类终身行走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之间;当我们一生不由自主地被囚禁在一个毫无生机的生存场所;当人们面临的不再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灵性的世界;当所有的人都在这个僵化的场所终日为生存奔波,而不知生活为何物之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就已经不再简单。古石先生是一个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诗人,而且像所有的现代诗人一样,对城市里自然人性的压抑,有着深切的体会。同时,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深感迷惑,而且在苦苦思索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城外,看到了碧绿的山坡上,有一群羊在低头吃草,此时有风,有阳光,多么祥和的天和地啊,望着羊群,诗人顿然开悟!生命的本相是什么?怎样才是它真正的存在?是的,就这样,在原野,在风吹过来,在你完全对它没有感觉,每个平常的瞬间,生命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存在着。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句叙述着一个平淡的镜头,但宁静在那平淡里,深远在那平淡里,禅意也在那平淡里。

行者

昌政

减去什么你才等于这个秋天?

捡草仔的午后

有一场雨在你的

篮子。有一阵风在你的

脚步声里。

你在路上。

你在消失。

【张黎赏析】

  如一次旅行,生命从无始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归于万物。

  在这个独特的旅行中,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最终是要消亡的呢?我们是怎样一点一点地衰老的呢?

  《楞严经》中有波斯匿王与佛祖的这样一段对话:“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我们最终是要消亡的,因为我们的肉身时时都在变化,但是我们对此却不是很自觉,正如波斯匿王所说:“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沈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一纪一纪在变,一年一年在变,一月一月在变,一日一日在变,刹那刹那、念念之间在变,这就是生命的真相啊!

  由小到大,由年轻到衰老,由出生到死亡,在这个神秘的时空之旅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走在自己的路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也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昌政的短诗《行者》,说的就是这个神秘的生命之旅。

  “减去什么你才等于这个秋天?”如天地间忽然卷起的一阵狂风,短诗的首句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迷离的境界:人的生命能和秋天相等么?人是什么样?秋天是什么样?难道减去些什么,我们就能够和秋天一样了?

  “捡草仔的午后/有一场雨在你的/篮子。有一阵风在你的/脚步声里。”秋天,其实是作者的一个隐喻。他想说,当人生的智慧进入秋季般的成熟、宁静、和辉煌时,尘世的那点雨、那点风,对我们来说还算一回事么?让我们进入生命的本质,与世界上最微小的生命同在,自由徜徉在原野,平和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吧。

  “你在路上。/你在消失。”生命不过如此,行走而已。出生是这个起点,死亡是那个终点,在这条线路上,我们都只是个匆匆的行者!

  我们是行者,我们在路上,我们在消失,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道理。

  但是,当你把身上的伪装和外壳一层一层减去,减得同秋季一样成熟,减得同天地一样宁静,减得同草籽一样单纯,那么,你会发现,这又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

《禅诗赏析》栏目

由《新东西》与现代禅诗研究会联合推出

特约主持:曹红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