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维脉是什么

阴维脉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联系脏腑:心包、腹。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穴大横穴、腹哀(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穴廉泉穴(任脉)。

筑宾(足少阴经)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解剖: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之间;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疾病: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肾俞穴关元穴治水肿;配大敦穴归来穴治疝气;配承山穴合阳穴阳陵泉穴治小腿痿、痹、瘫;配水沟穴百会穴治癫、狂、痫证。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阴维脉郄穴。

穴义:足三阴经气血混和重组后的凉湿水气由此交于肾经。

府舍

特点:脾经。 肝经。 阴维。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腹痛,疝气,积聚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大横

概述: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用于治疗气血瘀滞化热引起的便秘、肠痈、以及虚寒洞泄、着凉腹痛、体虚多汗。有除湿散结、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作用。

配伍:配天枢穴、足三里穴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1~2寸。短刺0.5~1.5寸。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腹哀(足太阴经)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配合:配气海治肠鸣。

操作:直刺1~1.5寸。

穴义:脾经水湿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穴内满溢穴外。

功能作用:冷降脾浊。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期门(足厥阴经)

穴义: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

功能作用: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天突

治法: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解剖: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甲状肌;布有皮下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层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瘿瘤、梅核气。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操作: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等。

配伍:配定喘穴、膻中穴、丰隆穴,宣肺降气化痰,治哮喘;配内关、中脘,理气降逆和胃,治呃逆;配涌泉穴、内关穴,降气通络,治失语。

廉泉(任脉)

解剖:在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有舌下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功能作用:收引阴液。

人体穴位配伍:配金津穴玉液穴天突穴、少商穴治舌强不语、舌下肿痛、舌缓流涎、暴喑。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附注:阴维、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进一步冷降后下行承浆穴。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0)

相关推荐

  • 络穴

    [络穴]全身十五脉络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络病已经成为当代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的热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医家所重视,其 ...

  • 【穴位百科】头部穴位

    正营穴名解 1.正营.正,正当也.营,军队驻扎的营地,有建设.营救之意.该穴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缩合并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目窗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散热缩合并化为阳气,阳热 ...

  • 阴维脉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吋腨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小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在腹哀下三吋,去腹中行四吋半.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大横在腹哀下一吋五分 ...

  • 阴维脉之筑兵穴

    阴维脉之筑宾穴,经穴 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阴维脉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本 ...

  • 紫河车就具备了既补任脉又补阴维脉的作用。...

    紫河车就具备了既补任脉又补阴维脉的作用.从紫河车的作用上看,不光是补阴维脉,我们发现很多容易感冒.容易发生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服用了含有紫河车的制剂后,症状都有缓解.紫河车补肾阴,或者我们单 ...

  • 奇经八脉之阳维脉和阴维脉

    前几期给大家介绍了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及阴.阳跷脉的循行路线和功效,本节继续给大家介绍奇经八脉中的阳维脉和阴维脉的循行路线及功能主治. 1.阳维脉 [循行路线]: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的金门穴), ...

  • ​阴维脉、阳维脉病证

    本证是阴维脉.阳维脉及相关脏腑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心胸时有隐痛,心神不宁,情志抑郁,精神疲乏,胁痛,腰痛,肢体软弱无力,发热不退,热型不规则. 病机分析: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全身经脉,调节 ...

  • 奇经八脉详解—阴维脉

    阴维脉 概述 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本经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 ...

  • 倪海厦人纪针灸020(阳维脉,阴维脉)

    三十五:阳维脉 阳维脉把所有阳经抱在里面. 外关主阳维,所有的腑跟阳维是互通声息的. 阳维脉管外面胸腔这一圈,沿肋骨外面. 下焦一圈是带脉在管 例:腰痛,胸痛,下外关临泣 成组的穴道:外关与临泣 列缺 ...

  • 经络、阴维脉

    qi 奇经八脉 360: 奇经八脉之阳维脉和阴维脉 wei 位置 起于: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过胸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于颈部 ...

  • 阴维脉速记歌诀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口诀] 阴维上行起筑宾, 沿腿内侧上冲门. 府舍直达大横处, 腹哀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