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证、综合征的区别

病---中西医都有,但意义差别很大。中医的病多以主要症状命名,如头痛、咳嗽、呕吐、泄泻、不寐等;西医则不然,西医的病是包括了致病原因、病变部位、病理机制、预后转归等诸多内容的精确概括。以此就能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所以西医重视病的诊断。由于中医的病多是病人的症状,必须再通过四诊八纲、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证”的概念,才能辫证施治,所以中医对证的辫别更为重视。

症---多指病人所说的不适,如头痛、乏力、恶心等。这是医生进行深入诊查的钥匙,中西医通用,又称症状。证---是中医常用的专有名词,如气虚、血虚、风寒外束、风热外感、气血两虚、气虚血瘀、肾精亏虚等。它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也是中医理论的主要精髓。这个证,决不是指某个单一症状,而是包括病变时的性质(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原因(是六淫外感、七情内伤,还是饮食劳倦……),部位(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方面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果放弃中医的证,只按病的概念来用中药,不仅影响疗效,而且易重蹈废医存药的复辙。综合征---是西医常用的病名,多有一组症候群形成本病的特点。如干燥综合征是与遗传、内分泌、感染有关的慢性炎症疾病,其病理机制与自身免疫力失调有关。此病主要侵犯唾液腺和泪腺,所以本病的主要表现为眼干、口干。其他如肠道易激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等。这些可以出现在数种疾病中,或数个器官、组织系统中,均需依据西医的病因、病理进行合理治疗。在中医学中无此名称出现。由于在中医的“证”中可以出现西医的多种病,而在西医的“病”、“综合征”中又可以出现中医多个“证”。

临床上为了使中西医结合达到互相取长补短、有机配合,诊疗病人时,医者因首先明确西医的诊断,然后再辫别中医的证型。两者综合考虑制定出最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此吴氏中医必须强调的是,中医与西医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两种医学理论有着天壤之别。西医的治疗理念是明确诊断病名制定统一标准化的群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则是明确诊断病名,重视分析患者得病后的个体化证型差异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果中药治疗不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去指导用药,而是直接套用西医病名或中医病名用药有效率也就跟瞎猫碰着死耗子的概率差不了多少。中西医结合治疗,只有在各自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才能提高治疗效果。经过数十年的癌症行医经历吴氏中医认为: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西药加上中药,而是重在能用中医西医理论阐明疾病的本质,即病因,发病机理,选用对病人最有效有利的方法治疗,给予病人中医或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为最终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