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乡土:我们村皂角树下的故事…
皂角树下的乡愁
高玉柱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而我的乡愁,则是家乡那棵饱经沧桑的古老皂角树。
皂角树:连爷爷的爷爷都说不清树龄
古皂角树就长在我们村里。我家就住在这棵皂角古树下。树围数十米,树高约百米,每至春夏秋三个季节,树冠遮蔽数百米,投下一大片绿荫。清晨,鸟叫声不绝于耳,抬头仰望,不见鸟飞,却闻鸟叫,一曲鸟鸣交响音乐会,透过斑驳的树影,犹如仙乐,从天上飘落了下来。
冬季,树叶落尽,那枝条上垂挂着一串串褐红色的长皂角。那皂角一条条,一簇簇,一组组,在风中摆动,劈叭作响。村里谁家要綄布洗衣了,便拿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树下踩着一条长板凳,用竿朝那皂角上枝上轻轻一摇,那长长的皂角便迎竿而下,要皂角的人便低头拾起满满一篮子,在嬉笑欢声中满意而归。
我曾问过八十多岁老奶奶是谁栽的这棵皂角树?奶奶迷茫地眯起双眼说,她自嫁给爷爷后,这树就这么高。她还告诉我说,你爷爷也曾问过自己的爷爷。爷爷的爷爷告诉,自他记事时皂角树就这么大了……
这棵古树成了我的家乡后沟村的标志。
我们村位于洪洞县赵城镇北端,离赵城县城五华里。明清时称后沟庄,解放后改为后沟村,是一个至今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村虽不大,但却因有古树而名。出赵城北门有人要问起到后沟路时,知道的人会把手往北一指,告诉他说,再往前走,看见大树,那就是后沟村了。
村不在大,人不在多,有古树则名。树是村的路标,树是村的品牌!树即是村,村即是树。
皂角:后沟人迎来送往的赠馈礼品
皂角树,又名皂荚树,树冠大浓荫密,寿命长。皂角树叶密、花型好看,树型好,木材坚硬,为车辆、家具用材; 皂荚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用于洗涤染化用品等,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荚、子、刺均入药,有祛痰通窍、镇咳利尿、消肿排脓、杀虫治癣之效。
当时人民公社时期,村里人对皂角没这么多了解,但对皂角能让自家织的大粗布变成柔软舒适贴身衣服。皂角能当成珍贵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这却是口口相传,人人皆知。
那时,农村经济困难,社员们早出晚归,辛苦一年,除了交公粮外,仍旧青黄不接。饭都吃不饱,遑论穿衣服了。那时,一家人发几尺布票,过春节,一家七八口要人人置一身“洋布”新衣服,那是一种奢望。生产队为了解决社员们的穿衣问题,便扩大棉花种植。秋天收的棉花,上缴公社皮棉。棉花籽可以轧油,解决社员的吃油问题,剩下棉花就由生产小队做主,分给大家,解决社员家庭成员穿衣问题。
脱籽皮棉做成身上穿的粗布衣,要经过五六道艰难的工续,全是手工制作。弹出的棉花搓成长条,纺成棉线,织成粗布。织粗布要刷浆,不然纤细的棉线如何经纬交织织成布?从织布机下来粗棉布发硬发涩,无法贴身,必须经过捶打,洗涤,浸染,最后才能穿在身上。而这其中皂角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把从古树上摘下的皂角,用水浸泡数十分钟。把粗布浸泡在皂角水里,一会儿功夫,就变得又柔又软了。粗布虽不好看,但有三大优点:一是耐穿耐磨,对成年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的庄稼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二是透气性和保暖性特好,冬暖夏凉。三越穿越柔,真舍不得从身上脱下来。这和大机器织出来“洋布”完全是两回事。
皂角因此而成了当时的宝贝,附近邻村的人都慕名而来。社员们随便拿一篮皂角在赵城赶集时,往街上一摆,顾客只要听说是后沟的皂角,就全要了。后沟人几乎都碰到过在外地亲朋好友点名讨要皂角的要求。后沟的人走亲访友,买不起点心糕点,而是从古树上摘下一篮红褐色皂角,送给亲戚朋友。亲戚朋友总会如获至宝当珍贵礼品收下。
古树虽然长在我家院子里,名义上是我家的,但我们知道古树是属于全村的。我家只有管理权。为了服务全村,我家还准备了一条长长的竿子,供前来摘皂角的村民用。那时,大家都不贪心,用多少皂角,就打多少,摘多少,从不浪费。
一棵古皂角树,供应全村人綄布洗衣,绰绰有余。一棵古树,让全村人穿的舒舒服服,干干净净。你能说不伟大吗?后来尽管有了方便快捷的洗衣粉,但后沟的人却很少买,因为大家知道,化学合成的洗衣粉对身体肯定有影响,我们有皂角古树,生态原始不伤身。对此,大家引以为豪。
皂角水不仅能洗衣服,而且用来洗头,头发会变得乌黑发亮,松散飘逸,头上不长痘疮。我们那时还小,不大关注别说的,只是喜欢收集大人綄布用泡皂角后的那一颗颗红褐色皂角的种子,把它装在一个布袋里,用它来做打沙包的游戏和叫“泼皂皂”的游戏。“泼皂皂”胜者可以赢皂角果实(我们称皂皂米)。那时,谁的口袋里皂皂米多,谁就高人一头。伙伴们都会对他投去羡慕的目光。那时我仰望高大的皂角树总在想,如果要是这一树的皂皂米都归我,那我有多荣耀!
古树恩泽护佑全村人,令人敬仰;久而久之,人们把古皂角树当成了有神灵,有神光,能庇佑众生的吉祥图腾物。
清晨,皂角树闪烁着透亮的流光。黄昏,晚霞西映,满树红光,古皂角树呈现出禅意幽深的神秘色彩,村民都说皂角树显灵了。神哉?树哉?其实,皂角树在村民们心目中早就是神树合一的神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