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名副其实的活血化瘀第一方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困扰着大家的生活。头痛、腹胀、消化不良、失眠等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针对这一类疾病,有一个方很有效果,它就是“血府逐瘀汤”,名副其实的活血化瘀第一方。

清代著名医家,《医林改错》的作者王清任说:“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加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根据这个说法,“血府”便是横隔之上,主动脉静脉交汇之处。

虽然在解剖上人体并不存在真的“血府”,但是王清任通过观察,发现胸中很容易出现瘀血,而瘀血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胸闷、憋气、心慌等等。治疗上,就是在胸中活血化瘀。而瘀血多归肝脏所主,生气的时候肝气上逆,影响了身体的气机运行,产生胸闷、憋气、心绞痛等症状。气推动血液运行,长期气滞,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血瘀可以进一步阻滞气机的运行。于是,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感染、发热、出血、寒冷、长期的精神刺激特别是精神抑郁、外伤、久病等都能导致气血不调,形成瘀血。瘀血证有疼痛部位固定,出血易凝固,色紫黑,精神不安,烦躁,甚至发狂,舌质紫暗,面色晦暗等的临床表现特点。

因此,在血府逐瘀汤中,有柴胡、赤芍、枳壳、甘草四味药,是张仲景的四逆散,可以梳理肝经气滞;有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芎、赤芍,是桃红四物汤,是活血化瘀的主力;有桔梗、牛膝,一升一降,使气滞时堵住的人体气机恢复升降。血府逐瘀汤是四逆散与桃红四物汤的加味方,几部分相配合,就可以做到理气活血,驱逐“血府”的瘀血。

当然,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远不止胸闷憋气这一条。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下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的疾病。

——头痛类疾患。王清任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如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偏头痛、癫痫、颅脑创伤等。头痛多呈慢性化、顽固化。

——胸胁痛类疾患,如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胸膜炎、肋软骨炎、胸部外伤、肋间神经痛、矽肺等。胸胁苦满本是柴胡证,若疼痛不止而见舌质暗者,必用本方。

——痉挛性疾患,如呃逆、神经性呕吐等。笔者曾用本方治多例顽固性呃逆,病程短者5天,长者1月,均经过常规处理无效,患者大多舌暗、脉弦,服药3〜5剂即愈。

——消化系统疾患,如粘连性肠梗阻、慢性肝炎、肝硬化、脾肿大等。有报告以加减血府逐瘀丸(每丸重8g。日服3次,每次3丸)治愈。

——妇产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输卵管不通、不孕症、闭经、更年期综合征、流产后腰痛出血、乳腺增生症等有瘀血指征者。

——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脏瓣膜病、动脉炎、静脉炎等。临床见面色暗、唇暗红、舌暗紫、脉弦涩、皮肤干燥等。

——神经精神疾患,如顽固性失眠、神经症、夜游症、癫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主诉症状大多重而复杂,病程亦较长,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不见得很差。

——顽固性皮肤病,如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等见有紫斑、瘀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疼痛、肥厚者。

——眼科疾患,如眼底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等。

服用血府逐瘀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的来说,血府逐瘀汤的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其强大的活血和破血效果。所以使用时要注意3点:

1、由于方中活血化瘀药较多,非确有瘀血之证,不宜使用。

2、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患者慎用。

3、孕妇忌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