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钢琴的声音变化密码
我之前的文章,已经让大家明确了一点,那就是钢琴的触键技术,其核心是:让人的手指触键技术,修炼到能让钢琴的琴槌,以精准可控的速度击弦,演奏技术的细节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至于这样的击弦速度给钢琴带来什么声音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本身。所以我今天试图彻底说清楚一个问题:钢琴的琴槌以不同的速度击弦,到底能让钢琴的声音作出何种变化?
这也存在一些前提:这个击弦速度,存在一个下限和上限。假如人用很慢的速度触键,琴槌刚刚好能在“断联”后以惯性击弦,不至于停在半路,而发出极弱的音符,力度大约为ppppp或更弱,不妨把此刻的击弦速度设为1;假如人用极快的速度触键,琴槌以设计和本身机械强度允许的速度击弦,却不至于损坏或散架,发出极强的音符,力度大约为fff或更强,也不妨把此刻的击弦速度设为127。这0~127共128级触键速度导致的琴槌击弦速度,近乎“无级变速”,姑且也算粗粗地描画了钢琴音色的各层次“色阶”了。
随着琴槌击弦速度的从小到大,钢琴音色应该怎样变化呢?我认为,有以下五个维度:
1)音量增大。琴槌的动能增大,转化为琴弦的振幅也自然会增大,这个不难理解。
2)音色变厚变亮。琴弦的振幅加大,基音会增强而引起的声音变厚,甚至会引起低八度的琴弦产生共鸣,同样也会让声音变厚;还有,琴弦被激发的各个等次谐音,其数量会增多,音量会增强,听感会觉得音色会从弱音的柔和暗淡逐渐变为强音的明亮铿锵。
3)机械噪音增大。除了键盘起落和击弦机工作噪音,对钢琴音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琴槌敲击琴弦那“笃……”的撞击声音,琴槌击弦速度增加,加上弦振,振幅会更快达到峰值,给人一种音头变硬的感觉。
4)音的长度会增加。这个好理解,没有这方面经历的,自己找一面锣敲一下就知道了。并且,因为各个等次谐音的依次减弱和消失,强音的延音过程中,音色变化的感觉会更明显一些。
5)“感染”其他琴弦和音板、琴腔共鸣发音的能力增强。牵连到钢琴更加多的部位发声,这样就使到钢琴的发音更加复杂化。所以,按照演奏条件(包括触键的音区,力度,踏板的动作等),运用类似“物理建模技术”现场合成各种声音的电钢琴,才能更加靠近原声钢琴的feeling。个别消费者知识水平有限也就算了,如果作为应该对原声钢琴“门儿清”的电钢琴厂家,还是认为:踩踏板只让声音延长,弹哪个音,就只有被琴槌敲到的琴弦在发音,那……如果不是为了缩减成本而“装傻充愣”,那就真是业余得不行。
以上五个要素,我试图用数学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别担心,学过高中数学并且成绩及格的朋友,看懂是毫无问题的。至于坐标里面的线条(横坐标为1~127的琴槌击弦速度,竖坐标为五个因素的增加趋势),就分别代表这五个变量。这些表达趋势的线条,有可能是不同斜率的直线,也可能是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我就乱画了五条,意思意思一下,具体线条的形态也未经任何考证,各位切不可对号入座。如果以上五个要素综合起来集于一图,就可以得到以下的图形:
红、粉、橙、绿、蓝被示意为以上五个要素,我乱画的,不要考证哪个要素对应哪个要素。至于每个具体要素生成的线条形态,其实就和钢琴本身的特质有关:有的均匀上升,有的上升得快,有的上升得慢,有的会存在相对的“平台位”,之前或之后会出现急剧变化的“断崖”……都有可能。不但如此,这些要素的变化规律,也和钢琴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条件有关。我的小小经验之一就是:天气过于潮湿的话,先撇除对手感的影响,钢琴的音色就变得不那么容易变亮了,别的变化当然也会有,我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每一个琴槌击弦速度,就相当于在图上“生成”一条竖线(灰色):
理论上,其位置范围是横坐标的1~127。而该灰色竖线和那五条“因素”相交点得到的数值,其总和就得到了钢琴的各种声音了,钢琴已经根据既定的物理规律,马上帮你“自动”算了出来,于是你就听到“那个响”了。越优质的钢琴,作出的灰色竖线就越能接近甚至达到左边的“1”和右边的“127”,中间夹着的区间,就是该钢琴声音的动态范围之所在。有经验的人,甚至可以单凭感觉,把该图表的所有信息全部试个清楚。理论上,竖线往左或往右移动一丁点儿,得到的声音就要由那五个变化了的“因素”重新“加权运算”过。这幅图,能不能叫做“原声钢琴的声音变化密码”呢?
这,就是理想化的钢琴声音变化“图谱”,真有这样的一台原声钢琴,做梦都要笑醒。如果钢琴不那么理想,撇开音准和键盘、击弦机失调引起的发音迟钝因素,对于存在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的原声钢琴,在重现弹琴者的触键技术方面,会出现些什么状况呢?
(1)太弱的音拾取不到,难以弹出pp以下的弱音,有的要么不出音,要么就mp起步。这样,五线谱上部分触键力度的音符就不能准确表现了。要知道,公开演奏时,按照既定的触键习惯给一个很弱的音,钢琴要是不发音的话,多尴尬啊,叫演奏者咋办?马上补弹一个么?哈哈哈……这个问题,如果被诊断为“断联”过早引起的,可以通过调节“缩调”螺丝加以改善。
(2)强音上不去,触键力度(或说速度)和琴槌击弦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过早“顶到天花板”,这个就意味着触键力度(或说速度)的增加,不再伴随着琴槌击弦速度的增加(或者增加得很少很少,“投入产出比”划不来)。我当然不能说这个速度是无上限,或是可以无限量增加的。我的意思是好琴能做到fff或更响,差琴也许ff都不太行。这样,也同样滤掉了部分五线谱音符的艺术表达可能性。这好像也不打紧,同样把击弦机里面的“缩调”螺丝调整一下,也许强音就能上去了。
以上(1)和(2)问题,可以被图示为:
灰色区域所在的方块就表示钢琴在最弱音区和最强音区,琴弦不能获得这两个击弦速度区间的撞击,成了钢琴演奏表现的“盲区”。越差的琴,这两个“盲区”面积就越大;相反,越优质的琴,两个“盲区”的面积就越小。如果是音乐厅演奏级的大型三角钢琴,在整理得当的情况下,这两个“盲区”可以被认为是不存在的。对一台钢琴进行精心的键盘和击弦机调整,先不说消灭了,能不同程度地减少这两个“盲区”的面积那是肯定的。
(3)最终得到的琴槌击弦速度不是演奏者最终想要的。当然,也许任何琴都不可能在这个方面做到100%“听话”,给68的触键速度就会得出68的琴槌击弦速度,而不会是67或69,这是理想化了,呵呵。但如果是先天设计或击弦机联动失调或接触面磨损等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琴槌击弦速度误差”,则是让人难以接受:琴槌击弦速度,相对于触键速度老是偏大或偏小,而且差异比较大,老有失控感。更诡异的是,同样的触键速度下去,琴槌的击弦速度却忽大忽小,难以捉摸,那多半是因为和顶杆接触的那块麂皮,已经被磨损成烂毛巾样,表面物理摩擦系数处处不均匀导致的。
触键的失控,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还有同音快速反复会吃音或噎住啦,一次触键琴槌却连敲几次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引起问题的原因是五花八门,解决的办法也远远不是止步于调整“缩调”螺丝和更换麂皮。这千千万万种的“不得劲”,核心就是不能让弹琴者得到准确如意的琴槌击弦速度,你说堵心不堵心呢?就好像,那支枪,非但不能指哪打哪,还老是无定向打偏,有时卡壳,时不时还自动连发,这个射击,还能顺利练得下去否?
所以啊,演奏中遇到问题和困惑的地方了,到底是演奏者自身功力不济还是钢琴不给力?这个问题,也许哪个弹琴者都会遇到,搞不清楚,钢琴就出现了各种“白弹~白学~白教…”,后果挺严重的。所以,越早搞清楚越好,如果为了迁就有故障的钢琴而做出各种夸张的“触键动作修正”,不但会在演奏正常钢琴时现原形,而且一时半会儿还很难改掉的。我做大型钢琴比赛评委时,多次根据选手的舞台表现,就判断出其用于练习的钢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相信也是八九不离十。在自己给别人的钢琴调音时,也经常遇到键盘和击弦机失调的钢琴,我是建议琴主加钱另做该项目,至于加不加,悉听尊便。
这个“钢琴演奏效果不彰的责任区分”,事关人与琴的准确互动,意义重大。钢琴老师甚至是教授,同样也会遇到:教授家里的琴没有问题,教授就是这样教的,看不出有丝毫的教与学问题;但学生回家后练的那台琴,则因为琴的各种不给力,死活也做不出教授所要求的效果……这时就确要警醒了。对原声钢琴最了解的群体,是钢琴制造者,钢琴调音师,资深演奏家,还有个别懂行的钢琴老师,除此之外,可谓凤毛麟角。说了这么多,也就是让大家多留意一下,自己正在弹的原声钢琴,现在到底怎么了:OK能用?要调音维修?要更换?......至于进一步的行动,完全看个人自己的选择。其实也是,只要把原声钢琴看透了,自然就知道如何选择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