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展示那些事
白俊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迅速成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他们的展示更加精彩、更加自信?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在展示培训中,发生了许多故事。
很多学生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梦想,希望站在讲台上,与其他学生分享心得;还有些学生希望表现自己,希望自己成为班级的焦点。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谁想像老师一样,手中拿着五颜六色的粉笔,威风地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啊?”“老师累了,讲不动了,谁能帮帮我,代替老师上课啊?”“我今天遇到了难题,实在想不通,谁能当一回我的老师,来帮帮我、教教我?”
教师的示弱,可以激发学生走向讲台的冲动。另一方面,要想让学生能长久地保持展示的欲望与兴趣,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上运用好评价手段,多鼓励、常表扬,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慢慢地,学生会养成积极参与展示的习惯。
在课堂上,组内研讨和组际交流是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培训,也应该关注这两个环节,让学生遵守课堂规范、提高展示效果。
在组内研讨环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讨论声音;关注学生桌面物品的摆放;关注潜能生是否有收获;关注研讨的问题是否更具价值;关注研讨过程中,学生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学习资源。
组际交流时,教师应该观察各组组长能否制定合理的分工;观察板书小队和展示小队能否默契配合;观察中等生和潜能生是否有参与展示的机会;观察学生展示的实际效果;观察优秀学生的监督、质疑、补充、总结、拓展、评价等工作是否积极、及时、合理;观察学生能否提出疑问、能否及时纠错、能否正确回答。
课堂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逐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可以选择一些“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记得在三年级的一节共享课上,学生的精彩展示让我感动不已。导学案上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张爷爷要靠着一面墙,用竹竿围成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的篱笆,他可以怎样做呢?”
在组内研讨时,三组和四组学生的讨论很激烈,也很有趣,四组学生甚至用小组成员的身体模拟篱笆。在分配展示任务时,我有意把这道题分给了四组,还悄悄地提醒三组学生进行补充。
四组学生借助教室的侧墙,请其他小组帮忙围成了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实际图形一出,学生很快发现,这个长方形的篱笆只有三条边需要插竹竿。在接下来的计算中,出现了两个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数字小的那种围法。我问他们“为什么”,学生大声地告诉我说,“这样围省竹竿”。
这时,我问他们:“如果不计算,能看出哪种围法最省竹竿吗?”学生看着图形开始沉思了。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只要多思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名学生说:“本来长方形是有四条边的,这里两个长方形都是长12米、宽8米。所以,它们的周长也应该一样。但是现在,都减掉了一条边,看谁减掉的多,谁就省竹竿。”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我能重新围,更加省竹竿。”另一名学生说,“在一个墙角围,可以省两条边的竹竿。”说着,他走到教室角落,开始比画起来。
大家还没来得及鼓掌,又站起来一名学生,大声说:“我可以只插一边的竹竿!”看着大家明显不信的表情,他接着说:“楼道的最东边,三面都有墙,只要在没墙的那里插上竹竿就行了。”我怕学生不理解他的话,就打开教室的门,让大家去实地观察。
面对这么多学生的精彩表现,我先进行了表扬:“大家的观察力很强、善于动脑,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多观察、多思考,要善于利用已有资源,优化选择。当然,我们也要考虑题目的要求,不能过于'天马行空’。”学生想象力丰富,愿意思考,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多加鼓励。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如何想,帮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用他们的热情、聪慧、执着,换来了精彩的交流与展示。我相信,只要教师相信学生,为他们开展适合的培训,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学生也一定会更加幸福。
(作者系河北省沧州市派尼学校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