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卷17阳货篇诗解2六言六蔽何莫学诗患得患失不言之教

《论语》卷17阳货篇诗解2六言六蔽何莫学诗患得患失不言之教

题文诗:
子曰由也,六言,六蔽矣乎?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不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学,其蔽也狂.子曰小子,

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观可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

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立也?子曰礼云,

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哉?:

色厉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道听,德之弃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哉?未得之,

其患得之;既得之矣,又患失之.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患得患失,追权逐利,虚情假义.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

古狂也肆,今狂也荡;古矜也廉,今矜忿戾;

古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巧言令色,仁矣.子曰恶紫,之夺朱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予欲无言.子贡:子如不言,

小子何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至教不言,得意忘言.

【原文】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5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5迩:音ěr,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

  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原文】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原文】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注释】

 1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2窬:音yú,洞。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原文】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原文】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

  1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2肆:放肆,不拘礼节。3荡:放荡,不守礼。

  4廉:不可触犯。5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评析】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有所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从孔子时代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三千年了,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警醒。

【原文】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本章已见于《学而篇》第一之第三章,此处系重出。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原文】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0)

相关推荐

  • 《素书》:如果浅薄是人生的弊病,那贪欲就是导致浅薄的根源

    一.浅薄,是人生处事之中极大的弊病.如果说善良与厚道,是奉养德行.修养心性的根本,那么浅薄就是对应着善良与厚道,完全相反的人生态度.浅薄的人会带着自己极其偏执而又狭隘的认知与人处事,他们在与人发生利益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反对色厉内荏和道听途说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非常重视对弟子的做人教育.他鄙视那些色厉内荏.干了坏事却似乎一本正经.显得若无其事而又内心虚弱的伪君子,也坚决反对那些道听途说之徒. 1 [原文] 17.12 子曰:" ...

  • 《论语》卷17阳货篇诗解1岁不我与性近习远仁者行恭宽信敏惠

    <论语>卷17阳货篇诗解1岁不我与性近习远仁者行恭宽信敏惠 题文诗: 阳货欲见,孔子不见,馈孔子豚.时其亡也, 而往拜之,孔子途遇.谓孔子曰:怀宝迷邦, 可谓仁乎?子曰不可.曰好从事,而亟 ...

  • 《论语》卷17阳货篇诗解3三年之丧君子孝亲勇必义上君子之恶

    题文诗: 孺悲欲见,子辞以疾,将命出户,取瑟而歌, 使之闻之.宰我问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也,礼也必坏;君子三年, 不为乐也,乐也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期年可已.曰 ...

  • 素说《论语》:阳货篇(一)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豚.孔子时(伺)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 ...

  • 素说《论语》:阳货篇(二)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二.释 解   老师说:"自然赋予给人的那种趋利避害.向善远恶的天然之本性是生生不息而近道 ...

  • 素说《论语》:阳货篇(三)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二.释 解   老师说:"自然赋予给人向善远恶的天性是生生不息而近道的.从向善远恶生生不息的 ...

  • 素说《论语》:阳货篇(四)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 素说《论语》:阳货篇(五)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 素说《论语》:阳货篇(六)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

  • 素说《论语》:阳货篇(七)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