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石桥众多,我独爱“寺前桥”
上图由德清新市摄影协会会长沈强摄制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古镇新市的景观,可以用“小桥、流水、人家”六个字来形容,新市古石桥众多,我独爱“寺前桥”。原因有二,一是新市现存古桥中,它是最早的桥梁,是可以担当新市古石桥的代表;二是它见证了我人世生命的出现,与我日后策马奔腾的成长史。
新市目前硕果仅存的十多座古桥中,寺前桥是有代表性的。从文化审美角度看,它代表着“雄伟庄肃,大气敦厚”之势,代表着“慈航普救,佛法渡人“的宗教理念。它与千年古刹的“觉海寺”浑为一体,与周围的民居与河流形成默契,具备了生活实用与审美欣赏的标志性建筑特点。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与“觉海寺”相伴而生,从木桥到石桥,再从石桥的形构规模变化,从桥名上的几经更替,见证了千年风雨与时代变革的沧桑,在新市目前所有现存古桥中,它又是志载历史最长的桥梁。
新市桥梁的错落有致,给这里的景观形成独特的气象。新市关于“桥”的历史文化一直很厚重,历朝名人对于桥的吟诵留下很多,如:《仙潭志》作者、明朝大文学家陈霆:“不道东风吹易散,两竿红日画桥东”。康熙年间诗人沈鸿谟:“幽人寻不见,短棹泊桥东”。清末时期法学家沈家本的次子沈承熙先生:“小桥红板路,沽酒醉斜晖。”等。在所有桥梁诗中,单单写“寺前桥”的确实没有,就连北宋诗人黄庭坚到了新市寺前桥旁边,留下一首千古绝唱《题觉海寺》诗中,也没有提到这座桥: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段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根据江南石桥形成历史分析,十一世纪末的北宋,此地形成一座石桥的可能性不大。那时候,这里最多就是木桥而已,一座不太起眼,又掩蔽在草木之中的普通小木桥,所以也就被大诗人所忽略。根据史书记载,新市出现众多官宦别业、出现商贾大家与文化名人的涌入,是在南宋时期。尽管方志上没有提到新市有南宋造的石桥存在,但据遗迹发现,新市石桥最早形成应该是在南宋,这是新市镇2018年夏季的一次重大发现,也是新市石桥历史文化研究史上的重大突破。由本地学者张明儿、陈家昶先生在新市古镇北郊,偶然发现了南宋淳熙石桥——“永丰桥”的字堂石柱,专家确定石柱发现之处,应该是这座南宋石桥的原址。由此推算,当年的“寺前桥”改为石桥,应该晚于南宋淳熙石桥——“永丰桥”,即便它已经是石桥,也可以只是一座小规模的简陋石桥。
现貌的这座单孔型的石拱桥,应该是成型于明朝正德年间,至清朝再行修整。目前的型构规制是长达19米,顶宽4.7米,堍宽6.2米,拱跨5.7米,拱高3.1米,护栏为花岗岩石板。历史上,这座桥曾用名有三个:“福地桥”“迎圣桥”“寺前桥”。但无论名字改动多次,目前民间对这座桥的称谓,却是“如意桥”。这或许是“寺前”一词转音的变化,出于发音的方便,但奇怪的是,同样的“司前街”民间称谓,却并无转音。个人觉得民间称“如意”的叫法,可能也出于纳吉之意。
《仙潭文献》载:
迎圣桥,觉海寺前,古名“福地”。弘治年间重修,今复圯。僧惠源将募众修整,工未就。今呼“寺前桥”。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发现,这座桥从木桥到石桥的转变,时间记载语焉不详,“弘治年间重修,今复圯”这句,可以分析出十五世纪末,此桥的制式,还是停留在“简易,窄小,桥基不实”的特征上。依据就是此桥从弘治到正德年间初,修整时间还不到十年,又开始倾圯。正德年间“僧惠源将募众修整”时,桥梁制式开始有了大转变,用材和造型接近目前状况,这里的“工未就”,证明筑此石桥工程浩大,费用浩繁。到《仙潭志》编毕之时,此桥仍未筑成,但桥名已被更改为“迎圣桥”,试图用这桥名,来衬托“觉海寺”的帝王威仪之缘,可见“觉海寺”僧惠源对此桥非常看重的构想,也是由来已久。距此近三百年时间后,至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此桥又面临损坏,再度大规模修复,使此桥重焕雄姿。至今已越210年,现存的此桥,明显看得出岁月的经历与风雨侵蚀损伤。
目前的“寺前桥”桥体均为花岗石砌成,石板石质坚硬,石英烁亮,看得出是清朝中期的匠技水平,不同石板纹线与花格的凿刻相映成趣。而石狮的精细形如石膏灌铸,栩栩如生。但岁月是把凿石的刀,即便是花岗岩,也终究敌不过岁月风霜,露出时光流过的痕迹。桥拱设计与工匠施工技术完美,桥体负重均衡,屹然而立,无丝毫倾斜,稳实魁伟,与古寺的庄严,平添了一份朴实与厚重。一座雄伟、苍劲又沧桑的桥,历经数十朝代的毁毁复复,如今屹然挺立,兀自萧然。
作为这样一座年代久远的桥,一直与佛地“觉海寺”相依存,桥因寺而名声荣,寺因桥而香火盛。桥的南端是“寺前弄”,宅居着唐宋以来为新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大户乡绅,北端则是“觉海寺”,两侧的泡桐树和槐树都非常壮茂。站在桥的上面可以平视寺殿的雄伟,可以全览“跃龙潭”水流向东、又北走的护送任务。“跃龙潭”是大运河之水及苕溪水两者中转汇合之处,此潭的水流激越清澈,多鱼虾,分别从西部和南部汇集向东北方向流去,经过“寺前桥”,水性明显变得温和,缓缓向东注流,去灌溉着那边的田野。“寺前桥”以其担当与责任,为古镇新市创造着源源不绝的福祉。
笔者出生在寺前桥南堍下的“寺前弄”古巷中,从小生活在“寺前桥”周围,快乐与忧伤并存于对“寺前桥”的记忆中,感情犹为至深。它的一切熟稔于心,冬天,大雪把“寺前桥”装点得厚重与朴实,生发出让人敬仰的慈祥。每年春季,它的桥肩部位常常会生出一些谷树来,茂绿的枝叶从桥肩一直往上伸展,又往外披展,整个桥身几乎有一半以上被这些谷树所掩蔽,好像是村里长老的胡须飘逸苒苒。每年夏天,我会在它的桥孔下,约几个小伙伴游泳,潜水摸螺蛳,水上做逃追游戏,玩跳水。那时的“寺前桥”左右两岸,一至午后三点,便是密排了人,有孩子父母的,有一些行人观看的,有来逃追游戏往河埠上跳水的,一片热闹声沸腾。“寺前桥”下面的河流,宽不过是十米,整个河脉已经被五颜六色,红黄蓝白的小孩们填得满满的。而夏晚的“寺前桥”,则是百姓生活的舞台,有喝酒的,坐凉的,听故事的,看星星的,男女老幼,一片众生杂趣。所有这一切,如今都已化为一片星空夜色,放在记忆屏幕上,很美。
站在这座桥上,眺望河景,让我突然想起歌手许美静唱歌的深情旋律:“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是的,怀念本身是一座桥,而怀念的这座桥,它必定是人生的某一段情感的凝固。“寺前桥”不仅是古镇新市历史文化意义上的重要构筑物,更重要的,对于我本人来说,它是一座能够跨向美好少年记忆的诗与远方的桥梁。因此,我一直坚守着对它独爱的狂热与痴情。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