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篇名与要点
寒热,即发热恶寒。本篇是指由外邪引起以发热恶寒为主要表现的各种证候。因为篇首即讨论邪气在皮、在骨、在肌等寒热证的症状及针刺方法,所以篇名'寒热病'。
一、介绍了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以及骨痹、厥痹等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二、讨论了天牖五部的五个腧穴的部位和主治。
三、叙述了龋齿、热厥、寒厥等病症的治疗方法。
四、指出四时针刺取穴的常规。
五、说明身体五个重要部位患痈疽病的不良预后。
六、指出误用针刺的危害性。
原文与译文
(原文)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译文)邪在皮肤而发寒发热,就会使皮肤不能挨着床席,毛发干枯,鼻孔干燥,不出汗。治疗应取足太阳经的络穴,再用补法针刺手太阴经的经穴。邪在肌肉而发寒发热,就会出现肌肉疼痛,毛发干枯而且嘴唇干燥,不出汗等症状。治疗应取足太阳经在下肢的络穴来祛除淤血,用补法补足太阴经来使病人出汗。
(原文)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
(译文)邪入于骨而发寒发热,疼痛得寝食难安,出汗不止。如果患者牙齿尚未枯槁,可取足少阴经大腿内侧的络穴治疗;如果患者牙齿已经枯槁,就是不可治疗的死症。对骨厥症的诊治也是这样的。患骨痹的,周身关节不能自如活动而且疼痛,大汗淋漓,心中烦燥。治疗应取三阴经的穴位,用补法。
(原文)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译文)身体受外伤且出血很多,又受了风寒,或是从高处坠落受伤,以致四肢肌肉萎缩无力,懒得活动,这种症状称为体惰。治疗应取小腹肚脐下三结交穴。三结交穴就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任脉结交在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患厥痹症,厥逆之气上达腹部。治疗应取阴经或阳经的络穴,但要察明主要病症在何经,若在阳经则用泻法,在阴经用补法。
(原文)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颈侧之筋,相当于胸锁乳突肌之前缘部)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译文)颈侧的动脉上的穴位叫人迎。人迎穴属于足阳明经,在颈筋的前面。颈筋后面的穴位,属于手阳明经,叫做扶突。再后的经脉是足少阳经,上面的穴位叫做天牖。再后的经脉是足太阳经,上面的穴位名叫天柱。腋下动脉是手太阴经,上面的穴位叫做天府。
(原文)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鞭,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袭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痹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译文)阳邪上逆而引起的头痛、胸满、呼吸不畅等症状,治疗应取人迎穴。突然失音,气梗塞,治疗可刺扶突穴和舌本出血。突然耳聋,经气蒙蔽,耳目不明,治疗应取天牖穴。突然拘挛、癫痫、头晕目眩、站不起来,治疗应取天柱穴。突然口渴,内脏气逆,肝肺两经脉邪火相搏,导致血上溢,口鼻出血,治疗应取天府穴。以上是头部大牖五个腧穴所在位置和主治的病症。
(原文)臂阳明有入頄(qiú 颧骨)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鼻外。
(译文)手阳明大肠经进入颧部而遍络齿龈的一支,穴名叫大迎,所以治疗下龋齿应取大迎穴。恶寒的当用补法,不恶寒的用泻法。足太阳膀胱经入于颧部而遍络齿龈的一支,穴名为角孙,治疗上龋齿应取角孙穴,也可取鼻与颧之前的穴位治疗。刚得病的时候脉象充盈,应当用泻法,脉象虚弱就用补法。另一种说法,也可以取鼻外侧的禾窌、迎香穴治疗。
(原文)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其。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译文)足阳明经,有夹鼻两侧而行,入于面部的经脉,上有穴叫做悬颅。该经脉下行的属口,上行的对着口角入眼睛深处,诊视如有病变,就取悬颅穴治疗,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如果治疗方法相反,就会加重病情。足太阳经有通过颈项而入脑部的,此穴直属目本,名为眼系(即天柱穴),头痛、眼病可以取之治疗,穴在项中两筋之间。足太阳经进入头部后就分属阴蹻和阳蹻二脉,阴阳两脉相交,阳入于阴,阴出于阳,交汇于眼内角的睛明穴。阳气盛就会瞠目,阴气盛就会常常闭眼。
(原文)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
(译文)治疗热厥病应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针刺时应留针一段时间;治疗寒厥病应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也应该留针较长时间。舌纵缓不收,口角流涎,胸脘烦闷的,是肾阴不足的表现,应针刺足少阴肾经。畏寒战栗,两颌鼓动,汗不得出,腹部胀满,胸脘烦闷,是肺气不足之证,治疗应取手太阴肺经。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属于虚证的,应该补养其正气,属于实证的,应该祛除其邪气。
(原文)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 shuàn 小腿肚)也;背三;五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译文)四季针刺的规律是,春季刺络脉,夏季刺分肉、腠理间,秋季刺气口,冬季刺经脉,一年四季的针刺治疗,各自以季节、时令为取穴的标准,不能混淆。刺络脉间的穴位可以治皮肤病,刺分腠之间的穴位可以治肌肉的病,刺气口的穴位可治筋脉的病,刺经脉的输穴可以治骨髓、五脏的病。人的身体有五个重要部位,一是大腿前方的伏兔部;二是腓,腓是小腿肚部;三是背部中行的督脉部;四是背部的五脏腧部;五是项间的督脉经部。在这五个部位若发生痈疽,多死亡。
(原文)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译文)痈疽之类的病如果是从手臂发生的,就先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治疗,汗出而热散,病可得解;病从头面发生的,可以先取颈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针刺治疗,汗出而愈;如果是从足胫部发生的,就先取足阳明胃经的输穴,汗出而愈。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可以发汗,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也能发汗。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制约,因此,若是取阴经发汗而又出汗过多的,可以取阳经穴位来止汗;若是取阳经穴位发汗而汗出过多的,可以取阴经的穴位来止汗。
(原文)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译文)针刺不当,其害处主要有以下几种:已经达到了针刺治疗的效果而仍留针不去的,就会导致人身精气的耗损;针刺时还没有刺中疾病就立即出针的,会使邪气聚而不散。精气耗散过多会使病情加重,形体赢瘦;邪气聚而不散则易引起痈疡。
网文摘要
人是一个恒温的动物,腋下的温度保持在36-37度之间,或高或低,都属于病态。因此,寒热病,一直是医生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常情况下,人体都会因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扰而导致患病。就拿风寒感冒来说,人体最初受寒时,会出现打冷战,皮肉痛,无汗等症状,正如'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所述。但过了一段时间,人则可能会感觉高热,实际上,这种高热是人体的一种排寒的正常表现。此时,如果我们借助一些食物,比如服用生姜、红糖水、胡椒粉、葱白热水后,会使得人体汗毛孔张开,人体顺势将体内的寒,通过汗液排出体外,这样,人体的温度就慢慢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但我们有一些人,对此现象不甚了解,忙用退烧药,将人体本来的排寒的进程人为中断了。久而久之,有时人可能暂时好了,但体内的寒却并没有完全排出。日积月累,这些排不出去的寒,就会导致经络堵塞,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导致各种慢性病症的产生。因此,对于寒热病,我们千万要引起重视,最好尽可能将侵入我们体内的'六淫'逼出体外,以免引起经络堵塞。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泄之,虚者补之,这就是中医治病的指导思想,就是将过盛与不足的状态,中和调整为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寒热病也不例外。
文源:罾事物语
精彩文章回顾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9-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0-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1-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2-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0-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1-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2-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3-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4-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5-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6-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7-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8-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9-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0-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1-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2-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4-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5-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7-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8-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9-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7-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9-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0-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2-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3-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4-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5-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9)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