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为什么称“天王”有什么玄机?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在五胡的诸多国家里,称霸一时的君主多使用“天王”的称号,或者从皇帝改成“天王”,“天王”与皇帝有着怎样的区别?为什么五胡诸国君主要称“天王”这里有着怎样的玄机?反映出五胡十六国时期怎样的时代特点?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史料,以及个人的观点,阐述一下。

五胡中的“天王”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

后赵:羯族石勒灭了前赵刘曜后,不顾他人称帝的建议,320年 2月,自称“赵天王”。后来又当上“大赵皇帝”,接替石勒的石虎,开始也是自称赵天王,349年才称皇帝。

前秦:氐族苻坚执政30多年,一直使用“大秦王”称号。

后秦:羌族姚苌开始称帝,死后,儿子姚兴继位,第六年降低为王。

后凉的吕光、后燕的慕容氏、北燕的冯跋、大夏的赫连勃勃等都曾经自称“天王”。

自称“天王”有哪些玄机

五胡中,如此众多国家的君主自称“天王”,是偶然因素,还是另有玄机,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色?

先说一段史实。

苻健是前秦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惠武帝苻洪之子。

苻健统兵进入关中,击败强敌,定都长安。再三推脱,不肯称帝,自称天王,苻健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呢?

这里还得交代一下,苻健有一位本领超强的弟弟,名叫符雄,他是苻健打天下的最大功臣,在苻健当天王后,任命弟弟符雄为丞相、都督中外军事,车骑大将军等等一系列重要职务,被人称为仅次于天王的二号人物,苻健也把他当做“周公旦”开看待。正是弟弟符雄的存在,才抑制了苻健走向权力的绝对化与一元化。

再看一个例子:

还说前秦,苻健的儿子苻坚继位后 苻法,是前秦天王苻雄庶长子,苻坚的哥哥,因为符雄实行残忍滥杀无辜,苻坚、苻法将其杀死,二人相互推让,最终苻坚继承王位,苻坚封其为丞相,位极人臣。

苻法,是个至诚的人。当了丞相,每天起早贪黑接见宾客,征询政见,处理军务。正是由于苻法的存在,也是符坚不导致轻易走向独裁专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由于宗室出身的王或者公,担任宰相,成为五胡诸国君王的代言人,具体权利的实行者,成为掌握行政军事大权,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阻断、遏制了君主走向专制,这样的事情,在五胡诸国中已经成为惯例。

通往最高权力的路经

从秦汉以后,封建王朝登上帝位的路经 一般要经过:王——皇帝

五胡时期,登上帝位的路经:

王——天王——皇帝

为什么五胡时期,要经历“天王”这一关呢?经历天王这一关显示君主出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

专门研究中国五胡十六国历史的日本学者谷川道雄认为,五胡诸国家的一部分君主,避免马上称帝,而止于天王的称号,其原因极有可能来自于当时的权力结构,即有血缘关系的宗室掌握着实质性的军政大权,这些国家的栋梁支柱对君主有着汗马功劳,同时也有抑制作用,皇室宗亲享有威望的中心人物,对君主影响巨大,这一血缘关系,构成了政治军事上的分权体制,这正是五胡诸多国家的一个鲜明特征。

总结一下,五胡时期正是由于控制实权的“影子”人物的存在,遏制了五胡诸国的君主的野心,以及走向权力绝对化的专权制度,“天王”这一称号的深刻含义就在于此,可惜的是,到了隋唐以后,这一现象一去不返,皇帝的专制独裁集权渐渐达到顶峰,到了清代集权更是登峰造极。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日本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事论》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