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继续当垃圾

图:Hiroshi Yoshida

上篇文章的活体垃圾展,有个读者说,问句踩线的话。这些人是垃圾,那么无休止地把那些仇恨以教育的名义强塞进这些人脑子里,把他们制造成垃圾的算什么?

我回了一个字,嗯。肯定了某些事实,无法展开,也不必深究。你我都是在一个教育体系里长大的,传播的什么理念大家心知肚明。但离开校园之后,人与人在观念和眼界上的区别,就不能再全怪过去的那些一时之间谁也无力改变的环境。第一,没用,该继续往前走,第二,是否继续当垃圾,决定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沉溺于过去的不幸只会让未来更加不幸。

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我现在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尽管有堵墙,但老实说,这不是重点,在允许访问的范围内,包括在卖的图书,好内容都看不完。书的门槛高,但有手机的人每天都会阅读一两篇文章,因此难免也会诧异,为什么有了互联网,那么多人依然没有试着逐步清理被强灌进脑子里的垃圾。毫无知觉。

如果说是教育使人愚蠢,那么离开校园之后的自我放弃让人永远愚蠢下去。

想要好身材,合理饮食多运动,这道理谁人不知,但多数人做不到。我们说,这叫知易行难。但在观念和视野的改变上,这个“知”就相当难了。不需要涉及多么高深的辨论,就是一种好奇和稍微抽象一点的思考本身多数人都丧失了。在已经被培养成熟的情绪前,外界的道理很难刺破,唯有靠自己决定有个更开放的心态去主动追寻答案。

暂且不论好坏,学校的教育十分基础,以至于要灌输的某些东西其实也是小儿科。校园之外的谬论和骗术才真正是百花齐放,精彩绝伦。不要以为只有娱乐界是只盯着流量和眼球,看似思想学术界的出版行业和媒体行业也不例外,这些组织机构精心包装的权威人士闪着光环,说出来的东西很多人都不敢说听不懂,倒是草草地记住结论,塞进脑子里成为未来相关输出的一件利器,毕竟名家背书。

看似也读了几本书,只是一种被动灌输。因为但凡带着思考阅读,虚假的权威光环完全经不起追问。在看待世界时保持这种质疑是一种好习惯。

在某些时候其实是知难行易,执行简单啊,像个机器人一样,哪里需要去哪里,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思考和琢磨其实比行动难。

如果大家有读书经验的话,厚厚一本社科类读物,读完能记住的或许就是几句话的大致观点,如果仅仅是想知道结论,根本不用读书,总结出几句重点就行了。小说看完给人转述不也就是个故事大纲。如果真是这样,所有的书和文字都没必要存在。

事实上,阅读这件事有价值的部分全在阅读过程之中。阅读肯定不是看完一句又一句这么机械,真正的阅读几乎等同于思考。

人的构造差不多,该有的属于人性上的优缺点都有,是好奇心带来的思考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煽动为何永远有效,正是击中了人性中普遍弱点。一个人知道了这一点,在遇到各种问题和现象的时候先冷静思考琢磨就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更远的不说,回到本篇开头的话题,当莫名其妙的自豪和仇恨涌上心头时,大可以想想,为谁骄傲为谁愤怒,哪儿来的情绪?跟我有什么关系吗?只要花点时间去追问到底,结果一定是差不多的,发现自己还挺蠢。然而,这就是进步。

每个人观念差别很大,从人生的每个阶段看,这本身没什么,重要的是这些观念是怎么来的,要时刻检验到底是某时刻被灌输的,还是真的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独立思考能力。

上篇:垃圾确实应该分类(内含活垃圾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