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风痧】
风痧
风痧是感受风热时邪引起的出疹性时行疾病。临床以轻度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伴见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常在冬春季节引起流行。1到5岁小儿发病率较高,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本病一般证候较轻,预后良好,可不经治疗而自愈。妊娠早期患本病,可影响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或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智能低下等,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诊断依据
1、发病初期类似感冒,发热1到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从头面开始,1日后布满全身。出疹1到2日后,发热渐退,疹点逐渐隐退,疹退后脱屑,无色素沉着。
2、一般全身证候较轻微,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3、本病发生在流行期间有接触病史。
4、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则以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鉴别要点
临床须与麻疹,奶麻,丹痧等出疹性疾病相鉴别(见丹痧)。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常证:早期可见轻度发热,微恶风,咳嗽咽痒,鼻塞流涕等外感证候。发热1到2天后,则见出疹,始于面部,可在24小时内遍布全身,疹色淡红,分布均匀,伴见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2到3天后,皮疹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全身证候消失,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2)重证:壮热不退,烦躁不宁,口渴欲饮,疹色鲜红或紫暗,分布密集,出疹持续5到7天才见消退,病程较长。
2、治疗原则
以疏风清热解毒为基本法则。邪在表者,治以疏风清热;邪毒内盛者,治以清热解毒;少有入营犯血者,治以清营凉血。
3、分证论治
(1)邪郁在表
【证候】发热,恶风,喷嚏,流涕,咳嗽,精神如常,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继则布及躯干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肌肤作痒,2到3天后消退,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透疹。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6g,连翘6g,竹叶3g,牛蒡子6g,桔梗6g,薄荷3g(后下),甘草3g。气虚易感,风寒郁表,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白,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口不渴,皮疹稀疏,疹色淡红,肌肤作痒,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舌淡苔薄,脉浮紧。治宜益气解表,清热透疹。方用参苏饮加减。太子参5g,苏叶3g,葛根6g,前胡6g,陈皮5g,桔梗6g,枳壳6g,木香3g,甘草3g。
(2)邪毒内盛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纳呆皮疹稠密,疹色红赤或紫暗,耳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疹。
【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6g,菊花6g,仙鹤草10g,连翘6g,赤芍6g,黄连3g,蝉蜕3g,紫花地丁6g,板蓝根10g,甘草6g。少数体弱患儿,如邪毒炽盛,内陷厥阴,引动肝风,证见壮热不退,神志昏迷,四肢抽搐,皮疹稠密,疹色紫暗,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数有力。治宜清心开窍,凉血熄风。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2g(另服),钩藤6g(后下),桑叶3g,浙贝母3g,鲜竹茹6g,茯神6g,菊花6g,丹皮6g,紫草6g。高热抽搐者,可合用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泄热解毒。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板蓝根冲剂用于邪郁在表证。
(2)牛黄解毒片用于邪毒内盛证。
(3)小儿紫草丸用于风痧发热不退,皮疹未透者。
2、单方验方
(1)金银花10g,甘草3g,板蓝根30g,僵蚕10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风痧轻证。
(2)板蓝根15g,蝉蜕6g,甘草6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风痧轻证,肌肤瘙痒不安者。
3、外治法
(1)取花生油50g,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30g,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痒处,有止痒作用。
(2)紫背浮萍,地肤子,荆芥穂,花椒叶各30g,将诸药用纱布布袋装好,加水煎煮,取药液倒入盆内,用毛巾蘸药液温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5到20分钟,痊愈为止,具有祛风,消疹,止痒作用。适用于风痧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