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三四千人的民企如何转型?
组稿:HR实名俱乐部编辑部
主编:陈祖鑫(裙子)
【公司背景】
国内某汽车外饰件制造企业,有两大生产基地,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员工3000余人,其中专业工程师及设计师300余人。经过二十年专业运营,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外饰件生产及出口企业。架构如下。
直接说案例公司如何转型吧。
【转型方向】
“聚焦、协同”是2015该公司组织变革的方向,按照“小集团、大事业部”的组织设计思路,希望转型去实现完全式事业部组织架构及闭环管理。
该公司集团的职能定位有四个:一是战略管理,解决发展问题,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二是风险控制,解决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提高集团的生存质量;三是运营协调,解决集团的有效运转问题,提高效率;四是职能支持,解决协同性问题,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转型中心任务】
1、一个中心任务:以前瞻性满足战略目标及业务部门需求为中心,构建集团化平台与事业部运营闭环管理体系。
2,三大关键任务:一是各事业部项目开发策划能力建设;二是各事业部基础运营能力提升;三是聚焦专线建设精益产线升级。
【转型思路】
调整思路有两点:
1、业务单元整合:集团战略业务单元由原五个事业部整合成三大事业部(分别是国内事业部、国际事业部、OEM事业部),将原制造事业一部并入国际事业部,将原制造二部并入国内事业部,将原国际营销OEM销售部拆分为OEM销售一部和OEM销售二部并入OEM事业部实现(产、销、研、供应一体化)闭环管理;
2、职能单元整合:集团职能单位整合为集团运营中心、集团财务中心和集团审计中心;为保障变革顺利完成,集团成立了2015组织变革项目执行组织架构。
在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及管理关系的重新梳理之后,进一步明确事业部责、权、利及分权体系和BPM流程优化工作。
【具体怎么转型?】
1、调整组织架构,打造敏捷型组织
原来的组织机构暴露了许多弊端与不足,如:组织设计与业务脱节,重虚名轻实质;组织不简洁,管理层级过多,跨部门沟通过多,没有做到扁平化;授权体系没有建立,缺乏清晰分权管理体系;部门职能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总之,如果不对组织进行变革,必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有效运转和进一步发展。
为推进BU化经营,2011年公司实施过一次组织变革,尤其是国内和国际业务分家,在过去的三年给公司带来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和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但ROE和ROA、ITO指标也从侧面提醒着我们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明显变缓。
此次变革,以前瞻性满足战略目标及业务部门需求为中心,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完善了各单位组织体系。公司集团下设两大管理组织,即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
其中专业委员会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绩效考核委员会、IPMT产品决策委员会。
下设一级单位11个,其中业务系统包括:国际营销事业部、国内营销事业部;制造系统包括:OE事业部、制造一部、制造二部、工程模具中心;总部职能系统包括:精益与品质管理中心、营运与人力资源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审计部。
各一级单位基于公司的战略和业务发展,对内部的组织做了整合。在过去,制造一部的“技术”和“品质”模块下放在车间,这种设置的优点是,职能更贴近业务,快速响应业务的需求。
但是运行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技术、品质人员管理较分散,共享知识平台弱化,技术难以沉淀。此次变革中,制造一部单独成立“技术部”和“品质部”,对技术、品质人员集中管理。
同时,将“技术沉淀”作为技术部的重要职能之一,赋予了技术部新的工作方向,即:公司新品线导入、老产线改造升级、制造技术的预研、工艺技术标准的沉淀、公司产学研工作开展及技术专家日常工作的管理,并且承接原“工程技术中心”的“工装设计及开发”的职能。
这种调整,让现有资源得到重置,职能更加健全,责任更加清晰。
调整后的架构,管理层次更加清晰、简洁,责任与权限更加对称,集团平台化建设组织和职能得到进一步整合。事业部独立运营能力得到强化,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部室下沉,向BP即业务伙伴型关系转型,对事业部进行专业化服务,这些将会有力地推动集团化运营与管理的体系和能力的形成。
2、完善职位管理,建多重职业通道
过去的该公司职位管理相对混乱,特别是对职类、职群、职种、职等、职级、职衔等定义模糊,设置不理合,匹配性差。
为区别不同职位的晋升方向及重要程度,新制订的《公司集团职位管理办法》架设了新的职位管理体系。
(1)职位是组织的最小单位。通过有效的职位管理,体现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实现有效的管理员工人事活动,是支持人力资源体系的运作基础。
(2)职位管理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根据职位的工作职责确定职位价值;另一方面,基于职位体系设计薪酬、人才规划、培训发展等人才管理体系,建设专业发展与通才发展的多重职业通道。
(3)根据工作性质将职位分成管理类(Management,简称M类)、专业类(Professional,简称P类)、销售类(Sales,简称S类)、支持类(Assistant,简称A类)、操作类(Operational,简称O类)5大职类。
(4)同时,根据公司的价值链,划分为业务职能和支持职能两类职群。业务职群又分为研发、生产、质量管理、营销销售和供应链五个群。支持职群则分为战略运营、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行政支持五个群。
此次组织变革,对于部分职群的职类设置规范,如:研发类和人力资源类,除部门经理外,其余岗位统一为P类,不设置M类。同时,对部分职衔进行了梳理,过去专业类的总监、经理、主管,分别改为“高级专员”、“主任专员”、“中级专员”,以突出任职者主要是完成技术性或专业性的任务这一特征。
3、以积极的心态,拥抱转型变化
任何一次组织变革的实施,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在组织变革周期曲线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怀疑,甚至冲突,各种观念的长时间磨合碰撞必然会影响阻碍变革进程。
变革,考验着各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心态,尤其是一些被调整的部门和人员,由于已经习惯一些固有的模式和程序,调整后需要重新适应,也可能触及到部门或个人利益,产生一些想法和抵触在所难免。
对此,公司领导一把手说“这次变革是立足于未来的公司多品牌、多品类、多事业部的模式,更多的是为了今后的管理立下规范的基础。”
对于变革如果我们不能适应,也就不能成长;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自己,也就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如果因噎废食,一味的躲避甚至拒绝变化,必将会被时代和环境淘汰。
目前,该司的转型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接下来,进一步推进事业部体制、三级人力资源体系的运作、人才梯队体系的开展、集团管控体系的搭建等成为任务接踵而来。
【HR转型战略】
根据该司三级人力资源战略,该司HR转型也是分三个阶段。
1、在转型的早期,重点关注“建立基础”。包括:初步建立BP、COE和SSC的角色,加快建设共享服务中心;
2、在转型的中期,重点关注“强化核心”。包括:三支柱角色的持续优化,提升SSC事务性流程的精益化运作水平以及价值增值流程的专业度,实现HR门户系统集成等;
3、在转型的后期,则重点关注“聚焦领先”。包括:关注业务结果、端到端的流程整合和集团IT系统集成等。
【HR转型时间表】
该司认为,要实现真正的“三支柱”转型至少需要3-5年时间。
其中涉及的HR的组织结构调整,HR共享服务中心建设,HR流程再造,HR IT系统集成和HR能力提升等。
最后说说三千人多人的HRSSC如何造?
【HRSSC建设步骤】
该司HRSSC三个步骤组建,从2014年开始:
Step1:组建阶段(8月15日-9月30日)
(1) SSC办公地点规划与改造(8月15日-9月15日)
(2) 明确可集中服务业务(9月15日-9月30日)
集中服务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形成规模效应,达到从规模中实现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SSC可处理业务如下:
Step2:实施阶段(10月-12月)
(1)搭建SSC组织结构与运作架构,编制服务手册及流程规范,建立HRSSC责任制考评体系。
(2)通过专业分工,打造专业化的队伍来提供专业服务,从而提高人力资源政策执行的一致性,提高员工满意度。
Step3: 完善阶段(2015年)
拓展招聘渠道
(1)优化入职培训形式
(2)建立各职能信息报送体系
(3)建立员工需求收集网,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4)系统功能深度开发,打造员工自助服务平台
针对SSC 主营业务进行功能改善,在原有业务基础之上进行细化、深化。
拓展业务面,提升业务的专业度,用SSC的理念与服务感动员工,让员工与公司满意。
【该公司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管理重视:最重要的一点,转型项目必须是公司一把手工程,只要一把手真正重视,这样的转型才能事半功倍。
2、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必然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重组,根据业务需求去调整,而不是根据各部门的部门利益去调整。
3、逐步推进:没有一步到位的转型,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司认为转型成“三支柱”至少需要3-5年时间,每一步都不得马虎。
HR实名俱乐部微信号:HR_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