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8天长假,却仅有3种度假方式

“双节”8天假期结束了,大家都在关心祖国母亲还过不过农历生日,贱贱地去查了下日历1949年的10月1日是农历“八月初十”,都过了半个月了,于是换了种常规的做法——查“十月初一”对应的是时间,是11月15日!好吧,大家等等吧,再过一个多月我们祖国母亲的农历生日就到了,满怀希望的等待庆祝吧……

这让我想到了这几天与朋友聊的“理性”和“感性”关系的话题,理性上国庆假期就这一个,过完了就完了,感性上还不太情愿就这么结束,有的没的的皮一下,缓解上班(学)的不情愿。其实,理性与感性就是这样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 不能死认理性而回避感性(再说,也做不到),也不能纯粹地跟着感觉走,而抛弃理性。更多的时候,感性往往是临门一脚做决定,理性的任务就是负责执行这个决定以及合理化遇到的困惑。

就拿我们这个国庆长假来说,不管我们是回老家、还是出门旅游、还是宅在家里度过的8天,也不管这些方式的选择是“蓄谋已久”还是“临时起意”,做出选择进行取舍的那一刻感性往往是高光的,至于之后的事情就交给了理性。好比,特别想家、想亲人,在情感的作用下决定“回老家”,之后选择交通工具——自驾、飞机、高铁、火车、大巴,确定具体出发时间,回家待几天,都给谁带什么礼物、几号返回、途中可以遇到什么突发问题及对应的预案如何……一系列事项的处理就需要理性来安排,以使“回老家”这个决定能实现。

今天我们顺着这个话题,来观察…更确切地说是推演一下,当我们在长假开始之前决定要怎么度假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做出某种选择偏向的,即:为什么大多数的我们仅会徘徊于“回老家”、“出去旅游”、“宅在家里”这三个选项?看看我们的大脑是通过怎样的逻辑做出的这三种可选项。至于最后选择了哪种,则由那个时刻情绪赋予的力量决定。

-01-

回老家

如果工作生活的地方就在父母所在的城市,或者本身就和父母家人一起生活着,就不存在这个可选项。因缺有需,这里没有“老家”这个概念,更没有远离,那回什么回呢。这里我们说的是与此对应的另一类——在外工作和生活,与父母家人离得远,不经常见面的情况。

当我们有了8天长假,我要如何利用安排它呢?“回老家”是个可行的选项,那么我们的大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输出“回老家”这个选项呢?这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即这个行为或选择是如何被大脑给推荐出来的。我们知道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或选择,都是某些观念起作用的结果。那么大脑是在怎样的观念作用下给我们推荐出“回老家”这个选项的呢?

我们可以做几个观念的简单推演,比如通过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大脑的“中秋团圆”,因为中秋节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合家团圆的心理诉求——这是大前提,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只要有时间、能够回家,那么和家人团聚就是全家人共同的期望。当前客观条件:时间充分、交通便利——作为小前提。经过大脑评估后,可直接推导出结论:回老家,与家人团圆过节。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这个推导过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套路,一旦客观条件允许,大脑就会主动的把它推荐出来。

同样的,我们还可推演“孝”的观念也可能对这一选项提供支撑。比如我们大部分人认可的“孝敬父母就是尽可能的回家陪陪他们,就是所谓的常回家看看”,在这样的观念做大前提的作用下,一旦有时间,客观条件允许能回家,大脑就会告诉你:你现在有时间,也能回去,赶紧抓紧机会陪陪父母尽尽孝心吧。回老家,陪陪他们尽孝心——就成了大脑自然而然输出的推理结果。

也正是因为从小受这样的文化教育,形成了对应的观念。等我们长大之后,当具体的客观条件满足时,大脑会不自觉——不用我们主动意识——地输出结果,作为可选项。

-02-

出去旅游

这个可选项也是常见的。就数据统计:8小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这个可选项对经济恢复的拉动还是有点作用的。当然,我们不是说它的意义,而是侧重它是如何被我们的大脑推荐出来,做为可选项的。

本着“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或选择,都是某些观念起作用的结果”这一观念,但凡看到某些具体行为或选择,就会不自觉地默认它们一定是作用于某些观念的结果(继续推演,就有了类似这样的文字记录)。回到正题,“出去旅游”这一结论的推出,大脑可能受哪些观念影响呢?我们现在看看平常的工作生活,规律的“两点一线”——不是办公室就是房间,时间久了必然产生倦怠,加之旅游广告软的硬的给我们耳朵吹风:你该出去走走放松放松了,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感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观念正好与自己的疲乏相呼应,久而久之,它便内化成了自己的观念——有时间了就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也就成了我们做一些具体决定时的大前提。

只不过平时,我们大家抱怨着:要么有钱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钱,现在“双节”是既有钱领又有8天时间,这个客观条件作为小前提。大脑结合观念做的大前提,以及这个客观条件做的小前提,经过简单推演得出结论:可以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的逻辑推导模式,一旦形成,便不自觉地运行了起来。不仅是这次8天长假,过去和将来不管遇到任何大、小假期,“出去旅游”就会被大脑主动的推荐出来,作为可选项。

当然,类似的观念还有其他,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工作、上学时就按规定,好好的读万卷书——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当时间和客观条件允许了,就不要错过“行万里路”。简单地说就是多出去走走看看,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增长些书本上不一样的东西,感受些新鲜事物换换脑子,这样更有助于“读书”。大家逐渐地默认了这个观念,它也就成了影响具体决定的大前提了。一旦时间和客观条件允许,大脑就主动推演出结论:出去走走,多看看多体验体验。

包括其他类似的一些观念的作用,“出去旅游”就成了一个不需要主动思考,一旦客观条件允许,就会冒出来的可选项。

-03-

宅在家里

至于“宅在家里”这个可选项,它被大脑推荐出来,可能受到的观念更繁多。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宅在家里”就是8天都窝在屋子里不出门,而是针对远距离的“回老家”和长途跋涉的“出去旅游”而言的另一种情景,小范围的会会朋友、看看电影、爬爬山、打打球、学学习…什么的也是可以。

那么这个可选项的得出,可能的观念会是什么呢?我们先设想一个,比如“假期就应该好好休息,避免折腾”,工作节奏太快,太疲惫,但凡有几天空闲下来能好好的睡睡恢复恢复体力,补充补充精力,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当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旦有时间,客观条件也允许,“待在家里好好休息”就会成为最佳选择。此时8天假期,有的是时间,也没有什么其他不得不的事情打扰——这作为客观小前提。通过大、小前提推导出:宅在家里,好好休息。这个结论也会不自觉地被大脑推荐出来,供我们选择。

也有通过否定其他两个可选项来肯定“宅在家里”这个观念。比如“8天假期不管是回老家还是出去旅游,都是人挤人的折腾,也很费钱,绝对的花钱找罪受”,在这个观念下,一旦遇到了假期,首先在内心排除的就是“回老家”和“出去旅游”——这两项主动出击的选项,之后呢…又没有合适的事情可以主动去做,就先在窝里待着吧,结果一待就是8天。之后回过头看,虽然这8天没做什么,却也没有花钱遭罪。慢慢地认可了这个逻辑,只要条件没有大的改变,以后面对度假方式的选择基本也是相同模式。

当然,也有类似“假期是最好的充电时间”的观念,在这类观念做大前提引导下,只要有假期、客观条件也允许,就意味着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自己的学习和提升。这8天假期,多么规整的一段时间——这个客观事实作为小前提。推导出结论:待在家里专心学习,为工作或者学业充电。同样的,这类应对假期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假期-学习”就链接了起来,“宅在家里学习”就成了可选项。

……

以上,就是对节假日我们脑袋中,大概率可能冒出的三种度假方式背后逻辑的推演。当然,不是说它们冒出来了,我们就一定会去选择、会去做,而是说它们是我们大脑在无意识状态下,根据我们认可的观念给出的可选方式。毕竟,我们不是受单一观念影响,这三个可选的方式可以同时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中,至于最终我们会选择哪种方式度过假期,还得靠具体情境及我们自己的喜好拍板决定。

这里我们提到了三类可选项——度假方式,提它们不是说它们不好,或者说它们好,只是借此来推演观念在我们行为或选择中的作用过程,这也是尝试着理性探知我们大脑运作规律的一种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