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敖包 鳌头
敖 包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插曲,是一首描写蒙古族浪漫爱情的歌曲,几乎家喻户晓。那么“敖包”究竟是什么呢?
“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敖包”指用石头堆成的圆锥形的实心塔,通常立在山顶丘陵高处及风水之地,顶端插上三叉神矛或树枝,系着经文小旗或哈达。种类包括祭祀长生的祭天敖包,象征山水神灵的神灵敖包,祭祀祖先的氏族部族敖包,纪念英雄人物的纪念敖包,纪念聚会的“胡日呼”敖包,宗教性质的寺庙敖包,显示道路方向地界的标志敖包,等等。
过去,蒙古人在行程中如果遇见敖包,一般要下马敬献哈达、美食、香火等,以示敬仰,所以敖包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情侣约会的地方。之所以说“敖包相会”,是因为一般在农历五月十三日祭敖包,举行祭祀活动之后,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男子三项技能比赛,人们会相聚在一起,热闹非凡,而歌曲中所谓的“敖包相会”只是艺术化的演绎而已。
鳌 头
“鳌”是传说中在海里能够负山的大龟,其形象是龟头鱼尾(也有龙头、龟背、麒麟尾形象)的合体鱼龙。传说鳌原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上天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所以被发配到东海为鳌。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雕有巨鳌,以衬托皇庭宫室雄伟大气,所以宫殿又称鳌宫,“鳌头”则指陛阶所雕巨鳌的头。
鳌石雕
鳌头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共五级。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恰好也是五级,但这仅就分级考试而言,并不一一对应。童试中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院试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科试也称为录科,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所以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次年在京师礼部举行,又称春闱、礼闱,考中者为进士。进士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这是考试的最后一关。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在殿试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后,就宣旨唱名,谓之胪(lú)传。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向前行至金銮殿中之殿下(天子座前的阶梯)迎接殿试榜,到达殿前则状元稍前进,站在殿台阶上接榜。这个位置恰好在石阶上浮雕巨鳌的头前,所以“鳌头”也成了状元的代名词。后世则用“独占螯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进入翰林院也称为“上鳌头”。
殿试模拟图
从隋朝(587年)实行科举制度延续到清末(1906年),历史上总共产生了六百多名状元,算起来每年还不到一个,可见考状元之难。
西安碑林的魁星点斗石刻图
(图取魁星点斗独点鳌头之意,
在魁星的形象中巧妙嵌入儒家
修养准则“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其一定的进步性和合理性。在公平竞争、调动人的积极性、广泛搜罗人才等方面,有无可辩驳的优点。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曾将中国科举制度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之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