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为什么要喝粥吃蒜?
寒流连连“冰冻”,加之年前忙碌,不知不觉就到腊八了。不过想想离过年放假越来越近了,冰冻的心情就像喝了腊八粥,一下就燃起来了。
而今提到腊八节,人们很容易想到腊八粥,其实在这个习俗形成之前,“腊八”就已经存在了。先秦时期,人们认为“万物有灵”,所以产生了很多祭祀活动。其中冬季就有两个重要的祭祀——祭百神的蜡祭和祭先祖的腊祭。
《说文》中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差不多就在而今的腊八前后这些天要祭祀很多神灵。因为在古代,农业是最最重要的产业,因此蜡祭中祭祀的神主要都与农业相关。其祭祀的神灵非常广泛,除了比较常见的神农氏、后稷,还要祭拜这样的神:
还有这样的神
注:因为猫、虎能消灭损害庄稼的老鼠和野猪,所以人们对这些神灵进行祭祀。
“蜡祭”是古人们对农业众多保护神的答谢,场面热闹非常,如狂欢一般。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子贡去观摩蜡祭活动,子贡看完很是不解“一国之人皆若狂” “真不知道这有啥好快乐的”。孔子说“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有这一天的欢乐,其中的道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子贡这样的有钱人可能不懂,人民劳作一年,好不容易轻松几天,当然需要放松一下。而这正是普通人的快乐,是属于我们劳动人民的小幸福。
后来,蜡祭与腊祭逐渐融合。而腊八节也在魏晋时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节日。随着历史发展,腊八祭祀狂欢的特点减弱,食俗方面的内涵逐渐突出。比如我们熟知的“腊八粥”。宋代时,喝腊八粥的习俗便开始兴盛起来。
俗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密切相关。释迦摩尼虽然生在王公之家,但从小就对不平等的社会极为不满,众生的苦难又令他寝食难安。于是,他在29岁的十二月(腊月)八日这天的深夜离开了王宫,开始了他的苦修。修行期间他每天只吃一点粗食,如此日复一日,他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晕倒在了河边。而这一幕恰巧被一位放牧的姑娘发现,姑娘便把自己携带的杂粮和牛乳熬成了粥喂给了他,救了释迦牟尼一命。
后来,传说释迦牟尼在35岁的十二月八日这天最终得道顿悟,找到了让世人摆脱苦难的答案。人们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便把这天定为“腊八节”,效仿牧女熬制的粥也被称为“腊八粥”。不过在我们国家,腊八粥的宗教意味并不是那么浓,更多的主要还是祈求农业丰收、家族吉祥。
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在腊八这一天去粥铺或寺庙喝粥的习惯,不过今年比较特殊,疫情时有反复,大家非必要还是别去这些场所了。不过大家可以在家中搜寻一些五谷杂粮,相信您一定能熬出一锅别具一格的“腊八粥”。
除了喝腊八粥,不少地区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这一习俗也非常“关键”。老北京有个民谣“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可见腊八这天还与年底结算业务有着很强的关联。因为腊八临近年底,所以过去很多商家都从这天开始清理账目,俗称“腊八算”。
算好账,债主们就要推动“资金回笼”,因此腊八这天也被逐渐被视为开始讨账的日子。债主们会给欠账的人送信,让其做好还账的准备。不过,咱们中国人普遍含蓄,一般不好意思当面谈钱(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因此债主会给欠债的人送去些“腊八蒜”,取 “蒜”与“算”的同音,含蓄并弱弱地明示欠债的人:“年底了,您行行好吧……”
因此各位如果有没收回来的账,这些天就可以准备泡一些腊八蒜了,然后年底给“朋友们”送去,既表达了心意,也送去了“心意”,相信“朋友们”一定能读懂您这份“心意”。如果他们没读懂,您也可以再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如果还没传达到“心意”,小编就只能祝福您了。
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今年的腊月乃至明年的正月,仍然是我们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对抗疫工作最好的支持莫过于休息日中宅在家了。虽然走亲访友有点困难,但是自己动手熬熬腊八粥、泡泡腊八蒜(别忘了给一些朋友寄去一点),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另外,那长时间宅在家里,在休息之外,也可以多充实一下自己。像点开“育灵童国学在线”中“个人中心”里的“国学大师课”,一定会让您收获颇丰!
庚子年快过去了,小编祝各位看官年末平平稳稳,顺顺利利!